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志:1979-2000:18:教育卷

广东省志:1979-2000:18:教育卷

1星价 ¥118.5 (7.5折)
2星价¥118.5 定价¥1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4125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9cm
  • 页数:361
  • 出版时间:2014-04-01
  • 条形码:9787514412543 ; 978-7-5144-1254-3

内容简介

本卷记述的是1979年1月至2000年12月广东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 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等。

目录

图片
凡例
册序
出版说明
概述
大事记

**章 教育体制
**节 机构
一、省委主管教育工作机构
二、地方党委主管教育工作机构
三、省政府主管教育行政机构
四、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第二节 办学体制
一、基础教育办学体制
二、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
三、高等教育办学体制
四、成人教育办学体制
第三节 管理体制
一、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二、普通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三、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四、成人教育管理体制

第二章 教育经费
**节 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
一、多渠道的教育投入体制
二、财政性教育经费
三、社会资金
四、教育收费
第二节 普通教育经费
一、普通教育事业费
二、普通教育基本建设
三、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费
第三节 高等教育经费
一、高等教育投入体制
二、高等教育经费投入
三、高等教育基建经费投入
四、高等教育教学设备图书经费投入

第三章 基础教育
**节 幼儿教育
一、概况
二、教师队伍
三、保教工作
第二节 小学教育
一、概况
二、教师队伍
三、教学改革
四、民族地区教育
五、特殊教育
六、德育、体育卫生、美育
七、教学设备
第三节 中学教育
一、概况
二、教师队伍
三、教学改革
四、民族地区教育
五、德育、体育卫生、美育
六、教学设备
第四节 教育督导与评估
一、教育督导
二、教育评估

第四章 职业教育
**节 中等职业教育
一、概况
二、教师队伍
三、专业设置和教学改革
四、教学设备与实训基地建设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
一、概况
二、教师队伍
三、专业设置
四、教学设备与实训基地建设

第五章 普通高等教育
**节 概况
第二节 教师队伍
一、师资队伍建设
二、教师职称和待遇
三、教师培训
四、教师表彰及奖励
第三节 教学改革
一、教学制度
二、专业设置和课程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教学组织管理
第四节 体育、军训、卫生、艺术
一、体育、军训
二、卫生
三、艺术
第五节 研究生、留学生及华侨、
港澳台学生
一、研究生
二、留学生
三、华侨、港澳台学生
第六节 招生考试与分配(就业)
一、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二、分配(就业)制度改革
第七节 学生管理
一、学生工作
二、学籍管理
三、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活动
第八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二、思想品德课
三、“两课”改革与建设经验
第九节 科学研究
一、科研管理
二、科学研究机构和队伍
三、科学研究成果
……
第七章 民办教育
第八章 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同胞捐资建校与办学
附录
编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教育卷/广东省志18(1979-200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高等教育系统拨乱反正,纠正打击、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走向恢复发展的道路。1978年,全省共复办或新办7所师范院校,使广东高等学校总数在1979年达到29所。随后,1981年和1983年分别创办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和广东财经学院(后改名为广东商学院)。汕头市和深圳市也分别在1981年和1983年创办汕头大学和深圳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佛山大学、西江大学、中山大学孙文学院、韶关大学、嘉应大学等中心城市大学也相继建立。在1983-1987年的5年间,广东先后复办、合办、新办了17所高等学校。10年中,广东普通高等学校由1979年的29所发展到1989年的45所;在校大学生数由3.79万人发展到10.42万人,增长了1.75倍。高等学校专任教师由1.05万人增加到1.58万人。  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家对高级人才的需要,从1978年开始,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中山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学院等15所院校相继发展研究生教育。全省在校研究生数,1979年为650人,到1989年发展到3764人,增加了4.8倍。  80年代,广东作为全国的经济改革试验区,经济上的率先改革开放,也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1982年广东省两次召开高等教育改革工作座谈会。1983年3月,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努力开创我省教育事业新局面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真正把教育工作摆上战略重点的地位,开创全省教育事业新局面。同月,省委文教办、省高教局召开广州地区部分高等院校负责人座谈会,商讨如何以改革精神开创广东省高等教育新局面问题。随后,部分高校开始改革试验。1983年6月,经省高教局批准,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13所高等学校在完成国家招生计划的前提下,分别与20多个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接受委托培养本科生和干部专修科学生1400多名。1983年4月,部分高校试行跨地区定向招生,全省试行跨地区定向招生的人数有280人。1984年5月,广州大学等一批高等学校开始实行收费走读、学生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等制度。1984年10月,华南师范大学大胆进行改革,实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办学,使办学规模扩大,成为校内外各有5000多名学生的万人大学。  1985年4月,广东全省着手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改革的主要内容是:(1)实行保送免试入学;(2)推荐与考试相结合;(3)填报志愿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8月,广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10月,省委、省政府发布《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从此,广东高等教育以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为核心,带动高等教育事业各项改革和进步,走向改革开放和全面发展。  1985年,教育部委托广东省进行数学、英语两科标准化命题考试改革研究试验。同年,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只考广东省自行命题的标准化英语试题,报考文、理科的考生仍考全国统一命题的英语试题;报考文、理科的考生均考广东省自行命题的标准化数学试题。1986年,国家教委同意广东省在当年的高考中进行英语、数学、物理三科的标准化考试试验,1987年增加化学、语文两科,1989年又增加政治科。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高考考试方法在全国推广。  在招生上,把国家单一指令性计划改变为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实行两种计划招生,即指令性计划招生和调节性计划招生。在调节性计划招生中,从1983年开始增加了委托代培生、自费生、走读生、保送生等多种形式的招生。到1986年8月,广东省有29所高等学校从全国范围内招收委托代培生,以及对华侨和港澳学生采取单独招生的办法。暨南大学等高等学校专门在港澳地区设考场,招收两地区的考生。  这一时期毕业生的分配制度原则上与招生制度相配套。自费生不包分配,定向生、委培生毕业后按合同到所定向的地区或委托代培的单位工作;国家任务生则试行择优分配办法和供需见面的方式。1983年6月,为了逐步解决毕业生分配环节多、供需脱节、学用不一致的问题,广东20所高等学校和60个用人部门开展“供”“需”见面活动。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广东高等学校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实行教育改革的精神,积极稳步地进行教育改革。1981年,召开全省高等学校教学研讨会。1982年,召开全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讨会。1983年和1984年,分别召开全省高等学校教育测量研讨会和教学改革研讨会,交流教育改革和教学管理的经验,对高等教育规律进行探讨,对教育教学改革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在教育制度的改革方面,逐步试行有计划指导的学分制,增强教学活力。1986年,全省有15所高等学校试行这一制度。其中,深圳大学是实行学分制较早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学校之一。有些高等学校还进行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的试验,试行“专升本”制。在专业设置改革上,为适应广东改革开放的特点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工学院、中山医学院等多所高等学校通过合并改造,调整复办、新办等多种方式进行专业设置的改革,既适应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形成了学校自身的特色。  1986年,全省高等学校设立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院、所、室、中心等共190多个,专职研究人员达1530多人。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显著,不少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奖励。其中,1979-198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有4项,获国家发明奖的有11项,获国家部委奖的有70多项;1980-1986年,获省科委奖励的有242项,获省高教局奖励的有632项;1988-1989年,有65项成果获省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176项成果获省高教局颁发的科技进步奖,21项成果获省高教局和省卫生厅联合颁发的科技进步奖,有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专利。全省高等学校每年开展的科研课题约有3000项。1988年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81项,资助金额185.15万元。科技开发成果显著。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