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http://image31.bookschina.com/2010/20100704/4726547.jpg)
包邮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
![](http://o.bookschina.com/images/ling2.png?id=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20905164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6
- 出版时间:2009-12-01
- 条形码:9787209051644 ; 978-7-209-05164-4
本书特色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丛书系:“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成果国家“985工程”项目和“211工程”项目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中国经济发展重大突出问题的*新研究成果向新中国60华诞献礼的系列图书
内容简介
21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振兴的世纪!21世纪的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鲜明:前途光明!古老的中国将实现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伟大复兴。
任务艰巨!需要完成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跟上信息化步伐的历史任务。
问题突出!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过多、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三农”问题严重、就业任务艰巨、内需不足、出口增加困难、公共品供给短缺、收入差距扩大、弱势群体救助等深层次问题,2008年又受到百年一遇的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使得出口下降、经济增长下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中国经济发展能否具有持续性和普惠性,也就是中国经济能不能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怎样持续发展?发展的成果能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能否使城乡居民普遍受益、如何受益?
中国只有有效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才能成功迈向现代化,实现繁荣、稳定、和谐。
目录
**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问题与理论框架
**节 农地非农化:概念、起源与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
一、农地非衣化的内涵
二、农地非农化的起源
三、农地非农化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
第二节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协调发展的难题
一、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协调发展
二、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协调发展面临的难题
第二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亚洲的经验与启示
**节 日本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
一、日本城市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农地非农化
二、日本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农地保护
第二节 台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
一、台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关系
二、台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经验
第三节 韩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
一、韩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
二、韩国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农地保护
第四节 东亚国家和地区农地非农化比较及启示
一、工业化、城市化与耕地变化的协动性比较分析
二、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农地非农化过程的比较
三、东亚国家和地区农地非农化的启示与思考
第三章 中国的农地制度与农地非农化
**节 中国农地经营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地经营制度的改革历程回顾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地经营制度发展的绩效
三、现有农地经营制度的功能缺陷
四、农地经营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中国农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历程回顾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地流转制度实施评价
三、农地流转不畅的原因分析
四、农地流转的制度改进空间
第三节 中国农地转用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农地转用的基本制度框架
二、改革开放以来农地转用的基本态势、问题与根源
三、改革与完善农地转用制度的探索
四、评价与展望
第四章 中国的农地非农化与粮食安全
**节 工业化、城市化与耕地非农化和粮食安全
一、工业化、城市化与耕地减少的库兹涅茨曲线
二、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 粮食安全目标下中国的农地资源面临的挑战
一、先天不足的农地资源禀赋
二、工业化、城市化引致的耕地减少趋势
三、“占补平衡”下的耕地数量与质量双重失衡
四、未来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空间狭小
第三节 非农化背景下中国的粮食供求与耕地保护战略
一、三十年来的粮食消费及其发展趋势
二、未来粮食供求分析
三、耕地保护的战略选择
第五章 农地非农化与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节 农地的保障功能与农民保障体系建设
一、认识农地保障功能的视角
二、土地保障功能发生作用的条件及其特征
三、土地是否能够承担农民养老保障的功能?
四、土地是否应该承担农民的养老功能?
