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十列传-图说史记-下

包邮七十列传-图说史记-下

¥32.9 (6.6折) ?
1星价 ¥32.9
2星价¥32.9 定价¥4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5778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8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560577883 ; 978-7-5605-7788-3

本书特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精品中,惟有《史记》是无以伦比的“百科全书”,它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人。这一特殊的历史价值与地位,使《史记》成为中国学人的根柢书。司马迁的思想、精神、人格对中国知识阶层,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以至于不研究司马迁和《史记》,就有中国文化从何谈起之感。《史记》又融文、史、哲、经于一炉,成为各个学科的研究对象。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发表《史记》论文2000余篇,出版《史记》论著约150余部,作者达1200余人,可以说是《史记》研究的黄金时代。余平生致力于《史记》研究,积渐已达50余年,躬逢盛世,其乐无比,其中甘苦,每体味三生。研读《史记》看似容易,深人实难。司马迁早有警言:“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史记·五帝本纪》)余观《史记》研习者中,涉猎者多,专精者少,有突破性建树者更鲜也。总之,非好学深思,并持之以恒者,是难以有成的。 ——张大可(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教授) 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以五十二万字高度浓缩的三千多年中国历史的史卷,同时也是一部大数据史书。这部书里不仅浓缩了中国人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是一部启发全人类智慧、培养无尽的洞察力的一部好书,是一本历史文化经典史书。 ——金瑛洙(韩国灵山圆佛教大学校教授、韩国司马迁学会创立人) 《史记》是文、史、哲合一的著作,其中蕴藏先民和司马迁极为丰富的智慧结晶。各人尽可以有个别不同的领会,各自受用无穷。 ——李伟泰(台湾大学教授、文学博士) 古人说“以史为鉴”,现代人说“读史使人聪明”。《史记》是中国史学的宝典,司马迁透过人物的塑造,呈现历史的真实,呈现多元的政治、社会图像,更呈现人物的典型性与历史的普遍性,有助于后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图说史记》丛书深入浅出,生动地传达了司马迁的历史书写与历史智慧,文不甚深,言不甚浅,读之益人神智,值得推荐给所有人,引领读者进入司马迁由睿智的历史观察呈现的博大深刻的历史世界。 ——林聪舜(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台湾清华大学中国 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 本书在编写上既严肃认真,又不失生动活泼,企图引领读者于轻松惬意的阅读中获取历史知识,在笔法上力求短小精悍、生动幽默。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活泼、灵妙的图画相配合,使《史记》的人物事迹跃然纸上,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史记》的方式,更为学术的普及化注入一股源头活水。 ——刘锦源(台湾清华大学博士、马偕学校 财团法人、马偕医护管理专科学校教授)

内容简介

  《史记》之《七十列传》除《匈奴 列传》、《大宛列传》、《西南夷列传》、《南越列 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等记叙当时中国 境内非汉族君长和外国君长统治的历史外,其他人物 记述得非常广泛,包括贵族、官吏、学者、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刺客、游侠、商人等不同阶层、不 同职业的各种人物。在记述中,他偏重于个体人物人 生得失的探究,表现出不同层面、不同性格的人物以 及各自不同的命运,道理发人深省,令人感叹不已。  《七十列传》的文笔挥洒自如,写法不拘一格,语言 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成为后世文学的典范。  本书为下册,用通俗的语言、震撼的阐释展现三 千年恢弘历史的全景再现,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不可 或缺的人生读本。

目录

七十列传(下)
匈奴列传第五十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汲郑列传第六十一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展开全部

