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
读者评分
5分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

1星价 ¥12.5 (5.7折)
2星价¥12.5 定价¥22.0
商品评论(1条)
ztw***(二星用户)

开心,收到了

2022-10-18 20:25:53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802571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8开
  • 页数:33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548025719 ; 978-7-5480-2571-9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图册类出版物的印刷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高端画册质量不断提高,影响逐渐波及普通读物,今天一部中等价格的图册已堪称精美。这对书法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家印象深刻的首先是墨迹。以前作为稀世珍宝的名作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笔法的交搭、节奏的细微变化,历历在目,对于敏感的学习者,感悟其中的奥秘已不再是难事。对此人们印象深刻。但是拓本印刷的进步,大家或许关注较少。一位印刷专家说,书法类图书*难印的是印谱。仔细想想,深有道理。虽然盖印使用的印泥只是一种颜色,但盖出的印稿是有厚度的,那些具有一定厚度的印泥在光线的作用下,色彩变得十分微妙。印泥的厚度很难印出来。碑帖拓本与此相似,仔细观赏过拓片实物的人们都知道,由于拓制时墨所形成的厚度,使字迹有一种无法言传的体积感。这正是拓本魅力之所在,但一般的印刷品抹去了这种体积感。一流的拓本中,点画像是书写出来的,只要稍加想象,与墨迹便几乎没什么差别。在*新的碑帖拓本的印刷物中,开始表现出清晰的书写的感觉。

书法学习者从这种高质量的出版物中受益巨大。这是以往的时代不可想象的。以前,除了极少数特权者、富有者有摩挲经典作品和一流碑拓的机会,其他人只能对着质量成问题的复制品冥思苦想。从这里几乎没有可能走向书法的高端。而今天,所有人都几乎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始我们对书法的感受与训练。

江西美术出版社在众多的书法出版物之外编选了这部碑帖选。选择大的开本,因此得以把原作或拓本略加放大,这正好暗合了临写的需要。临写时一般需要把字放大一些,但又不能过大,因为原帖笔画尺度一般较小,原大临摹时,笔尖一触纸,不等你操纵毛笔完成应有的动作,已经到达应有的粗细,起不到练习的作用,但是如果临写扩放过大,笔画内部运动的方式便完全改变,那也已经不是我们要求的临摹了。因此临摹的字迹应比范本稍大一些,但不能太大。这部碑帖选集正好符合我们的需要。

它们也可作为欣赏的对象。

欣赏有两种方式。一是细细品读,精微到一个毫米,甚至更微小的地方,琢磨造成这种种变化的深层契机——运动、心理、材质、惯习等等。一篇杰作在手,长此以往,感觉与形式糅合在一起,赏鉴力自然不断提高,四五册这样读下来,便是一位有经验的鉴赏者了。也可以挑一册喜爱的杰作放在床头,每天入睡前翻开一页,看一眼便合上亦无妨,身心完全放松,留下的只是作品的大感觉,无论是身影,还是风度、气息,都没关系。庄子说:“目击而道存。”这是从细处入手注意不到的东西。

希望这部碑帖选集的出版,为广大书法爱好者不时增添一份发现的喜悦。

内容简介

王羲之及《兰亭集序》

文师华

晋代书法具有与唐诗、宋词、元曲同等的地位,成为一代风尚的文化艺术。而晋代书法*耀眼的亮点,是造就了“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11岁时,随叔父王廙南渡,抵达建康,晚年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

王羲之学书的大致线索是:少时学卫夫人,得楷书的技法。10余岁至20岁,改师叔父王廙,得众体之技法。20岁以后,博采前代名家之长,精研笔法体势;草书多取法张芝,真书得力于锺繇,增损古法,裁成新意,一变汉魏质朴书风,创始妍美流便的今体。

王羲之的楷书师承锺繇,但并非单纯的模仿。如果说锺书还“隶意犹存”,那么王书则尽脱隶习了。其楷书作品小楷《乐毅论》等,笔势精妙自然,结体平正疏朗,寓潇洒于方正之中,现飘逸于工整之外。王羲之作为一个书法革新家,其主要成就表现在行书和草书方面。

王羲之行书代表作品,首推《兰亭集序》。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上巳日(3月3日),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同道好友及爱子宴集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祓禊之礼。这一次共42人,有谢安、谢万、孙绰、孙统、徐澧之、华茂、庾蕴、桓伟、郗昙和羲之爱子凝之、徽之、肃之、献之等。俊彦之多,规模之盛,前所未有。时当暮春,天朗气清,风和日丽,绿树葱茏,山花竞放。风度翩翩的江左名士们在这里“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书圣”王羲之更是优游自适,心手双畅,即兴挥毫,用蚕茧纸、鼠须笔,写下了这“天下**行书”——《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其主要特点是:辞采清亮,文思幽远。文章从开头到“信可乐也”,是前半部分,叙述宴集的时间、地点、缘由、人物,描绘环境、天气,抒发游赏景物的愉快感受。自“夫人之相与”以下,情调发生转折。作者从自然中得到愉悦,又从中感受到悲哀,表现了对生命的深沉眷恋与执着。作者面对美丽的山水,体会整个宇宙和人生,感受*大的快乐与*大的悲哀,充分显示了晋人的深情与超迈。

《兰亭集序》全篇共28行,324字。作者信手写来,从容不迫。其用笔以藏锋为主,露锋为辅,显得既内敛其气,又外耀其神。结体疏密相间,斜正互依,大小参差,极尽变化之妙。全篇20个“之”字,7个“不”字,写得各具姿态,无一雷同。其章法上下呼应,左右映带,和谐自然,不加雕饰。虽偶有涂改,却又能一气贯注。气韵生动,格调平和,字里行间无不汩汩流淌着那心手双畅的特定情感,无不表现出魏晋人那种超尘脱俗的灵秀风采。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说:“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一种*适宜于表现他自己的艺术,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兰亭集序》充分表现了晋人“优美的自由的心灵”,具有超妙的艺术魅力,不愧为美的典范。

唐人《兰亭集序》摹本传世者有三:一是虞世南临本;二是褚遂良临本;三是冯承素摹本,即响拓本,钤有唐中宗“神龙”小印,故又称“神龙本”,此本*接近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文师华: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政协委员,曾任本校中文系系主任。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