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33080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650
  • 出版时间:2015-03-01
  • 条形码:9787553308067 ; 978-7-5533-0806-7

内容简介

  《南京通史(共和国卷)》是《南京通史》系列专著中继《六朝卷》、《民国卷》、《明代卷》、《清代卷》成功问世之后的又一力作。  《南京通史(共和国卷)》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凭借翔实可信的宏富史料,全面客观地记载了新中国成立至2000年南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全貌,具有较强的存史、育人、资政的作用。  从《南京通史(共和国卷)》中,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南京的现在和过去,深刻地感悟建设的成就和辉煌,认真地反思经历的艰辛和曲折,自觉地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更加坚定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目录

绪论

**章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
**节 南京解放与社会秩序重建
一、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二、人民政权的建立
三、城市接管与社会控制
第二节 巩固新政权的重要举措
一、镇压反革命,取缔反动会道门
二、支持“三自”革新运动,肃清外部势力的影响
三、开展“三反”运动,树立廉政新风
四、抗美援朝运动对各项工作的促进
五、恢复发展经济的举措及其成效
六、江苏建省与南京地方党政机构调整
第三节 三大改造与社会主义体制的初步建立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
二、个体手工业改造
三、私营工商业改造
四、国营企业的建立和扩展
五、计划经济的形成
第四节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保障
一、全面开展禁烟禁毒工作
二、宣传贯彻婚姻法,取缔娼妓
三、公共卫生运动与地方流行病防控
四、社会收容与救助机制的初步建立
第五节 文教事业发展与知识分子改造
一、各级学校的接管和改造
二、新闻、出版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高等学校院系调整
四、科研机构与科技创新
五、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
第六节 中共南京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957-1965)
**节 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
一、整风运动的发动
二、整风运动的全面展开
三、对右派言论的反击
四、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
第二节 经济和其他领域的“大跃进”尝试
一、宣传贯彻“建设时期总路线”
二、高指标、浮夸风的形成
三、全民炼钢运动
四、人民公社化运动
五、文教事业的畸形扩展
六、“反右倾”斗争与“持续跃进”
第三节 中共南京市第四次和第五次代表大会
一、中共南京市第四次代表大会
二、中共南京市第五次代表大会
第四节 贯彻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
一、学习贯彻“八字方针”
二、农业政策的调整
三、工商业政策的调整
四、教育政策的调整
第五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一、“反修防修”的舆论宣传
二、“四清”、“五反”运动的逐步开展
三、社教运动期间的文艺工作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
一、宣传贯彻《五一六通知》
二、批斗文化教育界人士
三、红卫兵“破四旧”、“大串联”
四、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五、“一三”武斗事件
六、“一·二六夺权”
七、南京市军管会成立
八、派性武斗与全面动乱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的建立和“斗、批、改”运动
一、南京市革命委员会成立
二、清理阶级队伍
三、清查“五一六”
四、举办“五七”干校
五、工宣队进驻学校与“教育革命”
六、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下放农村
七、“批林批孔”运动
第三节 从全面整顿到粉碎“四人帮”
一、江苏南京的全面整顿
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三、“南京事件”与“四人帮”垮台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南京经济
一、“文革”对当地经济的严重破坏
二、动乱中起伏,曲折中发展

第四章 拨乱反正(1976-1979)
**节 揭发批判“四人帮”,清查处理帮派体系
一、揭、批、查运动的发动
二、揭、批、查运动的开展
第二节 中共南京市第七次代表大会
第三节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
二、真理标准大讨论及其积极影响
第四节 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
一、学习宣传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二、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三、社会政策的调整与落实
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五、科教事业重现生机

第五章 改革开放局面的形成(1980-1991)
**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恢复与发展
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加强人民政协工作
三、扩大基层民主政治
四、巩固与加强党的领导
第二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一、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调整产业结构,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第三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一、贯彻中央“八字方针”,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三、搞活流通领域
四、发展城郊型经济
第四节 发展外向型经济
一、利用外资,实行经济合作
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三、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第五节 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
二、中等教育的多元化
三、高等教育在为地方服务中求发展
四、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
第六节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一、“依法治市”方针的提出
二、法制机关的重建、规范与加强
三、依法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
四、依法调处经济纠纷和民事违法行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1992-2000)
**节 地方经济新格局的形成
一、国有经济改革的深化
二、工业结构调整
三、私有经济的发展
四、郊县经济的发展
五、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二节 政治领域的改革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努力
一、党政机构换届选举
二、廉政建设举措
三、政府机构改革
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五、第二轮“严打”
第三节 市场经济语境下的文教事业发展
一、简政放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二、倡导精神文明,清除精神污染,发展文化事业
第四节 城市面貌与社会生活变迁
一、现代化的城市建设
二、小城镇的崛起
三、住房制度改革
四、劳动就业制度变革
五、社会观念与日常生活的变化

大事记
附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董国强,1962年出生于南京。1981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85年本科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历任历史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兼任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1998-99年美国伊利诺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访问学者。1999-2002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8-0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文中心暨Freeman?Spogli国际问题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已在China?Quarterly、Journal?of?Asian?Studies、China?Journal、Journal?of?Cold?War?Studies、《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江苏社会科学》、《民国档案》、《南京大学学报》、《开放时代》、《书屋》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各类论文7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5种。曾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目前主要从事“文革史”研究、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及社会思潮研究和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李之荣,男,中共党员,南京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离休干部。撰写并发表论文数十篇,研究领域集中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和南京地方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