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实证研究

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实证研究

1星价 ¥25.2 (7.2折)
2星价¥25.2 定价¥3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60513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7cm
  • 页数:242
  • 出版时间:2015-02-01
  • 条形码:9787306051394 ; 978-7-306-05139-4

本书特色

    本书选题紧扣当今我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中重点关切的五大问题,即乡村民主治理、农民政治行为表达、农村社会组织管理、女性参与村民自治及大学生村官制度实践等。并选择作为经济和文化大省的江苏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农村展开实地调研,以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资料为基础,从组织、制度、行为、主体及治理等善治等不同层面,展开深层次分析和学理性探讨,以呈现江苏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所取得成就的示范效应及所需解决问题在全国农村的普遍共性,进而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政治文明的发展道路和实现路径。本书旨在以分析问题的系统性和学理性与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凸显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选题紧扣当今我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中重点关切的五大问题, 即乡村民主治理、农民政治行为表达、农村社会组织管理、女性参与村民自治及大学生村官制度实践等。主要包括: 村民自治从弱治理走向协同治理实证研究、农民政治行为表达实证研究等。

目录

**章 村民自治从弱治理走向协同治理实证研究一、村民自治的民主成就与治理困境(一)村民自治的成就(二)村民自治的实践困境(三)“弱治理”及其研究意义二、村民自治“弱治理”的表现——以江苏为例(一)“弱治理”及其在江苏的非均衡分布(二)村民政治参与(三)公共物品供给情况(四)农村社会环境与秩序(五)政治信任(六)政治疏离三、“弱治理”形成的原因(一)制度脆弱性(二)农民流动对乡村治理的冲击(三)基层财政基础的削弱(四)农村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不足四、乡村社会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一)乡村治理范式的转换(二)江苏乡村协同治理实践(三)协同治理所要关注的问题(四)江苏乡村协同治理的具体路径结语第二章 农民政治行为表达实证研究一、农民政治行为内涵及其研究意义(一)农民政治行为的内涵及类型(二)政治文明视野中的农民政治行为(三)农民政治行为的社会价值与功能二、对农民政治行为现状的考察与分析(一)调研基本情况(二)研究框架(三)农民政治行为现状描述(四)现阶段农民政治行为之基本特征三、农民政治行为发展的现实困境(一)农民政治行为的动力机制不足(二)农民政治行为的被动性、消极性较突出(三)农民政治行为的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四)现存制度供给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四、农民政治行为困境之成因分析(一)经济因素(二)制度因素(三)文化因素(四)社会因素五、突破困境:农民政治行为文明建设之路径(一)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民政治行为文明构筑必要的物质基础(二)加快制度建设,为农民政治行为文明提供充足的制度支撑和空间(三)提升农民的政治认知水平,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四)提高农民政治行为的组织化程度结语第三章 农村组织参与乡村社会管理实证研究一、农村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要求二、江苏农村组织培育和发展现状(一)江苏农村组织基本状况(二)江苏农村组织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三、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江苏农村组织(一)农民现代社会意识状况(二)农民对村委会在社会管理中作用的认识(三)农民眼中的江苏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四)农村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总体状况四、江苏农村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一)农村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二)培育和发展农村组织的建议(三)加强农村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建议结语第四章 农村女性参与村民自治实证研究一、女性政治参与概述(一)参与的重要意义(二)参与理论与研究方法二、江苏农村女性参与村民自治的总体状况与性别比较(一)两性的政治认知水平(二)两性的政治参与意识(三)两性的政治参与行为三、苏北留守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状况考察(一)问题提出与调查说明(二)调查现状描述四、对调查结果的原因分析(一)政治思想观念变革的迟缓致使农民的主体意识淡薄(二)传统治理方式的延续致使乡村自治组织、制度发展滞后(三)男权政治文化场域对女性的政治排斥致使女性参政边缘化(四)农村选举制度执行不力,致使女性选举流于形式(五)自身文化水平偏低,制约了留守妇女参政议政的认知和水平(六)生活压力过大导致留守妇女参政动力不足(七)妇联等非政府组织的参政功能受到制约五、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一)通过政治实践积极培育女性村民的公民能力(二)完善落实相关法律、制度,加强组织建设(三)努力营造女性村民平等参政的性别文化环境(四)发展农村教育提升女性村民的文化政治素养(五)加强农村经济建设,为妇女参政提供经济支撑(六)发挥妇联等非政府组织在推动留守妇女参政中的作用结语第五章 大学生村官实践及政策发展研究一、历史境遇: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宏大背景(一)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实践自发探索阶段(1995-2006年)(二)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实践重点突破阶段(2007_2011年)(三)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稳步发展阶段(2012年以来)二、开启先河:江苏全省启动“1011工程”(一)江苏省启动“1011工程”的政策依据(二)江苏省实施“1011工程”的主要内容(三)江苏省实施“1011工程”的政策意义三、优质选聘:江苏实施“985高校村官工程”(一)2011年11月出台《“江苏省'985'高校村官工程”公告》(二)2013年江苏省“985”高校村官工程实施方案(三)2014年江苏省“985”高校村官工程实施方案四、实证研究:中国梦、乡村梦和个人梦的实践者(一)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选择(二)胸怀建设美丽乡村或家乡的乡村梦(三)实现个人梦想和个人需要的抉择(四)中国梦、乡村梦和个人梦密不可分(五)“中国梦”正引领着大学生村官社会思潮和日常实践五、稳步推进: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风向标(一)江苏省不断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机制(二)“保证质量、规模适度”是稳步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必要前提(三)“完善政策、从严管理、健全机制”是制度保障的具体体现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