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十列传-图说史记-中

包邮七十列传-图说史记-中

¥32.9 (6.6折) ?
1星价 ¥32.9
2星价¥32.9 定价¥4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5782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0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560578224 ; 978-7-5605-7822-4

本书特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精品中,惟有《史记》是无以伦比的“百科全书”,它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人。这一特殊的历史价值与地位,使《史记》成为中国学人的根柢书。司马迁的思想、精神、人格对中国知识阶层,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以至于不研究司马迁和《史记》,就有中国文化从何谈起之感。《史记》又融文、史、哲、经于一炉,成为各个学科的研究对象。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发表《史记》论文2000余篇,出版《史记》论著约150余部,作者达1200余人,可以说是《史记》研究的黄金时代。余平生致力于《史记》研究,积渐已达50余年,躬逢盛世,其乐无比,其中甘苦,每体味三生。研读《史记》看似容易,深人实难。司马迁早有警言:“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史记·五帝本纪》)余观《史记》研习者中,涉猎者多,专精者少,有突破性建树者更鲜也。总之,非好学深思,并持之以恒者,是难以有成的。 ——张大可(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教授) 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以五十二万字高度浓缩的三千多年中国历史的史卷,同时也是一部大数据史书。这部书里不仅浓缩了中国人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是一部启发全人类智慧、培养无尽的洞察力的一部好书,是一本历史文化经典史书。 ——金瑛洙(韩国灵山圆佛教大学校教授、韩国司马迁学会创立人) 《史记》是文、史、哲合一的著作,其中蕴藏先民和司马迁极为丰富的智慧结晶。各人尽可以有个别不同的领会,各自受用无穷。 ——李伟泰(台湾大学教授、文学博士) 古人说“以史为鉴”,现代人说“读史使人聪明”。《史记》是中国史学的宝典,司马迁透过人物的塑造,呈现历史的真实,呈现多元的政治、社会图像,更呈现人物的典型性与历史的普遍性,有助于后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图说史记》丛书深入浅出,生动地传达了司马迁的历史书写与历史智慧,文不甚深,言不甚浅,读之益人神智,值得推荐给所有人,引领读者进入司马迁由睿智的历史观察呈现的博大深刻的历史世界。 ——林聪舜(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台湾清华大学中国 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 本书在编写上既严肃认真,又不失生动活泼,企图引领读者于轻松惬意的阅读中获取历史知识,在笔法上力求短小精悍、生动幽默。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活泼、灵妙的图画相配合,使《史记》的人物事迹跃然纸上,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史记》的方式,更为学术的普及化注入一股源头活水。 ——刘锦源(台湾清华大学博士、马偕学校 财团法人、马偕医护管理专科学校教授)

内容简介

  《史记》之《七十列传》除《匈奴 列传》、《大宛列传》、《西南夷列传》、《南越列 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等记叙当时中国 境内非汉族君长和外国君长统治的历史外,其他人物 记述得非常广泛,包括贵族、官吏、学者、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刺客、游侠、商人等不同阶层、不 同职业的各种人物。在记述中,他偏重于个体人物人 生得失的探究,表现出不同层面、不同性格的人物以 及各自不同的命运,道理发人深省,令人感叹不已。  《七十列传》的文笔挥洒自如,写法不拘一格,语言 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成为后世文学的典范。  本书为中册,用通俗的语言、震撼的阐释展现三 千年恢弘历史的全景再现,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不可 或缺的人生读本。

目录

七十列传(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展开全部

节选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曹沫是鲁国人,因为鲁庄公喜爱勇力,他凭借勇 敢和力气侍奉鲁庄公。  曹沫担任鲁国的大将,与齐国作战,三次都战败 了。鲁庄公害怕,献出遂邑的土地跟齐国讲和,并继 续让曹沫担任将军。  齐桓公答应鲁庄公在柯地会盟。桓公和庄公在盟 坛上订立盟约以后,曹沫突然拿出匕首冲上坛去胁迫 齐桓公。桓公的侍卫人员怕伤害到主公,没有谁敢轻 举妄动,齐桓公问曹沫:“你想要干什么?” 曹沫回答说:“齐强鲁弱,以大国而侵略小国未 免也太过分了。如今鲁国都城一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 边境,你应该会考虑到这个情况吧!” 齐桓公于是答应曹沫,归还侵占鲁国的全部土地 。桓公答应之后,曹沫便扔下匕首,走下盟坛,回到 对面臣子的位置上,面不改色,谈吐从容如常。  齐桓公很生气,想要背弃盟约。管仲劝谏说:“ 不可以!为贪图小利来求得一时之快,就会失信于诸 侯,进而失去天下人对你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土 地。”于是,齐桓公就按照约定,将曹沫多次战败所 丢失的土地都归还给了鲁国。  此后一百六十七年,吴国发生了专诸刺吴王僚的 故事。  专诸是吴国堂邑人。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的 时候,了解到专诸很有才能。伍子胥进见吴王僚,用 征伐楚国有利于吴来劝说王僚。吴公子光说:“那个 伍员的父兄都死在了楚国,所以才鼓动大王攻打楚国 ,他这是为了报一己之私仇,并非是在为吴国着想。  ” 吴王僚因而不再商议伐楚的事。伍子胥知道公子 光打算杀掉吴王僚自立,就说:“公子光此时考虑的 是事关夺权的内政,不能用对外用兵的大事来劝说他 。”于是便将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诸樊有三个弟弟:大 弟叫余祭,二弟叫余昧,三弟叫季子札。诸樊知道季 子札贤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传 递下去,*后好把国位传让给季子札。  诸樊死后,传位给馀祭。余祭死后,传位给余昧 。余昧死后本当传位给季子札,但季子札却逃出都城 ,不肯继立为君。吴国人只好拥立余昧的儿子僚为国 君。  公子光说:“如果是按照兄弟的排行次序来说, 那么季子当立;如果传位给儿子的话,那么我才是真 正的嫡子,应当由我来继承国君之位。”所以他暗中 蓄养谋臣,以求自立为王。  公子光得到专诸之后,像对待宾客一样善待他。  吴王僚九年(前518年),楚平王死了。  这年春天,吴王僚趁楚国办理国丧之机,派他的 两个弟弟公子盖余、烛庸率领军队包围楚国的灊 (qian,古地名,在今安徽省霍山县)城;又派延陵 季子出使晋国,用以观察诸侯国的动静。  楚国出动军队,断绝了吴将盖余、烛庸的后路, 吴军无法撤回。  这时公子光对专诸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不积极去争取怎么会有所收获呢?更何况我是合法的 王位继承人,应当即位,季子即使回来,看到生米已 经煮成熟饭,也是不会废掉我的呀!”  ……

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是我国西汉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史学家。毕生所著的《史记》,记事起于传说的皇帝,迄于汉武帝,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多万字,是我国**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既是历史的纪实,又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史记》的叙事简炼生动,尤其是富有戏剧性的场景描写,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语言朴素凝练,庄谐有致,被称为“古文”的*高成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