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 ISBN:978730117314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3页
- 出版时间:2010-09-01
- 条形码:9787301173145 ; 978-7-301-17314-5
本书特色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是教师教育金钥匙丛书之一。
目录
节选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内容简介:我国“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五十多年里,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加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地位、功能及素质要求也不断变化,并向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以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发展为研究主题,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首先回顾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及其启示,使我们对中西方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历程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其次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专业素养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任务和专业素养结构;*后论述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并提出了实施策略。
相关资料
插图:工作业绩可以从学生信息反馈、对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班风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教育与指导、工作研讨成果等分项目加以考察;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出勤率将成为学习绩效指标;年度论文发表率、课题承接率作为研究绩效的评估,区别对待不同刊物的等级和立项的等级(详细内容参见辅导员专业素养相关内容)。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切实可行。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辅导员认为应当计量辅导员的工作时间和所带学生数。而这点在目前的辅导员考评中没有被计量。天津大学建立了科学的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评价体系,设立十多项考核指标对辅导员工作进行量化考核。通过考核,可以有效区分辅导员间的绩效差异并找出导致业绩差异的关键因素,有利于确保辅导员在完成任务和怎样去完成之间的平衡,可以帮助辅导员寻求个人提升的通途,实现激励性与发展性两种效用,改变只关注学生工作要求、忽视辅导员个人发展的考核缺陷。第二,确立考核主体。考虑到考核的全面性以及辅导员自我教育的实现,可以从管理部门(学生处、院系)、辅导员和学生三个角度,坚持领导考核与学生评议、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考核主体及其评价权重,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性。辅导员的考核主体包括学生、院系和学工作部门,其权重以学生工作部门为主。学生是评价的主导,因为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是辅导员工作*直接的感受者,学生的评价意见*能反映辅导员工作的优劣,因此,强调学生参与对辅导员工作广度和深度的考核是必须而且必要的。北京师范大学出台了《北京师范大学辅导员考核量表》,通过辅导员自评和他评两个方面,考察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①取得了良好的反响。院系是学生工作具体的实施部门,在评价中应占有较大分量。学生工作部门对辅导员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能相对准确地把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所以,理应对辅导员的表现做出评价。第三,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是考核工作的载体,其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信服力。
作者简介
王小红,女,1978年生,重庆市忠县人。2001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获教育学(心理教育)学士学位,2004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西华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和教育社会学与研究,先后获得学校“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光荣称号。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偏见
¥21.8¥56.0 -
乡土中国
¥18.5¥26.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