五、从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过渡:农业税转养老保险费的“统账模式”
第二节 农地转用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失地人口社会保障安置制度建设的实践
二、失地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未来展望
第六章 农地非农化与失地人口可持续安置和发展
**节 失地人口生存和发展的风险分析
一、失地人口产生过程的特点
二、失地人口安置与发展的风险
第二节 失地人口安置满意度分析
一、移民满意度定义及测定水平
二、影响失地人口安置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三、满意度分析的基本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三节 失地人口主要安置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依托土地的土地重新调整安置
二、一次性直接货币补偿的自主安置
三、提供就业机会的安置
四、土地入股安置
五、留地安置
六、社会保障安置
第四节 失地人口可持续安置和发展的认识误区与制度约束
一、实现失地人口可持续安置和发展的认识误区
二、实现失地人口可持续安置和发展的制度约束
第五节 世行与亚行对失地人口安置政策的借鉴
一、失地人口安置政策的目标及依据
二、失地人口安置规划的制定
三、失地人口安置补偿政策
四、失地人口安置的监测评估机制
第七章 中国农地征收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节 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建立和演变过程
一、征地制度建立的起步阶段
二、征地制度的调整阶段
三、土地征用立法的停滞阶段
四、征地制度的基本成型阶段
五、征地制度的立法及初步完善阶段
六、征地制度的进一步探索和改革阶段
第二节 近年来改革农地征收制度的争论与探索
一、提高补偿标准倍数
二、尽量采用较高产值参数以提高补偿标准
三、“产值倍数”标准与其他附加条件相结合
四、通过谈判确定补偿价格
五、制定土地征收区片价标准
六、以其他方式代替征地补偿
第三节 对形成合理补偿制度的前景分析
一、土地征收按市场价格进行补偿是合乎逻辑的选择
二、政府退出征地环节是对失地人口进行合理的补偿的必要条件
第四节 突破农地征收瓶颈约束的现实选择
一、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以突破产权权能分割的瓶颈
二、以征购替代征收来突破补偿标准与现实脱节的瓶颈
三、以政府退出土地征收环节突破农地转用垄断瓶颈
四、以建立和完善安置程序和监测制度来突破安置制度瓶颈
五、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内容简介:21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振兴的世纪!21世纪的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鲜明:前途光明!古老的中国将实现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伟大复兴。任务艰巨!需要完成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跟上信息化步伐的历史任务。问题突出!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过多、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三农”问题严重、就业任务艰巨、内需不足、出口增加困难、公共品供给短缺、收入差距扩大、弱势群体救助等深层次问题,2008年又受到百年一遇的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使得出口下降、经济增长下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中国经济发展能否具有持续性和普惠性,也就是中国经济能不能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怎样持续发展?发展的成果能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能否使城乡居民普遍受益、如何受益?中国只有有效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才能成功迈向现代化,实现繁荣、稳定、和谐。
相关资料
插图:参照**节中提出的农地非农化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并对照上文所述判断标准,我们可以发现,当今的中国农地非农化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能否保持平稳发展并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关系到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否以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方式得到发展。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农地非农化和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表现在三个方面:**,农地非农化是否动摇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地位。具体而言,伴随农地非农化的大趋势,中国能否守住18亿亩耕地面积的红线,*终确保国家粮食供给安全。2007年以来,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的迅速上涨,推动了新的一轮物价普遍上涨,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这再一次提醒我们,作为粮食基本需求立足于国内供给的人口大国,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须臾不能忽视,否则造成的波动和起伏将使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第二,在“低成本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与失地人口的可持续安置和发展之间如何进行选择和平衡。一方面,有学者和官员津津乐道于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对照印度等国家由于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用地取得异常艰难而使得有些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举步维艰的事例,对中国式的举国体制下的低成本土地征收和快速建设模式赞赏有加;另一方面,每年数百万计的部分或者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如何得到可持续的安置和发展,目前还没有探索出一条具有普适性的模式和办法。
作者简介
简新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产业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先后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自科基金,教育部的重大、重点课题在内的科研项目10多个在包括《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求是》、《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中国人口科学》、《China Economist》等权威报刊在内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50多篇被包括《新华文摘》在内的刊物转载;代表作有《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探索》、《中国经济改革探索》、《产业经济学》等;科研成果获得包括国家人口和计生委的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安子介国际贸易奖等在内的10多项奖励。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1.4¥68.0 -
图解资本论
¥13.0¥46.0 -
国富论
¥9.7¥35.0 -
置身事内 :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38.1¥65.0 -
中世纪商业合伙史
¥16.7¥49.0 -
博弈论
¥10.9¥38.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1.3¥58.0 -
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31.8¥55.0 -
资本论
¥22.5¥59.8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1.5¥35.0 -
中国近世农村经济制度史论
¥14.3¥39.0 -
思考.快与慢
¥40.3¥69.0 -
账本里的中国
¥18.2¥48.0 -
博弈论
¥28.4¥49.8 -
伟大的经济思想家
¥20.5¥65.0 -
1837年大恐慌:美国第一次经济危机和政治混乱
¥26.0¥48.0 -
星际迷航经济学 科幻、经济学和未来世界
¥16.4¥49.8 -
资本论
¥18.6¥49.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