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33048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72
  • 出版时间:2014-08-01
  • 条形码:9787553304830 ; 978-7-5533-0483-0

本书特色

  《金陵物语》是集合了多篇文章的合集。所选文章主要是清末及民国时期,英、美、日、法等国的人对当时南京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的描写、见闻与感受。全书视角新颖,语言文字优美,极具艺术价值。同时,从外国人的角度对清末及民国南京的描写与记载也极具珍贵的史料价值,能让读者感受到一个不同的南京,还原一个历史的南京。

内容简介

本书是集合了多篇文章的合集。所选文章主要是清末及民国时期, 英、美、日、法等国的人对当时南京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的描写、见闻与感受。全书视角新颖, 语言文字优美, 极具艺术价值。同时, 从外国人的角度对清末及民国南京的描写与记载也极具珍贵的史料价值, 能让读者感受

目录

西方人眼中的南京(代序)[英]衔周安
这座都城叫南京/[意]利玛窦
初到南京/[意]利玛窦
南方九省中的南京/[葡]曾德昭
荷兰东印度公司使团两访南京/[荷]约翰·尼霍夫
本省**大城市及其特征和所辖城镇/[罗]尼·斯·米列斯库
致国王忏悔师、本会可敬的拉雪兹神父的信(1703年2月15日于舟山)/[法]洪若翰
致富尔斯登堡主教大人的信——城市、建筑物以及中国*巨大浩繁的工程/[法]李明
英国阿美士德访华使团参观南京/[英]克拉克·阿裨尔
南京简记/[英]宾汉
关于南京及瓷塔、明孝陵等古迹的记述/[英]柏纳德
向南京前进/[英]利洛
舰队抵达南京[英]奥特隆尼
关于1853年11月和12月间访问天京的叙述/[法]葛必达
1854年6月1日法斯就漫游天京大报恩寺琉璃塔给麦莲的报告/[美]法斯
访问天京的报告/[英]慕维廉
向英国驻华公使普鲁斯报告访问南京的情况/[英]巴夏礼
天京印象/[英]宓吉
太平天国天京观察记/[英]吴士礼
天京见闻/[英]富礼赐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英]呤喇
南京传教史/[法]史式徽
金陵机器制造局/[英]约翰·汤姆森
南京的冬天/[英]李提摩太
金陵史地概述/[法]方殿华
大钟/[法]保尔·克洛代尔
陵墓/[法]保尔·克洛代尔
骆博凯家书/[德]骆博凯
金陵游/[日]内藤湖南
中国问题和南京北京/[日]内藤湖南
江南贡院/[美]盖洛
南京/[日]中野孤山
南京之名胜/[日]宇野哲人
从汉口乘船赴南京/[日]股野琢
南京的风景/[日]小林爱雄
中国的宴会/[日]小林爱雄
致爱妻玛沃娜的信/[法]谢阁兰
光复南京/[英]端纳
南京共和政府印象/[日]佐原笃介
致乔·厄·莫里循的信/[英]戴·福来萨
南京/[英]狄更生
南京怀古/[日]常盘大定
南京/[日]芥川龙之介
南京情调/[日]青木正儿
关于国民党政要的报告(1929年2月14日)/[美]美国驻南京领事馆
今日南京/[美]柯乐文
生死场/[美]史沫特莱
南京的现实和梦想/[美]史沫特莱
南京记忆/[美]赛珍珠
南京/[捷克]基希
南京怀旧绝句/[日]吉川幸次郎
中华之都/[英]彼得·弗莱明
拉贝日记/[德]约翰·拉贝
**个月的回顾(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13日)/[美]明妮·魏特琳
东史郎日记/[日]东史郎
南京一瞥(1937年12月15日)/[美]贝德士
栖霞山之行报告(1938年2月16日一17日)/[美]约翰·马吉
南京/[德]赫达·莫里逊
南京与重庆/[加]切斯特·朗宁
南京解放/[加]切斯特·朗宁
南京失陷/[美]西默·托平
后记/卢海鸣邓攀
展开全部

