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的王权和帝国-从苏美尔到罗马-统治史-卷一-(修订版)
读者评分
4.5分

包邮古代的王权和帝国-从苏美尔到罗马-统治史-卷一-(修订版)

¥82.6 (7.0折) ?
1星价 ¥82.6
2星价¥82.6 定价¥118.0
商品评论(2条)
lis***(三星用户)

只有第一卷是修订版吗

这套书的其他两本都没写“修订版”,只有这第一卷是。

2016-11-29 11:29:14
0 0
rob***(三星用户)

好书的确是

好书不错的书,值得一看

2016-09-02 13:20:07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5146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76
  • 出版时间:2014-08-01
  • 条形码:9787567514676 ; 978-7-5675-1467-6

本书特色

作为西方政治学领军人物塞缪尔·e·芬纳的三卷本《统治史》是20世纪西方政治学的传世巨著。《统治史》的主要关注点是世界历史中政府形态的发展,以各个国家的政府形态、统治方式和国家社会关系为核心,大致依照时间顺序,先把我们带入世界文明中*为古老的苏美尔城邦,述及萨尔贡、埃及、亚述、犹太、波斯、希腊、中国、罗马、印度、拜占庭、阿拉伯、中世纪欧洲、日本、奥斯曼帝国等地区和国家的政治史,然后把焦点转入文艺复兴和新教运动后的欧洲各国和美洲殖民地政治制度的突破性发展,*后,集中讨论影响当代世界的三大革命(美国革命、法国革命及工业革命)以及这些革命给世界政治、政府形态和国家社会关系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变化。 《统治史》**卷《古代的王权和帝国——从苏美尔到罗马》思考了“宫廷式”政治类型,述及世界文明中*为古老的苏美尔城邦、埃及、亚述、波斯、中国的汉朝、罗马,也解释了其中的例外,即犹太人的王国和罗马共和国。

内容简介

甘阳(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一部《资治通鉴》式的政治史。 张维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本书揭示了代议制民主成为当代政治神话的偶然性,也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 汪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鉴前世政体之兴衰,考当今统治之得失。 刘军宁(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统治史》是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以来我首次读到如此详细研究古今中外政体的书。 赵鼎新(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经济学家》杂志说如果政治学有诺贝尔奖的话,芬纳的三部曲就肯定会赢得此殊荣。我个人认为这一评价仍然低估了芬纳的卓越工作。

目录

中译序(赵鼎新)

前言

概念性序言
1.反复出现的主题
2.政体类型
3.政体类型概述
4.决策执行人员
5.对政府的限制
6.评价标准
7.没有终极论的轨迹:发明和死胡同
参考文献

**部分 苏美尔、埃及、亚述、犹太

背景一
1.至公元前1700年

**章 苏美尔城邦
1.发端
2.大事年表
3.经济与社会背景
4.中央权威(大约公元前2600—前2344年)
5.概要与评价
6.苏美尔城邦的消失

第二章 埃及王国到中王国的衰落(公元前1678年)
1.引言:“当芽儿弯曲……”
2.设置
3.大事年表
4.政府与宗教
5.中央权威
6.行政
7.评价

背景二
1.萨尔贡时期的世界列国
2.国家间均衡及其崩溃(大约公元前1500—前1200年)

第三章 鼎盛时期的埃及政体——新王国
1.引言:新王国
2.中央权威
3.新王国的管理
4.主要政府职能
5.杂乱无章的行政风格
6.新王国时期的评价
7.新王国的崩溃

