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评分
4.8分
4.8分
世纪文库--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
¥12.5
(4.2折)
1星价
¥14.7
2星价¥14.7
定价¥30.0
- 正版好图书
- 特价书1折起
- 满69包邮(新疆、西藏等六省除外,运费14元起)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
商品评论(22条)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062573
- 装帧:简裝本
- 版次:1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印刷次数:暂无
- 开本:16
- 页数:307
- 出版时间:2006-08-01
- 条形码:9787208062573 ; 978-7-208-06257-3
内容简介
《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一书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经典名著。纳西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永宁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留在封建领主制阶段,并且比较完整地保存着具有初期对偶婚特点的“阿注”婚姻,以及由此而构成母系家庭。这种婚姻形式,是解放前保存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比较原始的婚姻形态,它还保留了若干血缘婚姻、群婚的实例,和母系氏族公社的遗迹,但同时也缓慢地向一夫一妻制发展。这些特征使得永宁纳西族成为研究早期婚姻形态的“活化石”。
本书作者于1963、1965和1976年数次深入当地群众生活,加以实地考察,对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作了几次调查访问,并在此基础上撰成此书。全书共计11章,对永宁纳西族的婚姻、家庭及有关文化习俗的基本状况与变化发展做了细致地描述和深入地分析,出版以后,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赴永宁考察地中外学者、作家、记者络绎不绝,小说、报告文学、报导、译作等也相继问世,推动了学术研究的深入。
目录
第二版序
绪言
**章 封建领主制概况
**节 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二节 土司制度和等级关系
第二章 母系氏族公社的遗迹
**节 婚姻关系中的群婚残余
第二节 “尔”——氏族的残迹
第三节 “斯日”组织与活动
第四节 家名及其演变
第三章 阿注婚姻——初期对偶婚
**节 阿注关系的建立
第二节 结交阿注的范围和限制
第三节 阿注之间的联系
第四节 阿注关系的临时性和相对稳定性
第五节 阿注关系的解除
第四章 阿注婚姻向一夫一妻婚过渡
**节 阿注关系中的“认子”和父观念的产生
第二节 “阿注同居”的婚姻形式
第三节 “正式结婚”的婚姻形式
第四节 封建土司和总管家庭的一夫一妻婚
第五章 解放前几十年阿注婚姻的畸形发展与影响
**节 阿注婚姻的畸形发展
第二节 阿注婚姻畸形发展造成的影响
第六章 母系家庭的组织结构
**节 母系家庭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母系家庭的维系
第三节 母系家庭的管理和妇女的地位
第四节 母系财产继承制
第七章 母系父系并存家庭和父系家庭和出现
**节 母系父系并存家庭
第二节 父系家庭
第三节 妇女地位和财产继承制的变化
第八章 边缘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逐步确立
**节 边缘区婚姻和家庭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男性统治地位的确立与父系财产继承制
第三节 边缘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特点
第四节 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途径
第九章 亲属称谓
**节 现行亲属称谓
第五节 亲属称谓的一些特点
第六节 从亲属称谓看血缘婚和群婚
第十章 与婚姻家庭有关的文化习俗
**节 神话传说所反映的原始婚姻和习俗
第二节 民歌和谚语中描述的多种婚姻形态
第三节 从葬从俗看婚姻和家庭的变化
第四节 原始宗教、喇嘛教与婚姻家庭的相互影响
第十一章 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长期存在的原因与解放后的变化
**节 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长期保存在封建领主制下的原因
第二节 永宁纳西族的婚姻和家庭在其他民族中的类似实例
