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三观卖血记(八品)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许三观卖血记(八品)

余华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卖血是为了娶亲,是为了救治重病的儿子,是为了郑重款待贵客,是为了不被饿死,是为了生存。但是ZUI终,还是为了爱和可笑的尊严。

¥17.0 (4.3折) ?
1星价 ¥17.0
2星价¥17.0 定价¥39.5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5条)
ztw***(二星用户)

品相很不错

2024-06-14 15:19:00
0 0
ztw***(二星用户)

有爱有悲,有哭有笑

2024-05-09 18:18:2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021603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17-10-01
  • 条形码:9787530216033 ; 978-7-5302-1603-3

本书特色

2017年精装典藏版,增录新版自序
卖血是为了娶亲,是为了救治重病的儿子,是为了郑重款待贵客,是为了不被饿死,是为了生存。但是ZUI终,还是为了爱和可笑的尊严。
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10大作品”

内容简介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讲述了丝厂工人许三观的卖血经历。他卖血是为了娶亲,是为了救治重病的儿子,是为了郑重款待贵客,是为了不被饿死,是为了生存。但是ZUI终,还是为了爱和可笑的尊严。
《许三观卖血记》是中国人生活的生动写照,余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阐释了整个社会的荒谬。他塑造了一群有着狂热的生活欲望,在生死关头能够坚守尊严、团结一致的小人物,是一部将中国平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描绘得十分出色的杰出作品。

前言

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犹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在这里,作者有时候会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他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它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于是,作者不再是一位叙述上的侵略者,而是一位聆听者,一位耐心、仔细、善解人意和感同身受的聆听者。他努力这样去做,在叙述的时候,他试图取消自己作者的身份,他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位读者。事实也是如此,当这本书完成之后,他发现自己知道的并不比别人多。

书中的人物经常自己开口说话,有时候会让作者吓一跳,当那些恰如其分又十分美妙的话在虚构的嘴里脱口而出时,作者会突然自卑起来,心里暗想:“我可说不出这样的话。”然而,当他成为一位真正的读者,当他阅读别人作品时,他又时常暗自得意:“我也说过这样的话。”

这似乎就是文学的乐趣,我们需要它的影响,来纠正我们的思想和态度。有趣的是,当众多伟大的作品影响着一位作者时,他会发现自己虚构的人物也正以同样的方式影响着他。

这本书其实是一首很长的民歌,它的节奏是回忆的速度,旋律温和地跳跃着,休止符被韵脚隐藏了起来。作者在这里虚构的只是两个人的历史,而试图唤起的是更多人的记忆。

马提亚尔说:“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写作和阅读其实都是在敲响回忆之门,或者说都是为了再活一次。

目录

中文版(再版)自序

韩文版自序

德文版自序

意大利文版自序

许三观M血记

外文版评论摘要

展开全部

节选

许三观是城里丝厂的送茧工,这一天他回到村里来看望他的爷爷。他爷爷年老以后眼睛昏花,看不见许三观在门口的脸,就把他叫到面前,看了一会后问他:

“我儿,你的脸在哪里?”

许三观说:“爷爷,我不是你儿,我是你孙子,我的脸在这里……”

许三观把他爷爷的手拿过来,往自己脸上碰了碰,又马上把爷爷的手送了回去。爷爷的手掌就像他们工厂的砂纸。

他爷爷问:“你爹为什么不来看我?”

“我爹早死啦。”

他爷爷点了点头,口水从嘴角流了出来,那张嘴就歪起来吸了两下,将口水吸回去了一些,爷爷说:

“我儿,你身子骨结实吗?”

“结实。”许三观说,“爷爷,我不是你儿……”

他爷爷继续说:“我儿,你也常去M血?”

许三观摇摇头:“没有,我从来不M血。”

“我儿……”爷爷说,“你没有M血,你还说身子骨结实?我儿,你是在骗我。”

“爷爷,你在说些什么?我听不懂,爷爷,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许三观的爷爷摇起了头,许三观说:

“爷爷,我不是你儿,我是你的孙子。”

“我儿……”他爷爷说,“你爹不肯听我的话,他看上了城里

那个什么花……”

“金花,那是我妈。”

“你爹来对我说,说他到年纪了,他要到城里去和那个什么花结婚,我说你两个哥哥都还没有结婚,大的没有把女人娶回家,先让小的去娶,在我们这地方没有这规矩……”

坐在叔叔的屋顶上,许三观举目四望,天空是从很远处的泥土里升起来的,天空红彤彤的越来越高,把远处的田野也映亮了,使庄稼变得像西红柿那样通红一片,还有横在那里的河流和爬过去的小路,那些树木,那些茅屋和池塘,那些从屋顶歪歪曲曲升上去的炊烟,它们都红了。

许三观的四叔正在下面瓜地里浇粪,有两个女人走过来,一个年纪大了,一个还年轻,许三观的叔叔说:

“桂花越长越像妈了。”

年轻的女人笑了笑,年长的女人看到了屋顶上的许三观,她问:

“你家屋顶上有一个人,他是谁?”

许三观的叔叔说:“是我三哥的儿子。”

下面三个人都抬着头看许三观,许三观嘿嘿笑着去看那个名叫桂花的年轻女人,看得桂花低下了头,年长的女人说:

“和他爹长得一个样子。”

许三观的四叔说:“桂花下个月就要出嫁了吧?”

年长的女人摇着头:“桂花下个月不出嫁,我们退婚了。”

“退婚了?”许三观的四叔放下了手里的粪勺。

年长的女人压低声音说:“那男的身体败掉了,吃饭只能吃这么一碗,我们桂花都能吃两碗……”

许三观的叔叔也压低了声音问:“他身体怎么败的?”

“不知道是怎么败的……”年长的女人说,“我先是听人说,说他快有一年没去城里医院M血了,我心里就打起了锣鼓,想着他的身体是不是不行了,就托人把他请到家里来吃饭,看他能吃多少,他要是吃两大碗,我就会放心些,他要是吃了三碗,桂花就是他的人了……他吃完了一碗,我要去给他添饭,他说吃饱了,吃不下去了……一个粗粗壮壮的男人,吃不下饭,身体肯定是败掉了……”

作者简介

余华
1960年4月出生,曾经从事过5年的牙医工作,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等。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俄罗斯、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