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城镇化与农地制度改革

包邮新型城镇化与农地制度改革

¥36.4 (7.0折) ?
1星价 ¥36.4
2星价¥36.4 定价¥5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8572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1
  • 出版时间:2014-12-01
  • 条形码:9787500857228 ; 978-7-5008-5722-8

本书特色

    城镇化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历史发展和现实国情及国际经验比较来看,未来十年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大战略,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从我国中长期发展看,在一个农业大国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化,向现代化迈进,这是我们的*大国情。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关系到三农问题解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为配合国家推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本书三位主编厉以宁、艾丰、石军受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托,开始组织撰写“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丛书”。     这是一套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相配套的丛书。为配合这一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丛书编委会于2013年9月把通过广泛考察所形成的调研报告,特别是关于对新型城镇化六个问题的看法呈报国务院领导同志,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根据领导同志的批示要求,对这些报告作了认真研究并采纳了其中许多建议。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发布之后,又依据规划对丛书作了相应补充完善,进而使丛书内容更加符合规划要求。     本套丛书由三部分组成。**分册《中国新型城镇化概论》,是丛书的总论部分。全面论述了新型城镇化相关各个方面的基本问题。第二分册到第五分册,是专论部分,分别就城乡一体化、人口问题、土地问题、资金和财税问题,做专门论述。第六分册到第十分册,是实践操作部分,从全国选取不同类型的新型城镇化案例,每册对一个重点案例进行评介。丛书采取开放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不断有新的分册加入。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著名经济学家与实际操作者共同打造的丛书。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艾丰教授和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石军同志多次谋划研究丛书构架设计和重要观点,并担任丛书编委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伟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中国经济时报社社长许宝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刘锋和杨晓东等著名专家和学者,也都出任编委会委员,并分别承担了相关书稿的撰写工作。     这套丛书意在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希望能够通过丛书这种形式,能够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能够集中归纳、突出重点,达到在认识上便于全面把握,在操作上又容易借鉴的目的。

目录

前言 **篇 综合研究篇 **章 农村承包十地制度改革研究 一、我国农村承包土地制度的演变与现状 二、农村承包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研究 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研究 四、农村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研究 五、工商资本参与农地经营研究 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研究 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研究 八、完善农村承包土地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 一、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二、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涉及的重点问题 三、完善宅基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建议 第三章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研究 一、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变迁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快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入市的重大意义 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地方实践与典型模式 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五、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第四章 农地征收制度改革研究 一、我国农地征收制度变迁 二、现行农地征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三、当前农村土地征占制度的症结所在 四、四川、浙江征地制度改革的做法和经验 五、完善农村土地征占制度的建议 第二篇 专题研究篇 第五章 以起点公平为基础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 一、“长久不变”是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基本方向 二、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要以起点公平为必要前提 三、渐进式改革背景下如何体现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起点公平 四、在起点公平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 第六章 承包制度、资源配置与农业绩效 一、贵州“生不增、死不减”农地制度的运行情况 二、“生不增、死不减”政策下的土地流转与组织创新 三、“生不增、死不减”背景下的农业绩效 四、研究结论与几点启示 第七章 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与农民上地权益保护 一、耕地保护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 二、问题的根源 三、各地保护耕地和农民土地权益的主要做法与启示 四、相关建议 第八章 “三权分离”、多元经营与制度创新 一、发展阶段变化呼唤以使用权为核心的农地制度创新 二、“三权分离”新型农地制度的内涵特征与政策取向 三、在“三权分离”制度框架下探索解决现实土地问题 第三篇 对策研究篇 第九章 关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一、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二、关于改革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 三、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 第十章 不断健全完善“三权分离”的农地制度 一、现行“两权分离”的农地制度已有创新必要 二、实施“三权分离”的农地制度切实可行 三、构建“三权分离”农地制度的政策取向 附录 河北省农村土地承包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农民尚缺乏清晰、强烈的土地产权意识 二、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作用的主观认识超出了其客观作用 三、二轮承包以来各村人口均呈上升态势 四、多数农民不支持“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还有部分村庄定期调整土地 五、多数农民认为三轮承包时应打乱重分 六、多数农民认为三轮承包应当规定具体期限 七、农民对工商企业到农村租地和承包地、宅基地抵押持开放态度 八、多数农民对城镇居民到农村买房持否定态度 九、多数农民愿意通过宅基地整理上楼居住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红宇,博士,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研究,参与中央重要文件起草,是中央1号文件起草组成员。多次主持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经合组织、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等国际组织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内政府部门组织的课题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