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文丛-飞越云之南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苹果文丛-飞越云之南

¥11.3 (4.4折) ?
1星价 ¥11.3
2星价¥11.3 定价¥25.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ztw***(三星用户)

一个系列,富有地方乡土气息。

2019-11-16 16:10:4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7009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8
  • 出版时间:2013-06-01
  • 条形码:9787567700901 ; 978-7-5677-0090-1

本书特色

  反映有关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城市与人的关系变迁、沉浮,现实、历史和文化的变化以及揭示人性、揭示传统流失……

内容简介

  中短篇小说集《飞越云之南》,集薛舒多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精华,反映有关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城市与人的关系变迁、沉浮,现实、历史和文化的变化,以及揭示人性、揭示传统流失,审视当代生活层面,以及当代生活对传统价值观的动摇,警醒人伦道德的七部中短篇小说,共15万字。

目录

飞越云之南
少女舒畅
小乔剃头店
道尔顿症
从六楼窗口跳下去
第三者
女人俱乐部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我们总是因为年轻而犯错,勇敢和鲁莽让我们的-青春岁月充满痛涩,但我们依然真诚于生命与爱情,我们的过错,在于我们只把悲悯投入自己狭小的世界。可是,我们还是成长着,觉醒为时不晚,哪怕价值仅在旦夕之间。  ——谨以刘苏的成长,送给为稚嫩的爱情而迷惘的青年朋灰。  刘苏的母亲每次回忆起一些积年往事时,总是会提到沈伊杰:他从小调皮,怎么能做医生呢?也想不到走动走动,这孩子,谁家养的,就会像了谁家的人,总是少了点良心。  调皮的男孩选择了医学院,刘苏却总是无法想像那个身高刚够一米七十的瘦小男孩穿着白大褂,脖子里套着听诊器时会是一副什么样子。在她的印象中,他总是那样黑而瘦,尽管他向来喜欢侍弄猫狗动物,但刘苏依然无法认同他是一个医生的事实。她总是想象,他站在手术台边面对着一具躯体时,会不会想到,握在他手里的刀一旦落下,这具躯体便面临了生或者死的选择。掌控生死的,是黑而瘦小的男孩,他经历过致死病人的手术吗?病人的家属打上门来时,他会躲避吗?……  十年前的那个夏夜,沈伊杰在暴雨中把刘苏背到医院,然后,在清晨到来前消失无踪。几天后,刘苏收到了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的录取通知。那是预料中的结果,并无多大欣喜,艺术科目的提前考试早已在文化考前结束,刘苏顺利拿到专业合格通知,然后便一头扎进高考复习中。那段日子,她不再背着一架一百二十贝司的百乐牌手风琴坐在弄堂口使劲地拉,拉出一阵阵风车旋转的咿呀之声,每天傍晚,暮色中的《西班牙斗牛曲》或者《土耳其进行曲》也不再响起,一张张揉成团状的练习卷堆积在书桌下的废纸篓里,卷子上的字迹凌乱潦草。  一墙之隔的另一家屋子里,同样寂静无声。沈伊杰趴在一张八仙桌上,课本叠成一只硬质枕头。他睡着了,眼皮耷拉着,口角有一线微笑流露,浓密的黑发压在一本《生物学》,深绿色的封面上,一滩潮湿的汗迹正化解而开。还有三个月,弄堂里的房子就要拆迁,大部分人家已搬走。刘苏的父母住到了远在浦东的新居,沈伊杰的新家,在更早的时候已搬到了上海西部的莘庄。老房子里只留下两个高三的学生,因为就读的中学在附近,他们不希望把大量时间丢在每天从新居来回的路途中。大部分家具和设施已搬走,只留下可供正常生活的简单用具。弄堂里已少有人气,初夏的夜晚已显闷热,蒸腾的空气使整条弄堂保持着虚假的喧嚣,偶尔有留守的人坐在夜色中乘凉,摇着老式蒲扇,孤独而落魄。这夜中的静谧,便有了一些强制冷静之后的躁动。