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持续消费的理念与途径-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六卷)

包邮可持续消费的理念与途径-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六卷)

¥22.6 (4.7折) ?
1星价 ¥22.6
2星价¥22.6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5422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9
  • 出版时间:2015-03-01
  • 条形码:9787516154229 ; 978-7-5161-5422-9

本书特色

  张晓、张友国、李玉红编著的《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6卷可持续消费的理念与途径)》介绍了,当前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是经济的全球化和生产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已经带来了世界经济发展和人民福利增加,即全球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显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获得了经济增长的收益。但是,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的收益在各国之间是不均衡的、影响是非中性的。甚至有分析指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带来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和贫富差距缩小,各国之间发展的差异反而越来越大,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变得更加突出。更为重要的是,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特别是全球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紧密相关,或者说全球化使得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评判,经济的全球化加大了各国之间资源、生态环境的“贫富”差距,形成了新的不公平。在全球化的外部发展环境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变得尤为艰难。为了应对全球化、促进和成就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全球环境与发展的态势及中国处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性的讨论。

内容简介

本卷《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的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全书分为四部分12章。**部分总论;第二部分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气候变化;第三部分国际贸易对中国可持续性影响分析;第四部分全球化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本书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揭示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注重研究的独立判断与理性分析、注重定性分析讨论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注重对已有文献和数据的把握,力求刻画全球化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思想理论积累。

目录

作者引言 完整理解可持续发展:从生产(供给)侧到消费(需求)侧进一步强化政府引导可持续消费的责任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城市交通消费模式与政策选择深刻的社会变革——“可持续消费”与“节能优先战略”对比区域间能耗责任与可持续能源消费低碳建筑:以标准引领可持续消费农村工业源重金属污染对粮食消费安全的影响证据北京:“灾难性水缺乏”时期的“奢侈型水消费”可持续消费幸福感的理论思考中国碳减排政策及研究现状评价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是一个中国社会科学院内部的跨所际研究组织,部分吸收国内其他科研单位与高校的科研人员参加。它以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宗旨,致力于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多学科、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对策研究。 “中心”的研究领域涉及环境经济学(或生态经济学)理论基础;环境资源价值评价;综合环境经济核算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环境规制与政策;部门经济(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中的环境政策;环境产业及循环经济;灾害经济学与减灾制度;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人口、减贫、三农、城市化、食品安全);国家与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规划;环境与国际贸易;全球环境问题与区域环境问题;环境哲学与伦理学;历史生态环境问题;文化与自然遗产管理等。 “中心”注重研究课题的深层性、前沿性、探索性与先导性,尤其优先关注政策瓶颈问题;注重从制度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注重研究中概念和方法的科学性;注重数量方法的运用以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