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的起源-(修订版)

中国哲学的起源-(修订版)

1星价 ¥27.2 (3.4折)
2星价¥27.2 定价¥8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294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65
  • 出版时间:2015-05-01
  • 条形码:9787208129467 ; 978-7-208-12946-7

本书特色

本书独创性地将中国哲学的源头推前至前诸子时期,作者认为上古时期中国古人的思维和观念就具有哲学思想的雏型。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大变革的时代,儒、道、墨、法、名、阴阳等学派成立,出现了我国古代**个学术黄金时代,为我国哲学奠定了基础。从殷商至春秋战国,天人关系成为思想领域中的首要问题,形成像“类”、“象”等观念,由此发展为阴阳、道、命、数、气等哲学理念。全书还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作了清晰的梳理。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的起源:前诸子时期观念、概念、思想的发生发展与成型的历史(修订版)》独创性地将中国哲学的源头推前至前诸子时期,作者吾淳认为上古时期中国古人的思维和观念就具有哲学思想的雏型。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大变革的时代,儒、道、墨、法、名、阴阳等学派成立,出现了我国古代第1个学术黄金时代,为我国哲学奠定了基础。从殷商至春秋战国,天人关系成为思想领域中的首要问题,形成像“类”、“象”等观念,由此发展为阴阳、道、命、数、气等哲学理念。全书还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作了清晰的梳理。

