- ISBN:978753563212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2009-08-01
- 条形码:9787535632128 ; 978-7-5356-3212-8
内容简介
本书对传统书论作了梳理,并总结研究了近二十多年来各种创新书风的技法,内容包括:执使、笔法、点画、结体、章法、章法与展示空间、墨法等。理论
目录
节选
《书法技法新论》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著作。书中具体收录了:笔法理论的两种表述方式、分书的点画及其写法、展示空间的变化与字体书风的发展、从展示空间变化看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趋势等内容。《书法技法新论》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相关资料
插图:宋代笔法说和唐代笔法说的内容基本相同,但表述方法完全两样,唐代的笔法说重感性,重个性,生动活拨,没有明确的规定,虽然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尤其对初学者,简直不知所云,但是,它给人重新理解和再事创造的余地。例如,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引张彦远日:“吾昔日学书,虽功深,奈何迹不至殊妙。后问于褚河南,日:‘用笔当须如印印泥。’思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平地静,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褚遂良的“如印印泥”在张彦远的心中被理解成了“如锥画沙”,这种触类旁通,甚至郢书燕说的理解在当时非常流行,张旭的笔法观是“孤蓬自振,惊沙坐飞”,据他自己说得之于老舅张彦远的“如锥画沙”。颜真卿和怀素讨论笔法,怀素日:“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一连说了四个比喻,而颜真卿却回答说:“何如屋漏痕?”想不到怀素对这种新奇的理解十分欣赏,起而握手日:“得之矣。”(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这种笔法传授如同禅家机锋,不作正面回答,通过比喻,发人深思,然后豁然醒悟。宋以后的笔法说属于理性的阐述,规范而明确,与唐代形象的比喻相比,用不着诠释,用不着想象,便于老师讲授,同时又便于学生理解。两种笔法理论各有各的长处,如果说学习书法的过程是从一般到个别,从模仿到创造的话,那么,在强调基础训练的时候,可以按照宋代笔法说学成规矩,在强调艺术训练的时候,可以遵循唐代笔法说举一反三。但是必须强调,宋代笔法说容易出现两个误区。一是“逆入回收”的说法既明确又规范,没有歧义,没有别解,容易扼杀个性表现和创造能力。如果老师不动脑筋地照讲,学生不加思考地照做,大家不知所以然地如法炮制,写出来的笔画会干人一面,干篇一律。二是这种笔法理论,割裂了动态的书写过程,局限在笔画之内作静态分析,将原来属于连续书写时自然产生的“逆人回收”当做笔画的一部分来表现,结果为起笔而“逆人’,为收笔而“回收”,回收与逆入不相连贯,造成上下笔画缺乏联系,如同积薪,毫无生气。甚至还会将逆人与回收误解成封闭式的藏头护尾,在笔画两端重重按顿,如同加上丽个圆形的句号,截止了笔画的运动态势,使它们毫无向外扩展的张力,米芾
-
(精)莫奈手稿
¥60.5¥138.0 -
柳公权楷书.玄秘塔
¥3.6¥12.0 -
中国绘画史纲
¥14.3¥35.0 -
观众心理美学
¥9.9¥29.8 -
齐白石山水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梵·高手稿-精装
¥34.1¥138.0 -
艺术教育
¥8.0¥26.0 -
完美照片-摄影大师创作锦囊
¥8.5¥25.0 -
秋兴八首:千古绝唱
¥11.5¥32.0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唐人摹兰亭序三种
¥3.6¥8.8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孟法师碑
¥3.2¥7.6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19.6¥58.0 -
临经典碑帖学写钢笔字.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八品)
¥4.4¥11.8 -
夏天只是西瓜做的一个梦(精)
¥25.5¥69.0 -
我有南山君未识-陕南民歌之旅
¥14.0¥48.0 -
礼器碑: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
¥3.8¥9.6 -
新编历史小丛书:京剧小史
¥10.5¥29.8 -
王翚山水册页选2
¥3.3¥5.2 -
怎样临摹颜真卿多宝塔碑
¥4.4¥9.8 -
水彩建筑
¥20.5¥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