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先驱的矫健身姿-黄遵宪在中国新文学建构中的历史地位研究

文化先驱的矫健身姿-黄遵宪在中国新文学建构中的历史地位研究

1星价 ¥17.2 (4.9折)
2星价¥17.2 定价¥3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448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4
  • 出版时间:2014-06-01
  • 条形码:9787516144886 ; 978-7-5161-4488-6

本书特色

  晚清至现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转型时期,在这个转型中,黄遵宪扮演了一位不可替代的历史角色。日本体验的阵痛与感愤,他以先觉者、启蒙者的姿态对晚清末世进行了深刻的症候式把脉诊断,揭示末世的需要在于“改革”,效法“泰西之变”。   黄遵宪经世致用的文学观念则表现为“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在理论链条和文学创作的实践上,黄遵宪自觉的文学思想,已经构成“五四”新文学产生*突出的本土文学之源。在黄遵宪的文学理论与诗歌创作的实践中,人们仿佛聆听了20世纪中国现代化隐伏的足音,目注到20世纪中国新文学运动即将临近的曙光。   周晓平编著的《文化先驱的矫健身姿——黄遵宪在中国新文学建构中的历史地位研究》**次正面地、全局性地,考察了黄遵宪在中国新文学建构中所建立的历史奇勋。以事实为立论,揭开历史的蒙面,进一步还原历史原貌。以客观公允的态度,评价黄遵宪在中国新文学的现代转型中所做出的历史性建构,以期重新厘清黄遵宪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内容简介

晚清至现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转型时期,在这个转型中,黄遵宪扮演了一位不可替代的了的历史角色。日本体验的阵痛与感愤,他以先觉者、启蒙者的姿态对晚清末世进行了深刻的症候式把脉诊断,揭示末世的需要在于“改革”,效法“泰西之变”。黄遵宪经世致用的文学观念则表现为“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在黄遵宪的文学理论与诗歌创作的实践中,人们仿佛聆听了20世纪中国现代化隐伏的足音,目注到20世纪中国新文学运动即将临近的曙光。 《文化先驱的矫健身姿--黄遵宪在中国新文学建构中的历史地位研究》**次正面地、全局性地,考察了黄遵宪在中国新文学建构中所建立的历史奇勋。以事实为立论,进一还原历史。以客观公允的态度,评价黄遵宪在中国新文学的现代转型中所做出的历史性建构,企图重新厘清黄遵宪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目录

序绪论**章  启蒙思想的现代性轨辙  **节  感愤体验与寻找民族发展之路——《日本国志》撰写的强烈动机    一  进化发展的认识论——面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姿态    二  “变革”是硬道理——“用夷变夏”的倡导者    三  倡导“以言救世之职”与寻找民族出路相契合  第二节  “经世致用”的学术核心与“诗歌之用”    一  “经世致用”学术核心的现代凸显    二  “诗歌有左右世界之力”  第三节  “西学墨源”的背后    一  墨子思想在晚清的复兴与再运用    二  黄遵宪“西学墨源”的内涵与外延  第四节  现代文化意识的视野与价值取向第二章  书面语变革的*早诉求  **节  从感性到理性    一  言文相“离”的焦虑    二  “言文一致”的**次*明确表述:“我手写我口”    三  “言文一致”与进化论思想    四  “言文一致”与中外文化交流  第二节  书面语变革的原因考察    一  书面语变革的基础——从文字的简易到语言革新    二  “言文一致”的依据——书面语变革的实质    三  “言文一致”的标准——书面语变革的目标  第三节  书面语变革的“缺憾”与拓展——“言文一致”后续探讨的难题  第四节  历史地位与影响第三章  “新派诗”创作的**人  **节  革故鼎新的心声    一  新派诗:激情、保守与“既破且立”    二  “别创诗界”与新老共赏    三  “熔铸新理想入旧风格”——兼论新词入旧诗  第二节  感时忧世的情怀  第三节  亘古未见的世界视野  第四节  渐趋自由与通俗的诗体    一  追求自由与通俗的诗歌    二  与“五四”新诗关系重新定位第四章  民间文学、民俗资源利用的自觉与对新文学的建构  **节  民间的发现  第二节  民歌情结与诗歌创作的“杂歌谣”化  第三节  新思想与新形象    一  现代民俗思想的*早阐释与新文学民俗思想的滥觞    二  客家女性意识与客家风土人情——女性观与“乡情长卷”诗    三  异域风光——《入境庐诗草》与《日本杂事诗》的奇特与新颖  第四节  对民俗、民间文学的重视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打开思路第五章  对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积极倡导和参与  **节  诗界呼号有旗手    一  与“诗界”的革命、思想的启蒙    二  与“诗界革命”的理想与目标的追求  第二节  “文界革命”:不单纯的影响和接受  第三节  小说理念与“小说界革命”余论  对中国新文化建构的阐释——由对中国新文学建构所引发的思考  **节  诗歌美学思想有待研究的难题及其现代阐释  第二节  对中国新文化的建构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晓平,男,1968年生,江西泰和人。文学博士,嘉应学院副教授。2002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荣获“北京师范大学2009-2010年度优秀学术型博士”奖;荣获“北京师范大学2011届优秀博士毕业生”奖。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一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基金课题一项、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厅级)两项。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中国新文学会成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成员等。人间千面,世间万象,唯潜心科研学术与教书育人为心灵之依托。博览群书而不求甚解,其乐也融融,欲罢而不能。乃好高而喜远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