目录

绪论 前诸子时期中国哲学问题的提出
一、关于前诸子时期哲学观念、概念、思想研究的进程与现状
二、雅斯贝斯的“轴心时期”理论与帕森斯的“哲学的突破”理论
三、张光直的“连续性”理论及相关理论
四、前诸子时期哲学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
五、前诸子时期哲学发生发展的大致历程
六、早期中国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所能得到的普遍经验与理论支持
七、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轴心”、“突破”、“连续”等理论问题
八、材料的准备及对材料的认识
九、本书的内容结构
**编 史前思维与观念的普遍源头
**章 影响思维与观念发生的基本要素
一、知识或科学
二、信仰或宗教
三、语言
第二章 早期思维的主要兴趣
一、什么可能作为原始思维的*早兴趣所在
二、二分
三、类分
第三章 早期思维的主要特征
一、以主体需要作为起点而形成的功利或目的特征
二、因现象或事物多样性而形成的具体特征
三、因主客之间相通性而形成的互渗特征
四、因现象之间相似性而形成的比类特征
五、因事物之间相关性而形成的整体特征
六、因实践和观察反复积累而形成的经验特征
第二编 中国思维与观念的源头
第四章 中国哲学思维与观念的上古知识源头
一、工具制作对于思维与观念的意义
二、作为哲学经验内容的早期知识源头
三、早期采集、农耕的观察活动所导致的“象”观念
四、早期生物、地理知识对于“类”思维与观念的意义
五、居住、农耕活动与“天人”观念的源头
六、农耕、医疗活动与“阴阳”观念的源头
七、早期占星活动对于“道”观念与概念的意义
八、世界本原与宇宙图式思想的知识源头
第五章 中国哲学思维与观念的上古宗教源头
一、魂与灵:鬼神观念的源头
二、早期祖先崇拜与“孝”观念的源头
三、“神”:复杂变化、神妙莫测观念的根源
四、宗教“天”观念之于哲学“天”观念的意义
五、巫术对于“神人”观念的意义
六、巫术对于“类”观念的意义
七、占卜对于“命”观念的意义
八、占卜对于“象数”观念的意义
第三编 象、类观念的产生
第六章 “象”观念
一、起始:从观察到观象
二、延伸:象征或征象
三、“象”概念的形成
第七章 “类”观念
一、起始:从分辨到分类
二、延伸:类比或比类
三、“类”概念的形成
第四编 阴阳、五行观念的产生
第八章 “阴阳”观念、概念的形成及其思想化
一、史前对立观念的普遍性
二、中国原始“阴阳”观念的萌芽
三、图形:早期概括化形式
四、昭穆:现实社会结构与制度所提供的证据
五、符号:后期概括化形式
六、“阴阳”概念的产生
七、“阴阳”转化思想的展开
八、“阴阳”对立作为普遍法则
第九章 “五行”观念、概念的形成及其思想化
一、宇宙图式观念在史前思维中的普遍性
二、中国史前“四方”观念与尚“四”思维的证据
三、三代:“四方”观念的延续与“五方”观念的萌芽
四、“五行”概念的产生以及“五行”与“五星”的关系
五、“五行”与“五材”的关系以及*初的“材用”含义
六、春秋:尚“五”观念以及“数”观念的展开
七、“五行”作为宇宙图式
八、“五行”与“比类”、“附数”
第十章 “中”、“和”观念的产生
一、“中”观念、概念及思想
二、“和”观念、概念及思想
第五编 天人、天命、天道观念的产生
第十一章 “敬”、“受”:宗教“天人”观的形成及思想化
一、远古:宗教“天人”观的萌芽
二、夏商二代的宗教“天人”观
三、西周时期的宗教“天人”观
四、春秋时期的宗教“天人”观
五、一些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思想雏形的形成
第十二章 “宜”、“因”:自然“天人”观的形成及思想化
一、远古:自然“天人”观的萌芽
二、夏商二代的自然“天人”观
三、西周时期的自然“天人”观
四、春秋时期的自然“天人”观
五、一些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思想雏形的形成
第十三章 从宗教“天命”观到自然“天道”观
一、虞夏商时期宗教“天命”观的萌芽
二、西周时期宗教“天命”观的发展
三、夏商周时期自然“天道”观的萌芽
四、春秋时期自然“天道”观的成型
第六编 形上观念与概念的形成(上)
第十四章 “天”概念的形成
引子
一、世界范围“天”观念萌芽的基本状况
二、从中国原始宗教信仰和知识活动看“天”观念的产生
三、唐虞时期的“天”观念
四、夏代的“天”观念
五、殷人的“帝”与“天”概念
六、周人的“天”概念
七、春秋时期的“天”概念
结语
第十五章 “神”概念的形成
引子
一、世界范围“神”观念萌芽的基本状况
二、中国远古时期“神”观念的产生
三、虞夏时期的“神”观念
四、商周时期的“神”观念
五、春秋时期的“神”观念
六、无神论观念的萌芽
结语
第十六章 “命”概念的形成
引子
一、原始人的占卜行为与命运观念
二、殷周至春秋时期的占卜活动与命运观念
三、占“命”的四种不同角度
四、“命”观念的基础:生命或性命含义
五、反映国家命运或命数观念的“命”语词
六、反映个人命运或命数观念的“命”语词
七、“命”观念的类型及早期历史进程
结语
第七编 形上观念与概念的形成(下)
第十七章 “道”概念的形成
引子
一、“道”的原始含义
二、方法义之“道”概念
三、社会法则义之“道”概念
四、个人德性义之“道”概念
五、关于不合理、非正义、无德性等用法的区分
六、自然法则义之“道”概念
七、更为普遍的规律或法则义之“道”概念
八、言说
九、其他
结语
第十八章 “数”概念的形成
引子