入夜,尘埃终于消停,空气接近凉爽,有微弱的风吹过,一些搬空的屋子未有关窗,便有窗框碰撞与摇摆的声音响起。这片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密集人口的居住区,在夏季到来之前,忽然变得静寂异常,灯火寥落处,二十三号和二十五号两个门洞里,却常常彻夜明亮。  高考结束后,他们终于各奔东西。他收到了医学院的通知,黑而瘦小的男孩要去当医生了。四年后,刘苏成了一所中学的音乐教师,沈伊杰在医学院**附属医院实习。虽然医院离刘苏的中学不远,但他们似乎没有见过面。  秋季到来时,全校教师做了一次例行体检,报告出来后,医务室通知刘苏去医院复查。身体里的任何异样,都逃不过精密仪器的探究。刘苏并未惊异,多年来,下腹部的隐痛让她确信在一次曾经的简陋手术中,她的体内留下了病灶。疾病并没有隐蔽自己,她已与它们捻熟。她常常喜欢抚摩垂在肩头的梳成麻花的长辫子,曾经粗壮黝黑的发辫,近日掉落严重,麻花日渐柔软细小,但依然长,长至前胸。  作决定的时候到了。  黑瘦的少年在眼前晃动,他有一双细长的手臂,尽管瘦削,但依然在初出少年时长出了浓重的毛发。她抓住他的手臂哀求:不要丢了圆和方,哪怕它们只是一对野猫。可是他还是把它们装在一只白色的米袋里,挂在自行车的书包架子上。男孩骑着单车的背影在阳光下消失良久,白色米袋蠕动着,生命垂死挣扎的迹象已显露无遗。她知道,分别的日子就在眼前了。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她身后挽留,变声期刚过的男孩在叫唤,如裂开的竹笛:刘苏,别走,你别走啊!  冬季即将来临,南行计划迫在眉睫。  体检回来的那天夜晚,刘苏终于梦见了沈伊杰。很久远的年代,是古老的弄堂还未拆迁之前的少年时光,古怪精灵的男孩反复出现。穿着白色针织背心的黑瘦男孩跟在一只黑白花纹的母猫身后爬上了屋顶,宝塔形的瓦楞草蒙着厚厚的尘土,从黑色的瓦片与瓦片交接缝里钻出硬挺的身躯。他与那只猫一前一后,弓着腰身疾步行走在坡度陡峭的屋顶上,紫色的宝塔草在他的脚下被碾倒,所过之处,便有湿润的汁液染得黑瓦更是片片漆黑,如破漏的屋顶新补上的洞缺。  他没有踩碎任何一片瓦,他像那只猫一样攀上屋顶,动作轻捷灵活,他轻手轻脚地越过围墙,然后便消失在了被屋脊遮挡的另一面斜坡上。几分钟后,他再一次出现,左手握成紧紧的拳头,向着站在地面上仰首观望的女孩挥挥手,带着一脸明媚的笑。然后,他从屋顶上纵身跃下。他居然从天而降,扑倒在了刘苏的跟前。她站着不动,她知道,他一定会站起来。果然,他在一片尘埃中爬了起来,拍打了几下身上的土,然后,握拳的左手伸到她眼前。手掌摊开,一只插着三根褐色鸡毛的毽子歪躺着,鸡毛零落散碎,针管样的根部有暗红的血丝渗出,如刚从一只活蹦乱跳的花公鸡翅膀上拔下,带着公鸡的体温,和尚未凝固的鲜血。  他看着她,得意地笑,眼睛里有黑色的亮光闪烁,如滴水的黑葡萄。  被踢到屋顶上的毽子回来了,即便它已成了残疾,但依然回到了刘苏手上。  ……

作者简介

  薛舒,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作品发表于《收获》《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小说界》《上海文学》等杂志,多次转载《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中华文学选刊》《作家文摘报》等刊物。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八届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获首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新人奖,作品多次入选中国当代文学*新作品年度排行榜,获第四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出版小说集《寻找雅葛布》;散文随笔集《马格德堡日记》,长篇小说《残镇》。至今,共发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近二百万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