节选

  在底层,墙至少有12法尺厚,到上面就只剩下8.5法尺了。墙上镶嵌着斜插着的陶瓷片,风雨尘埃已使它失去了美丽的光彩,然而,剩下的陶瓷片使人尚能看出,尽管粗糙,但它们依然是陶瓷片,因为建筑物有三百多年历史了,如果是砖的,就保存不了现在这样的光彩了。  建在塔身内的楼梯既小又不方便,因为梯级特别高;各塔层均以横置的粗梁搭成,并构成一个小房间。天花板粉面上画着不同的画,如果说中国画能使房间显得更为充实的话,那么粉面得到了充实。高层的墙壁上凿了许多小佛龛,里面有偶像和浮雕,是一种很洁净的彩饰。整个建筑物是金色的,看上去像是大理石造或凿石面造。但实际上它们是模子制成的竖立着的砖。中国人有一种奇妙的技巧,可以在砖上印各种装饰,所用之泥质地极细,并经多次过筛,比我们的泥更适合用模子制作成型。  **层*高,其他层均距离相等。我计算共有158法尺高,如果加上台基的高度和没有阶梯的第九层的高度和房顶,那么,我们发现从底层计,塔高为200多法尺。  屋顶架也是该塔的一个美丽之点,这是一个粗大的桅杆,它从第八层的地板竖起,一直向上伸出塔外,有30多法尺高。它像是插入同样高度的、车成涡形、离轴几法尺远的铁板里,铁板在空中形成一个光线可透过的镂空的圆锥面,在锥面的顶点上放置有巨大的金色球体。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瓷塔,而欧洲人可能称它为砖塔。不管是用什么材料制成,这肯定是东方*匀称、*坚固、*宏伟的会建筑物。临塔顶远眺可见整个南京城,尤其是天文台的高大丘陵,距离瓷塔足有4公里远,位于塔的正北偏东半个方位点。  过去,南京还曾以它的大钟而闻名,但由于钟的重量超过悬挂它们的塔楼,整个建筑已坍塌成了废墟;大钟从此就落座在地面,无人准备再将它们悬挂起来。从我们的教堂去天文台的路上有一座大钟。下面是它的尺寸:其高为11法尺,钟耳2法尺,从宽处取直径(含边的厚度在内)为7法尺,外周22法尺。尽管越往上越细,但与欧洲的钟总不是同样比例,因为除了快接近中间处有一大的突起外,其外形几乎是一个圆锥体,中间的周长和边上是一致的。钟的四周有几道线脚。下部边缘厚度为6法寸半,往上逐渐缩小直至圆锥形的弯曲部分,所以,钟耳下方*大不过2法寸。这是可以测量得很准确的,因为该处留有小孔,按中国人的想法,这样可以使声音更洪亮。另外,看来铸件不够纯,金属带刺并有结块。  这些大钟是3世纪前统治中国明朝的**代皇帝命人铸造的。各自有自己特殊的名字。市内仅有三座,但是,中国地图标明在长江对岸还有第四座。如果假设立方体的铜重量为648斤,那么我们测量过的大钟,如果上下粗细厚薄一致,重约9万斤(90milliers)。至于粗细,上下没有多少区别,但厚度呈均匀递减,至钟耳处仅厚2法寸②,因此,如以4法寸或稍多一点作为平均厚度,假设合金比铜稍轻,那么大钟(含钟耳在内)重5万斤,也就是说,比基歇尔神父所说的世界*大的钟——爱尔福特大钟要重一倍。③  但是,如果看看将近三百年前,永乐年间铸造的北京的另七座大钟,南京的钟就不值一提了;北京大钟各重1.2万斤。钟的开口处直径为12法尺,周长40法尺,高12法尺,至少有3法尺高的钟耳尚未计算在内。大人,这一切都是惊人的。如果完全值得信赖的南怀仁神父不是亲自准确丈量过尺寸的话,我们对此也难相信。  ……

作者简介

卢海鸣,南京出版社编审,史学博士。从事南京地方史研究二十余年,主要著作有《六朝都城》《南京的六朝石刻》《南京明清建筑》《南京民国建筑》等多部。先后获得中国图书奖、全国文博系统“十佳”图书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等,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出版工作者、南京市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现为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邓攀,南京市党史办处长,曾在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并担任多部出版物的主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