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721778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10
  • 出版时间:2014-06-01
  • 条形码:9787511721778 ; 978-7-5117-2177-8

本书特色

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八章,从结构安排及其框架体系来看,按照媒介化时代政党如何适应媒介发展的要求,进行系统归纳、分析、解释、说明进而得出结论,为考察政党的适应性建设提供一个具有较强解释力的整体结构与分析框架。指出政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要主动适应媒介化时代中如何创新各种制度与治理机制,如何加强对执政方式、治理模式、组织结构与运作机制、舆情导向机制等创新。

内容简介

本书从政党的结构—功能的理论视角,分析传统媒体时代与新媒体时代党的结构功能的差异,为政党政治研究提供了新的框架,尝试开辟一条从部分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上进行政治分析的新途径以丰富政党政治研究的内容。首先,根据新媒体发展以及与政党的内在关联,运用相关传播理论、风险治理等理论,提出切实创新策略;其次,把媒介化时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较,凸显党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从物质技术层面,加快党的信息化、电子化的发展;从制度层面,推进党的民主化、法制化建设;从文化价值层面,彰显党的自由、民主、平等和公正,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目录

导言

**章媒介化时代与政党政治发展
一、一个凸显“治理媒介化”的时代降临
二、“媒介化”与执政生态的变迁
三、媒介执政的内涵
四、媒介场域转换中要高度重视政党的媒介执政能力

第二章媒介化时代的“全民围观”现象
一、一种“围观”的政治样态呈现
二、“湘潭神女”与“口罩实名制”等事件的围观效应
三、围观带来的问题思考

第三章媒介风险与政党执政的策略调整
一、媒介化风险社会的来临
二、网络群体极化:媒介化时代的一种新型危机
三、网络集群的表现特征
四、网络群体极化造成的风险性危机
五、政党化解网络群体极化的策略应对

第四章媒介化时代中执政党话语能力建设
一、话语权与政党
二、执政党“革命”式话语的出场及特质
三、时代的变迁与主题的呼唤:媒介化时代的话语发展趋势
四、时代主题的诉求——中国政党“新话语”体系的建构
五、中国执政党话语变迁余留的思索

第五章媒介化时代执政党政治表达的调整
一、“媒介化”发展凸显话语表达的重要性
二、媒介化发展凸显“公共话语空间”的成长
三、媒介化时代民意表达的样态与特征
四、媒介化时代政党加强政治表达的策略调整
五、中国共产党政治表达的中国气派与中国作风

第六章传媒政治中的政党形塑
一、媒介化发展与景观政治的突显
二、“政党形塑”:媒介化时代政党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
三、媒介化发展对政党形塑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四、媒介化时代中政党形象的调整与转向

第七章西方政党运用新媒体的现状及启示
一、媒介化时代西方政党的现代性征候
二、西方政党的理论创新及应用
三、媒介化时代西方政党的现代性纠错
四、对中国执政党的借鉴及启示

第八章中国执政党的“适应性”变革与转型
一、网络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的转型与发展
二、社会功能转型的一种视角分析
三、中国执政党的结构功能特点及状况
四、中国执政党的适应性变迁与调整
五、社会发展与政党自身变革的内在逻辑及前瞻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丽萍,女,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杭州行政学院、杭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先后游学于温州师范学院、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长期从事政治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与学说、政治社会学等。先后在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0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多篇,参编著作3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20多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