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品相8成新)

1星价 ¥14.7 (4.9折)
2星价¥14.7 定价¥3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08326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6
  • 出版时间:2011-01-01
  • 条形码:9787020083268 ; 978-7-02-008326-8

本书特色

快乐学,人生*需要的知识
  快乐族,中国*稀缺的人群

内容简介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有“饭疏食饮水”之乐,颜回有“箪食瓢饮”之乐,他们所乐的究竟是什么呢,以至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颜回“不改其乐”?孔颜所乐的不是疏食瓢饮本身,而是一种超越于具体物质享受之上的精神,一种因悟道成仁而发自内心的生命的欣喜。落到实处,便是看似简单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君子之乐。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貌似终于搭上全球化的末班车、一脚迈入市场经济社会的中国人却发现,无论拥有怎样的物质满足,都无法给自己带来真实、持久、发自內心的快乐。这就是弗洛姆所说,一个吃饱喝足的人,一个生理上和生物学上的要求都得到满足的人,竟然仍旧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这岂非咄咄怪事。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因而也就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动能。
有感于此,作者走入历史与哲学的浩茫烟海,穿梭子过去与现实之间,历时三载,完成此书,企图找出今日中国人不快乐的历史根源,希冀国人重拾快乐的能力。

目录

引子 快乐之“飘瞥难留”
**章 神是否能够抚慰我们的心
 ——对宗教及其传说的另一种解读
 1 人神共居的快乐时光
 2 “日光下所行之事,我都以为烦恼”
 3 印度王子的哀愁
第二摩 天人合一,占代中国人的快乐玄想
 ——对传统快乐观的裹层观察
 1 孔子之“乐以忘忧,庄子之”蓬头跣足。
 2 厕中之鼠,仓中之鼠
 3 我癫狂,所以我存在
第三章 “生命之夏”的阳光与阴影
 ——西方哲学家的郁闷之叹
 1 爱智慧与爱智慧
 2 傻子对烤熟斑鸠的思考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黎光,高级记者,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晚报协会副会长、深圳市记者协会主席、深圳晚报总编辑。 曾获得**、二、三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二、三届“中国报告文学‘正泰杯’大奖”,**、五届“徐迟报告文学奖”,首届“冰心散文奖”,“建国六十周年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报告文学奖”等。 出版有《杨黎光文集》(十三卷)。代表作有长篇报告文学《没有家园的灵魂》《打捞失落的岁月》《惊天铁案》《瘟疫,人类的影子》《生死一线》《中山路》,散文集《日记上的时代印痕》等。另著有长篇小说《走出迷津》《大混沌》《欲壑.天网》等。长篇小说《园青坊老宅》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