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304461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887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030446176 ; 978-7-03-044617-6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介绍了寄生性吸虫类病原在动物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对人类的危害和对它们的研究历史。本书在总论中概括地介绍了吸虫类的分类问题,寄生虫的生态学、存在历史及动物地理学,吸虫成虫的器官结构和功能,复殖类吸虫幼虫期无性生殖各世代的结构特征及中间宿主群类,吸虫的生理学、免疫学和药物治疗概况,与吸虫类关系密切的自由生活涡虫类中具有寄生现象的群类及吸虫类的系统发生等方面的问题。本书在各论中除了介绍吸虫类中无世代交替的单殖类吸虫及盾盘类吸虫的群类及其生物学特点之外,着重介绍复殖类吸虫中对人体、家畜、禽鸟和鱼类等有重要性的各病原整个生命周期的生物学特点、生态分布、流行病学情况和防治对策等。 本书各部分均有附图,书末附有复殖类吸虫主要科属名录,便于读者研究吸虫学。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医学院校和农业院校的病原学专业、相关研究所和疫病防控所等单位的有关教师、研究人员及研究生等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寄生性吸虫类病原在动物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对人类的危害和对它们的研究历史。本书在总论中概括地介绍了吸虫类的分类问题,寄生虫的生态学、存在历史及动物地理学,吸虫成虫的器官结构和功能,复殖类吸虫幼虫期无性生殖各世代的结构特征及中间宿主群类,吸虫的生理学、免疫学和药物治疗概况,与吸虫类关系密切的自由生活涡虫类中具有寄生现象的群类及吸虫类的系统发生等方面的问题。本书在各论中除了介绍吸虫类中无世代交替的单殖类吸虫及盾盘类吸虫的群类及其生物学特点之外,着重介绍复殖类吸虫中对人体、家畜、禽鸟和鱼类等有重要性的各病原整个生命周期的生物学特点、生态分布、流行病学情况和防治对策等。 本书各部分均有附图,书末附有复殖类吸虫主要科属名录,便于读者研究吸虫学。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医学院校和农业院校的病原学专业、相关研究所和疫病防控所等单位的有关教师、研究人员及研究生等参考使用。
目录
1.总论
一、引言
(一)寄生虫学内容
(二)寄生虫的危害
(三)人类对寄生虫的认识和斗争历
1.早期时代
2.中世纪时期
3.近世纪
(1)复兴时期(1547—1735)
(2)形态描述及分类工作时期(1735~1851)4、
(3)生活史研究时期(1851~1921)
(4)流行病学、治疗及免疫学研究时期(1921~1941)
(5)目前情况(1950年至今)
二、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leuckart,1879)]
(一)扁形动物f7的基本特征
(二)扁形动物的系统发生(phylogeny of platyhelminthes)
1.栉水母——多肠类的假设
2.栉水母——担轮虫的假设
3.碟形体——无肠目的假设
4.faust(1949)的扁形动物起源及其相互关系简要图解
(三)扁形动物门的分类
1.涡虫纲turbellaria
2.吸虫纲trematoda
3.绦虫纲cestoda
参考文献
三、吸虫纲分类
(一)吸虫纲分类的研究历史及各学者的吸虫分类见解
1.研究历史
(1)吸虫类早期分类概念
(2)个体发育与分类系统的关系
(3)以染色体数目作为分类根据
2.各学者关于吸虫纲(trematoda)分类系统的意见
(1)odhner(1905)的分类意见
(2)faust(1927~1949)的分类意见
……
四吸虫类系统发生
五寄生虫生态学
六病原生物学与人畜蠕虫病防治的关系
七吸虫成虫的器官结构及其功能
八吸虫生理学
九吸虫幼虫期
十蠕虫免疫学
十一禽畜吸虫药物治疗
索引
-
勒维特之星-大发现系列丛书
¥4.0¥16.0 -
喜马拉雅山珍稀鸟类图鉴
¥27.2¥68.0 -
昆虫的生存之道
¥12.2¥38.0 -
昆虫采集制作及主要目科简易识别手册
¥15.0¥50.0 -
古文诗词中的地球与环境事件
¥8.7¥28.0 -
声音简史
¥21.3¥52.0 -
不匹配的一对:动物王国的性别文化
¥16.7¥42.8 -
物理学之美-插图珍藏版
¥20.7¥69.0 -
现代物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18.4¥68.0 -
技术史入门
¥14.4¥48.0 -
几何原本
¥35.6¥93.6 -
改变世界的发现
¥15.4¥48.0 -
图说相对论(32开平装)
¥13.8¥46.0 -
数学的魅力;初等数学概念演绎
¥7.7¥22.0 -
宇宙与人
¥10.5¥35.0 -
数学专题讲座
¥13.3¥29.0 -
袁隆平口述自传
¥19.9¥51.0 -
星空探奇
¥14.0¥39.0 -
光学基础教程
¥20.8¥63.0 -
考研数学高频考点精选题
¥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