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4147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7
  • 出版时间:2014-05-01
  • 条形码:9787565414770 ; 978-7-5654-1477-0

本书特色

《阅读后危机中国经济》是近年来赵伟教授对中国经济演进轨迹的思考,是他*近两三年间所写部分学术随笔中一个系列的汇集。   《阅读后危机中国经济》包括“后危机”中国经济走势;“后危机”中国制度环境与政策选择;多视野把脉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三部分。

内容简介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颇有几分禅的意境?经济学家说,“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如果说中国经济在过去30多年创造了超高速增长的一个奇迹,在世界经济遭遇金融危机之际还火了一把的话,那么接下来必须直面的将是一系列透支的“成本”,从环境灾难频发到收入分配不公,从投资“依赖症”到地方债窟窿,从愈演愈烈的腐败到不断加剧的“大众焦虑症”。诸此麻烦,都是成本透支的表现。化解成本亏蚀而达于成本收益平衡因而“可持续”境地的关键举措,在于转变增长方式与产业转型升级,后者则有待于改革的突破。为些必须有所取舍。

目录

上篇 “后危机”中国经济走势
“克强经济学”必须直面的一道难题
改革“红利”何以生?
“中国因素”致经济预测屡屡失算
中国经济或陷“多恩布什圈”
认识“后危机”期中国经济应读的九本书
谨防区域层面的放大与虚置
中国经济减速的实质与寓意
中国经济面临系列风险
应对减速:改革比“二次刺激”紧迫
环境透支加剧“中陷”风险
数字偏好加剧“发展之累”
刺激内需——消费挖潜政策能走多远?
产业救助:美国式的与中国式的
关注“痛苦指数”
人民币升值热议的“冷”思考
“市场药”遭遇“计划病”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哪里着手?
富士康加薪触发劳动市场变局
两个中国式“市场悖论”现象
中国靠什么影响世界经济?
中国经济遭遇刺激政策后遗症
世界经济衰退:中国难得的发展机会

中篇 “后危机”中国制度环境与政策选择
不能再拖的体制改革
光伏业困局拷问产业政策
实体经济的曲解与误导
稳增长可做的与不可做的
2020年收入倍增:看上去容易实则不易
另一重意义的“基础设施”
财富替代型经济增长?
制度依赖型产业
走偏了的“低碳经济”
比较腐败学?
限价的成本
中国式“非量化宽松”
观通胀须有微观视野
成本信息不对称陷阱
遗产税想好了再征
“庇古税”遭遇国情尴尬
都市的实力与魅力
现代城市服务功能,我们缺点什么?
pmi热议的冷思考

下篇 多视野把脉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
历史:新中国现代化:两个30年的比较与反思
现代化,一百年的永续话题
新中国现代化:三个视点与三个时点
新中国现代化:两个经济视点
新中国现代化:两个30年的动因比较
新中国现代化:两个30年的成本反思
现实: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判断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需要综合视点
判断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人均国民收入与关键
发展指标视点
判断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视点
判断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阶段论视点
判断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三个视点的综合
区域:访学行与思
遭遇垄断——夏日西北行与思(之一)
“临夏模式”的前世今生——夏日西北行与思(之二)
走偏了的开发——夏日西北行与思(之三)
几个千篇一律现象——夏日西北行与思(之四)
*美乡村的启示——晚秋桂北行与思(之一)
魅力红岩村——晚秋桂北行与思(之二)
生态黄岭村与感人大岭山村一晚秋桂北行与思(之三)
闲置的基础设施——大连访学行与思
高铁,高速并非便捷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赵伟,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CRPE首席教授。浙江大学―诺丁汉大学中国与全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兰州大学研究生毕业并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8至1993年两度赴英国,先后在剑桥、曼彻斯特等大学进修或访学。1982至1995年曾执教于兰州大学经济系,曾任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明斯特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及苏黎士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京都大学、神户大学等国外名校客座教授及日本RIETI高级客座研究员、兼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受聘上海大学、广西师大、西南民大及宁波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客座教授。被《经济参考报》、《新京报》及《人民网理沦频道》等媒体列为专栏作家,央视“省部长对话”栏目经济专家,研究兴趣涵盖空间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及外国经济史等多个领域。迄今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中英文论文240多篇,出版著(译)作17部。学术研究之余好写随笔发议沦,体验“我思故我在”之人生妙趣。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