一、早期知识活动中的记数与计数:“数”观念的起点
二、早期影响“数”观念的其他重要知识活动
三、“数”概念的形成及基本的计算或度量意义
四、规律或法则意义的“数”概念
五、本原或结构意义的“数”概念
结语
第十九章 “气”概念的形成
引子
一、由观念而语词的哲学判断
二、由观念而语词的历史考察
三、由“二气”概念而“六气”概念
四、自然之气:“地气”与“天气”概念
五、生命之气:“血气”与“志气”概念
六、“气”的通畅平和
七、气论中的神秘色彩
结语
第八编 道德与社会观念的产生
第二十章 “德”观念及思想的产生
一、前提性问题:德行与伦理
二、“德”语词与概念
三、家族伦理之“孝”
四、政治德行之“德”
五、个人德行之“德”
六、“敬德”与“保民”
七、“敬德”与“受命”
八、“中”、“和”与“德”
第二十一章 “德”观念及思想的成型
一、广义之“德”
二、“孝”与家族伦理
三、“德”与政治德行
四、“德”与个人德行
五、“德”与“民”
六、“德”与“神”
七、“德”与“刑”
八、“德”与“交”
九、“德”与“乐”
第二十二章 “民”观念及思想的产生与成型
一、三代时期“民”观念的产生
二、春秋时期“民”观念的确立
三、“民”与“神”
四、“民”与“君”
五、“民”与“政”
六、从两则典型的例子看当时的重民思想
第九编 伦理道德观念的展开
第二十三章 “信”、“义”、“仁”等具体观念及概念的形成
一、丰富的具体德目
二、“信”语词及观念在国家交往层面的展开
三、“信”语词及观念在普遍层面的展开
四、“义”语词及其观念
五、“仁”语词及其观念
六、“敬”、“让”、“忠”、“勇”等语词及其观念
七、各个具体德目之间的关系
八、具体德目与“德”概念的关系
第二十四章 “善”、“恶”对立观念及概念的形成
一、关于“善”语词
二、关于“恶”语词
三、“善恶”并举概念
四、“善恶”与人“性”
第十编 道德与社会重合观念的展开
第二十五章 “礼”观念及概念的产生与成型
一、“礼”观念的产生及周“礼”的基本状况
二、春秋时期“礼”之基本含义
三、“礼”与“德”
四、“礼”与“法”
五、“礼”与国家和政治
六、春秋时期“礼”的状况
第二十六章 “功”、“利”、“用”观念的形成
一、早期的“功”、“利”语词及其观念
二、“利”语词及观念的基本含义
三、“功”语词及观念的基本含义
四、“用”语词及观念的基本含义
五、其他与“利”、“功”、“用”相近的语词
六、“利”语词及观念在利益含义上的具体展开
第二十七章 “义利”、“公私”、“君子小人”对立观念的形成
一、“义利”对立观念的形成
二、“公私”对立观念的形成
三、“君子小人”对立观念的形成
第十一编 不同社会历史观念的分野
第二十八章 “经”:统一恒常的社会历史观
一、作为恒常性理解的经纬与纲纪
二、“经”与经验
三、“经”与经典
四、引经据典举隅
五、尚古意识与先王观念
六、远古传说与始祖情愫
第二十九章 “宜”:差异变化的社会历史观
一、复杂多样性思考以及具体针对性意识
二、社会活动领域中的“宜”概念
三、社会活动领域中的“因”概念
四、社会活动领域中的“宜地”或“因地”观念
五、社会活动领域中的“宜时”或“因时”观念
结语 中国哲学范型的基本确立
一、中国哲学的问题及概念、思想
二、中国哲学的特征
三、中国哲学的类型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吾淳,亦名吾敬东,祖籍浙江衢州,1955年出生于上海。1970—1977年从军。1978年考入大学。1992年师从冯契教授,1996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跨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思维与哲学发生和范型问题研究,兼涉中国古代科学、伦理、宗教以及艺术。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代表性成果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其背景》(《学术月刊》1987年)、《影响古代中国发生期科学技术的若干因素》(《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关于古代中国经验思维的两个问题》(《社会科学》1997年)、《荀子与黑格尔伦理思想共同点之比较》(《哲学研究》2006年)、《孔子论乐:精英的理想与趣味》(《孔子研究》2006年)、《理解信仰问题的主要视角》(《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春秋末年以前的宗教天命观与自然天道观》(《中国哲学史》2009年)等。出版(包括独立、参与撰写及主编)各类著作十余部,其中中国文化研究已形成著作系列,包括:《中国思维形态——发生与成型期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古代中国科学范型——从文化、思维和哲学的角度考察》(中华书局2002年)、《中国社会的伦理生活——主要关于儒家伦理可能性问题的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中国社会的宗教传统——巫术与伦理的对立和共存》(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中国哲学的起源——前诸子时期观念、概念、思想发生发展与成型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