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建筑理论·历史文库(第1辑)

建筑理论·历史文库(第1辑)

¥14.1 (2.9折) ?
1星价 ¥20.2
2星价¥20.2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10997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4
  • 出版时间:2010-05-01
  • 条形码:9787112109975 ; 978-7-112-10997-5

本书特色

《建筑理论·历史文库(第1辑)》是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建筑史学史、中国建筑史研究、外国建筑史研究、建筑考古、传统园林、民居与乡土建筑研究、建筑思潮、建筑评论、国外建筑理论译介、建筑名著评介、建筑名家解析、西方建筑理论、当代建筑理论、理论历史研究、建筑美学、建筑遗产保护、城市设计等栏目设置。

目录

建筑史学史
 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框架体系的思考
 关于建筑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中国建筑史基础史学与史源学真谛
 梁思成与梁启超:编写现代中国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
 汉代的建筑式样与装饰
 中国古代院落布置手法初探
 大乘的建筑观
 明代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群总体规划手法的特点
 五凤楼名实考——兼谈宫阙形制的历史演变
 斗棋、铺作与铺作层
 石头成就的闽南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主题:现代转型
 近代中国私营建筑设计事务所历史回顾
 清末天津劝业会场与近代城市空间
当代建筑理论
 建筑的模糊性
 现代化一国际化一本土化
 当代建筑批评的转型——关于建筑批评的读书笔记
 白墙的表面属性和建造内涵
 媚俗与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景观的反思
传统园林
 我国古代园林发展概观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的若干问题
 山林凤阙——清代离宫御苑朝寝空间构成及其场所特性
中国城市史研究
 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小史——西汉长安
 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小史——汉魏西晋北魏洛阳
 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小史——六朝建康
 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小史——隋唐长安
民居与乡土建筑研究
 难了乡土情——村落·博物馆·图书馆
 从文化整体性上研究与保护我国传统民居
 乡土建筑研究的反思
展开全部

节选

《建筑理论·历史文库(第1辑)》主要包括建筑史学史、中国建筑史研究、外国建筑史研究、建筑考古、传统园林、民居与乡土建筑研究、建筑思潮、建筑评论、国外建筑理论译介、建筑名著评介、建筑名家解析、西方建筑理论、当代建筑理论、理论历史研究、建筑美学、建筑遗产保护、城市设计等栏目设置。

相关资料

插图: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框架体系的思考陈薇按社会发展史划分和依建筑类别分类,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常用的两种框架体系。我个人对此问题比较感兴趣,出于两方面的认识:一是在前几年的教学中,由于与学生的接触,开始感觉到中国古代建筑史现有的框架,在许多方面不能适应和满足学生的所求所思,即使教师科学客观地评价,也无法与他们建立共识。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现有的建筑史框架体系所传授的内容对他们只是一种知识和修养而已,而不能深解其可能推演出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及规律,进而丰富他们的设计思想乃至对创作思维助益。二是我认为,一门学问的研究框架,可以说是那个时代载体化知识序列化和系统化的重要表征,而近十年来,研究中国建筑史的整体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史所依存的相关学科背景及研究方法和手段都有显著突破。这就促使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现有的框架不足和目前的知识背景改变,其突出的特征是什么?能否以此为出发点尝试架构一种新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框架体系呢?从认识论上看,按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前、中、后期社会的形态和政治朝代进程,来对中国古代建筑史进行框架,是基于这样一种唯物的理解:“无论从哪方面着眼,建筑都是时代的反映,一部忠实的史录”。它的突出贡献在于:完整而准确地勾勒出中国浩瀚林总的建筑类别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的在形象、技术、功用上的特征和兴衰进程,且主要解决了建筑断代和时代风格的“是与不是”的定位问题。如按这种编年史的线形研究,很容易理解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达到高峰的唐代建筑风格和技术成熟的特色。但是,这种我们姑且称为“编年式”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框架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忽视了建筑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差异与不同步现象。譬如,东汉和西汉在社会发展史上,统称为汉,它们和战国、秦及随后的三国同为封建社会前期,但就建筑自身发展言,东汉较西汉是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在建筑类型、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建筑形象等诸方面均迅速发展和有大的突破,中国独特的木构技术体系也是在此时成熟的。因此,按一般的社会发展史划分建立中国古代建筑史框架,就不能完全揭示出建筑内在的发展规律和变革性的标志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