节选

  匈奴列传第五十 匈奴人的先祖是夏后氏的子孙,叫淳维。唐尧、 虞舜以前就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住在北方蛮荒之地 ,随畜牧的需要而不断迁移。他们蓄养*多的牲口是 马、牛、羊,*奇特的有骆驼、驴、骡子、□□、□ □、□□。  这是一个追逐水草的民族,不断迁徙;他们没有 城郭和经常居住的地方,不从事农业,但却有各自的 分地。没有文字书籍,只能用言语约束人们的行动。  他们的少年儿童能骑羊,会用弓箭射击鸟和老鼠 ,再大些就能射杀用作食物的狐狸和兔子。成年的匈 奴男人能拉开满弓,全都披盔甲,骑战马。不打仗的 时候,人们随意放牧,以射猎飞禽走兽为生计,遇到 紧急或战事时,人人都习练骑射,以便侵袭掠夺,这 是他们的天性。  弓箭是匈奴人的长兵器,刀和铁把小矛是他们的 短兵器。对他们来说,形势有利就进攻,不利就撤退 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他们从不把逃跑当作羞耻。只要 有利可图,就不管是否合乎礼仪。  从君王以下,人人都吃牲畜肉,穿牲畜皮做的衣 服,披带毛的皮袄。青壮年人吃*肥美的肉,上了年 纪的吃剩下来的肉,他们崇尚强壮有力量,轻视老弱 病残的人。父亲死后,儿子娶后母为妻;兄弟死后, 活着的就娶死去兄弟的媳妇做妻子。他们有名字,却 不会避讳,没有姓和字。  夏朝衰微后,公刘失去了他的稷官之职,改变了 西戎的风俗,在豳(bin)地建立都邑。以后的三百 多年间,戎狄人进攻太王宜父,宜父逃亡到岐山脚下 ,而豳地民众全部跟随宜父来到岐山脚下,创建周朝 。  一百多年后,周朝西伯昌讨伐畎(quan)夷氏, 又过了十多年,武王讨伐纣王建造洛邑,重新回到酆 京、部京居住,放逐戎夷到泾河、洛河以北,让他们 按时纳贡称之为“荒服”。  过了二百多年,周朝衰微,周穆王讨伐犬戎,获 得四条白狼、四只白鹿后回来了。这以后,荒服的戎 夷人再也没有来镐京纳贡。于是周朝就制订了《甫刑 》法规。  周穆王以后的二百多年,周幽王由于宠幸褒姒, 与申侯结下仇怨。愤怒的申侯与犬戎在骊山下联合攻 打并杀死周幽王,戎狄趁机夺取了周朝的焦获之地, 居住到泾水和渭水之间,侵犯中原地区。这时秦襄公 援救周王朝,周平王只好离开酆京、镐京,向东迁徙 到洛邑。  这时,秦襄公来到岐山攻打戎人,被封为诸侯。  以后的六十五年间,山戎越过燕国进攻齐国,齐僖公 同山戎在齐国城郊作战。  后来的四十四年间,山戎进攻燕国。燕国向齐国 求救,齐桓公北上讨伐山戎,山戎逃跑。这以后的二 十多年间,戎狄来到洛阳,攻打周襄王,周襄王逃到 郑国的汜邑。  *初,周襄王想攻打郑国,娶了戎狄的女子做王 后,同戎狄的人马一起讨伐郑国。不久,周襄王废黜 了狄后,狄后心里怨恨他;周襄王的后母叫惠后,有 个儿子叫子带,想立他为王。惠后伙同狄后、子带做 内应,为戎狄打开城门,戎狄因此进了城,打败周军 ,赶走周襄王,立子带为天子。  戎狄中的一些人就住到陆浑,东部到达卫国,不 断侵犯虐害中原,中原人民痛恨他们,所以《诗经》 的作者作诗说:“打击戎狄”“讨伐猃狁,到达大原 ”“出动军车,战马盛多”“在北方筑城”。  周襄王在外流亡了四年,派使者向晋国求救。那 时晋文公刚刚即位,想要创建王道霸业,就发兵讨伐 并驱逐了戎狄,杀了子带,迎回周襄王,居住在洛阳 。  ……

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是我国西汉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史学家。毕生所著的《史记》,记事起于传说的皇帝,迄于汉武帝,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多万字,是我国**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既是历史的纪实,又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史记》的叙事简炼生动,尤其是富有戏剧性的场景描写,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语言朴素凝练,庄谐有致,被称为“古文”的*高成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