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1949-2014年)
读者评分
4.6分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1949-2014年)

以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为缩影,将65年来看过的演出、经历的演出,以及与于是之等一些文艺大师的交往娓娓道来,折射出北京乃至新中国建立65年的文艺演出史。

1星价 ¥40.3 (7.2折)
2星价¥40.3 定价¥56.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40411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1
  • 出版时间:2014-07-01
  • 条形码:9787515404110 ; 978-7-5154-0411-0

本书特色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 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 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我们,*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一位70多岁的老人,用了60多年时间,看了3000多场演出,积攒了近5000张节目单,其所涉地域之广、门类之多、时间跨度之大,在个人观赏史上,恐怕无人能及。

内容简介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
  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
  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
  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
  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
  我们,*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目录

节目单——65年京都观演录
 1949—1956年构建新生
  街巷胡同的演出
  晓市的评戏大棚
  天桥是咱老百姓的“文化乐园”
  逛天桥趣事
  听曲艺和曲剧
  听京剧和昆曲
  我的流行歌曲和“插曲”
  重要的事
 1957—1959年百花齐放
  群众文化生气勃勃
  我参加了文艺大军
  大正琴,何处寻?
  在“四馆”看演出
  妹妹参加了新歌合唱团
  夏夜胡同文化二景
 1960—1965年呈现高潮
  践而行之者
 1966—1976年一花独放
  如何看待“样板戏”?
  课前大唱戏与歌
  毛主席思想文艺宣传队
  民乐队和广播歌曲
  买大锣需要“响铜”换
  “文革”中就兴领掌
  随身乐器首选口琴
 1977—1980年振奋与复苏
  在北影厂看拍《报童》
  老舅说:“你们北京人好福气!”
  我组织了两场大型朗诵会
 1981—1989年在探索中求发展
  我之“人艺观”
  铁成出名后仍谦虚
  亦师亦友的周正先生
  和冯福生共享豆汁乐
 1990—1999年在调整中前进
  高水平的一七一中学生合唱团
  谦和与微笑的汪本贞先生
  梁冠华的尊师让我感动
  关凌说得在理儿
  组织毛主席诗词朗诵会
  舒乙夫妇听我母亲说往事
  于是之先生亲自送来相片
  置身人艺舞台中央
  二舅买了件戏装
  2000—2014年多元、多姿、多彩
  马增惠女士赠我录音带
  骑车连听三天评剧
  致歉张火丁
  我慕侯大师
  罗列“关系”,留此存念
  耀华到我家主持节目
  巧遇梅绍武先生
  “老小孩”以戏娱亲
  校友连丽如是评书表演艺术家
  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印象
  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的成立是一件大幸事
  国家大剧院中的“小镜头”
  人艺就是人艺
  蓝老谈“人艺风格”
  我和叫卖声艺术
  直爽、执著的“叫卖真人”张振元先生
  中石先生情暖人心
  陈铎、希珧夫妇都是热心人
  道具大师丁里先生印象
  听田津生先生电话里表演口技
  看“大戏节”演出拾零
  cctv“京少赛”评委略显逊色
  三爱“演后谈”
  再看《东方红》
  我是“方家胡同46号院”的多个“之*”
  在地坛“周末百姓大舞台”看曲剧收获多
  您这真是“老北京天桥的绝活”吗?
  寄语“春晚”
  我家住在文化宝地
  我的六个忧虑
  我的三件“文化大事”
入场券——券里券外话今昔
 入场券发展变化之我见
 凡人琐事留存照
  入场券其实就是凭证
  联合售票亭
  “规规矩矩”的喜获退票
  可佩的“蹭戏一族”
  退票的意外之得
  在“茶座”看演出“三自律”
  三块钱一张票——唉,我都愧得慌!
  票价低水平高的周末相声俱乐部
  买低价票和“捡漏儿”
  我进包厢听了一回戏
  当前的票价高还是不高
  说检票
  盖在手臂上的“入场券”
  票,都是自己掏钱买的
  爱买首演票
  免票赠票优惠票
  票上广告:艺术尊严与金钱的博弈
  卡证传情
  演出信息从何而来
  自选座位和对号入座
  敬老票加座票站票
  说小孟设计的两张入场券
  入场券的推销
  售票员也不容易
  票贩子一族
  有降票价的啦
  两张没使用的票
  都来积攒入场券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岳春生,北京**七一中学高级语文老师,自小受家庭熏陶,他爱看戏,更懂戏,特别对节目单感兴趣。从20世纪50年代起到今天,岳春生看了3000多场演出,积攒了近5000份各类节目单。2012年岳春生曾在首都博物馆举办新馆开馆以来规模*大的个人展,展出200多张节目单,这些节目单大都代表着当时标志性的演出。展览闭幕后,岳春生将节目单捐赠给了首都博物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