第三节 解放后阿注婚姻的变化
附录
一、中心区六个乡成年男女婚姻状况统计表
二、忠实、开坪两乡成年男女按年龄分组的阿注情况统计表
三、开坪乡开基格瓦、开基西木瓦、纳哈瓦、戛拉村、甲布瓦、洛沙瓦六个村按年龄分组的 阿注情况统计表
四、忠实、开坪、温泉、八株、拖支五个乡成年男女按年龄分组的阿注情况统计表
五、永宁土司世系对照表
六、永宁土司家庭近五代婚姻状况表
七、达坡总管家庭近七代婚姻法状况表
八、忠实、开坪、温泉、八株、洛水五个乡各类家庭实有代数统计表
后记
绪言
**章 封建领主制概况
**节 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二节 土司制度和等级关系
第二章 母系氏族公社的遗迹
**节 婚姻关系中的群婚残余
第二节 “尔”——氏族的残迹
第三节 “斯日”组织与活动
第四节 家名及其演变
第三章 阿注婚姻——初期对偶婚
**节 阿注关系的建立
第二节 结交阿注的范围和限制
第三节 阿注之间的联系
第四节 阿注关系的临时性和相对稳定性
第五节 阿注关系的解除
第四章 阿注婚姻向一夫一妻婚过渡
**节 阿注关系中的“认子”和父观念的产生
第二节 “阿注同居”的婚姻形式
第三节 “正式结婚”的婚姻形式
第四节 封建土司和总管家庭的一夫一妻婚
第五章 解放前几十年阿注婚姻的畸形发展与影响
**节 阿注婚姻的畸形发展
第二节 阿注婚姻畸形发展造成的影响
第六章 母系家庭的组织结构
**节 母系家庭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母系家庭的维系
第三节 母系家庭的管理和妇女的地位
第四节 母系财产继承制
第七章 母系父系并存家庭和父系家庭和出现
**节 母系父系并存家庭
第二节 父系家庭
第三节 妇女地位和财产继承制的变化
第八章 边缘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逐步确立
**节 边缘区婚姻和家庭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男性统治地位的确立与父系财产继承制
第三节 边缘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特点
第四节 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途径
第九章 亲属称谓
**节 现行亲属称谓
第五节 亲属称谓的一些特点
第六节 从亲属称谓看血缘婚和群婚
第十章 与婚姻家庭有关的文化习俗
**节 神话传说所反映的原始婚姻和习俗
第二节 民歌和谚语中描述的多种婚姻形态
第三节 从葬从俗看婚姻和家庭的变化
第四节 原始宗教、喇嘛教与婚姻家庭的相互影响
第十一章 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长期存在的原因与解放后的变化
**节 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长期保存在封建领主制下的原因
第二节 永宁纳西族的婚姻和家庭在其他民族中的类似实例
第三节 解放后阿注婚姻的变化
附录
一、中心区六个乡成年男女婚姻状况统计表
二、忠实、开坪两乡成年男女按年龄分组的阿注情况统计表
三、开坪乡开基格瓦、开基西木瓦、纳哈瓦、戛拉村、甲布瓦、洛沙瓦六个村按年龄分组的 阿注情况统计表
四、忠实、开坪、温泉、八株、拖支五个乡成年男女按年龄分组的阿注情况统计表
五、永宁土司世系对照表
六、永宁土司家庭近五代婚姻状况表
七、达坡总管家庭近七代婚姻法状况表
八、忠实、开坪、温泉、八株、洛水五个乡各类家庭实有代数统计表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茶经
¥14.4¥48.0 -
白云观访信录
¥14.4¥48.0 -
古蜀王国的艺术星空
¥15.5¥36.0 -
中国人与印度洋
¥6.4¥13.0 -
中国娼妓史
¥11.9¥36.0 -
生活的艺术-精装典藏新善本
¥13.7¥28.0 -
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
¥20.5¥38.0 -
张亮采:中国风俗史(典藏版)
¥12.0¥28.0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3.7¥28.0 -
岭南艺林散叶
¥5.0¥15.0 -
文化与安身立命
¥12.2¥38.0 -
不可思议的印度
¥45.4¥59.0 -
日本之味道
¥18.2¥48.0 -
岭南名人遗迹
¥4.5¥15.0 -
岭南民间墟市节庆
¥4.5¥15.0 -
鹅湖学术丛书: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
¥10.8¥36.0 -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龙母祖和龙母传说
¥1.7¥8.0 -
古罗马风化史
¥28.0¥65.0 -
开平碉楼
¥2.1¥10.0 -
岭南名胜记略
¥3.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