第四章 公元前745—前612年的亚述帝国
1.亚述帝国的意义
2.大事年表
3.亚述人的基本信仰
4.中央权威
5.帝国的行政管理
6.评价

第五章 公元前1025—前587年的犹太王国
1.圣地之民
2.从亚伯拉罕到大流散
3.圣经子民
4.犹太王权的形成
5.犹太国家和君主制
6.传播

第二部分波斯、希腊、罗马、华夏

背 景

**章 波斯帝国
1.土地和人民
2.帝国的诞生
3.大事年表
4.王权和贵族
5.中央和地方政府
6.波斯帝国的弱点
7.回顾和展望

第二章 *早的共和国:希腊人
1.希腊社会的发展
2.国家和人民
3.城邦的构成
4.斯巴达
5.雅典的民主

第三章 城邦的终结
1.同盟和联邦
2.希腊民主的终结

第四章 罗马共和国
1.国家和人民
2.大事年表
3.共和国中期的政体
4.罗马公民和罗马“联盟”
5.共和国为什么会崩溃
6.评价

第五章 华夏国家的形成
1.华夏早期大事记
2.先秦时期中国的连续性
3.儒家与法家
4.秦

第六章 汉帝国
1.汉朝的建立
2.政府制度的评述
3.皇帝
4.宫廷内的政治过程
5.地方行政架构
6.中央政府
7.政府人事制度
8.国家行为
9.评价

第七章 罗马帝国:元首制(公元前27年—公元284年)
1.奥古斯都?恺撒和元首制
2.戴克里先即位(公元284年)前的罗马帝国
3.罗马帝国的特征
4.自治市
5.行省
6.皇帝
7.公共服务
8.结果
9.安敦宁时代:评价

第八章 晚期罗马帝国:从戴克里先到狄奥多里克(284—526年)
1.晚期罗马帝国及其终结
2.皇帝
3.新的疆域结构
4.中央行政
5.大区和禁卫军长官
6.中央行政的职能:总结
7.文官制度
8.军队
9.公共服务及其履行
10.结论
11.对罗马贡献的评估
参考文献

修订版译后记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如果政治科学领域存在诺贝尔奖的话,芬纳一定会因为这部超乎寻常的三卷本《统治史》而获此殊荣。——英国《经济学家》杂志

他(芬纳)没有在比较政治学研究中拾人牙慧,也没有确立研究潮流。“他不属于任何学派,也没有创建一个学派。”他通过无可替代的原始研究证明了一个全面的历史性的政治制度史是可以实现的。——jack hayward(原英国赫尔大学政治学教授、牛津大学政治学荣誉教授,曾任英国学术院研究员、英国政治学会主席。)

芬纳阅读的范围之广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很难想象会有历史学不从他的著作中受益。——gerald edward aylmer(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生前曾任牛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主席。)

芬纳的作品博大精深,他对其他学科的熟悉程度,以及他所掌握的如此众多的政治学研究方法将注定使他成为这个丰富多彩的学术时代的耀眼角色。——英国《独立报》

我们高度赞扬这一由当代*有活力、学识渊博且方法上不拘一格的学者所完成的战后英国政治学经典……它填补了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巨大空白。——《政治季刊》

本书在很多方面对于我们理解政治学都会产生极大帮助。——《新政治家与社会》

这是政治学领域*好的作品,很难想象在比较政府领域还有比这更好的教科书。——《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作者简介

      作者萨缪尔·E·芬纳,英国著名政治学家、历史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曾执教于贝利奥尔学院,后任基尔大学政治学教授,1966年开始任曼彻斯特大学政治学系主任,1974年回到牛津大学并任格拉斯顿讲座教授。芬纳还曾任英国政治学会主席和国际政治科学协会副主席(1965-1969)。芬纳一生博学多产、著作等身,代表作有《马背上的人:军事力量在政治中的作用》(1962)、《比较政府:政治学研究导论》(1974)和三卷本《统治史》。       译者王震,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兼任西亚北非研究中心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世界历史等。2005-2006年曾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访学,多次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等委托的重大科研项目,目前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上海市社科规划办委托项目,研究成果曾获“第九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已在《社会科学》等重要学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有专著《一个超级大国的核外交:冷战转型时期美国核不扩散政策(1969-1976)》(新华出版社,2013年)。       译者马百亮,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起任教于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期从事翻译工作,志趣为世界古代史研究,目前已累计翻译出版作品100多万字。主要译作有《统治史》卷一(合译)、《统治史》卷三。其中《我们为什么不说话:以自闭症之奥秘解码动物行为之谜》获2008年文津图书奖,并获评当年的年度百佳图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