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第二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论文集-(全三册)

第二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论文集-(全三册)

1星价 ¥164.2 (7.2折)
2星价¥164.2 定价¥2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74990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3
  • 出版时间:2014-01-01
  • 条形码:9787560749907 ; 978-7-5607-4990-7

本书特色

《第二届尼山世界闻名论坛论文集(共3册)/尼山论坛文库》编著者尼山世界闻名论坛组委会秘书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书是参加第二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所有与会专家、青年所提交的学术研讨的论文集。论文集围绕本届尼山论坛的主题“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信仰·道德·尊重·友爱”展开,体现了大家对我们这个世界的深切关怀;各位发表了很多高明的见解,这是大家长期思考、经验和研究的成果。

内容简介

  2012年5月21—23日,第二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尼山举办。  这是一届由尼山论坛组委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文明联盟在孔子故乡共同组织庆祝“联合国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与发展日”10周年的盛会。“联合国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与发展日”——5月21日也由此被确定为尼山论坛法定举办日。  本届尼山论坛的主题是“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信仰·道德·尊重·友爱”。来自联合国和世界五大洲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各界人士出席了盛会。论坛举办的三天时间内,共开展了54场学术活动,仅列席、旁听的人员就超过1.1万人次。

目录

Rebuilding Bridges and Restoring Trust
The R01e of the Next Generation of Neo—Confucianists:Reconstruction a New Paradigm
for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中国(先秦)思想乃现代哲学
敬畏与善待——先秦儒家生命伦理及其现代意义
Muhicuhuralism and the Postmodern Universal
The Confucian Philosophy for World Harmony
维护健康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儒教具备的和谐本质道、德、礼、儒、教,是一体的
人存自主性与世界和谐性:儒学如何影响与回应康德、黑格尔、尼采及海德格
轴心时代东西方人本思想比较
他山之石:犹太教基督宗教之于儒教建设
儒家在中国的作用——摘自我与西学专家的对谈
宁静致远:心灵的净化与文明的对话
Harmony and Diversity in Society:A Christian Perspecttve
Harmony in the New Era
儒家思想的“信”缓解宗教之间的争执
循中国传统文化之足迹探中国人信仰之路径
浅析儒家思想中的“中和”与“权变”
“中国正义论”的重建——生活儒学的制度伦理学思考
Meeting of Chinese&Western Civilizations:What Does It Reveal of People's Viaues&Infirmities?
Creativity in Song Daoxue道学:Explication and Elaboration in Zhu Xi's and Chen Chun's Philosophy
Facing Up to Mencius:Towards a Physiognomic Ethics beyond the Self/Other Dichotomy
道教“存思术”所体现的中西思维方式之差异
《论语》的和谐精神及孝思想
《易经》哲学中的和谐思想
God's Love and Answering Human Love:The Basis and Nature of Ethics in the New Tes-tament
Ruism,Christianity,and Revenge:A Question regarding the Nature of Inter—religious Harmony and Social Stability
“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A Comparative Study of Mencius and Aristotle
The Necessity of Classical Education for China
唐君毅的儒耶观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古人的“天下”观,即在融合过程中比较容易超越狭隘的民族与地域的界限。中原与周边,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民族间、国家或地域间、文化间、观念间有冲突、排斥与战乱,但总体趋势是不断整合与融会、相互学习与补充、不断扩大的。从《史记》开始,正史就为不同民族做传。长期以来,汉民族与匈奴、鲜卑、突厥、吐蕃、回鹘及百越等民族不断交融,共同造就了中华文化。中华历史、民族、文化的融合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形成了人的族群间、文化间、宗教间、语言间的沟通融合,在观念上形成“协和万邦”、“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文化理想。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来说,这里肯定的是一种凝聚力。中国文化也以“人文”为中心,消化、吸收不同的民族、宗教、文化,形成新的文化,不断丰富自身。即使是以汉字表达的传统文化典籍中,其实已经包含了历史上各民族文化的智慧,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产物。今天,汉、蒙、维、藏、乌孜别克、哈萨克等56个民族共同创造着中华新文明。  元代、清代都是这样的典型,虽然元代很残酷,它的种姓制度也硬性推广开来,如九儒十丐,那个时候儒跟妓女属一个等级。但是从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和民族整合、文化整合的发展过程看,它很有特点,你说它是糨糊也好,或是酱缸文化或其他的什么也好,很有意思,它的一个特性是什么?各位专家可以考虑一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千回百折,历经沧桑,继续走中国文化的一以贯之的道路,凝聚着中华社会,家国天下。它没有,也不需要一个强势的宗教教士集团,它没有西方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的宗教组织系统、制度架构。  传统中国没有神权与王权的二分对立,这给中国文化史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如它的制约、监督不够,但是它有长处,即它完全适合于这块土地上的人群,主要是老百姓的生存,特别是农业民族,中国的农业比较发达。历史学家吴于廑先生讲到世界史中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的比较时称,游牧民族的攻击性比较大,但是中国发达的农业民族是适合稳定居住、农耕方式而发展起来的,我们今天以为是落后的,其实农业文明是相当辉煌的文明,它能够包容、消化各种文化,乃至历史上在中国聚族而居的犹太民族也消散在我们中华民族中了,可以说我们的血脉是多元一体的,我们的基因有很多来自四面八方。我们的人种与文化是多样统一的。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