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7589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2
  • 出版时间:2014-09-01
  • 条形码:9787509758915 ; 978-7-5097-5891-5

本书特色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现代性与现代化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现代性问题作了理论解构,并切入具体的案例分析,揭示了现代性在政治、经济、文化、话语、道德、学术等领域的各种理论表达和实践形态。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以及中围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和发展中国道路,具有积极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现代性与现代化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现代性问题作了理论解构,并切入具体的案例分析,揭示了现代性在政治、经济、文化、话语、道德、学术等领域的各种理论表达和实践形态。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以及中围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和发展中国道路,具有积极意义。

目录

绪 论
**章 现代性概念
  **节 现代性概念辨析
  第二节 尼采论现代性
  第三节 后现代性概念的悬疑
第二章 现代性原则
  **节 现代性原则
  第二节 现代性变频之殇
第三章 现代性话语
  **节 现代性话语三相
  第二节 现代性话语四绎
  第三节 话语演进的现代性镜像
  第四节 现代性话语的亢奋
第四章 现代性知识
  **节 知识的现代性丕变
  第二节 现代性知识主体的“波粒二象”性
第五章 现代性学术
  **节 现代性学术场的策略
  第二节 当代中国学术批评的困境
第六章 现代性政治
  **节 现代性精神政治的秘密
  第二节 “权力”矩阵论
第七章 现代性道德
  **节 “善”的规定性
  第二节 现代性“正义”中的“逆”向量
第八章 西方现代性批判历程与范式
  **节 “诱惑”的滥觞与勾兑:从尼采到鲍德里亚
  第二节 尼采与马克思关于现代性批判的对话
第九章 中国式现代性批判捭阖
  **节 老子大道玄德思想的后现代理路与构境
  第二节 庄子哲学思想的现代性“抗体”
  第三节 中国佛学的思想境域与后现代境遇
  第四节 毛泽东哲学中的后现代性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余乃忠,1961,江苏盐城人,198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基础理论。现工作于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