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侠文化符号学-20世纪中国武侠文本的虚构与叙述研究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武侠文化符号学-20世纪中国武侠文本的虚构与叙述研究

¥20.1 (4.8折) ?
1星价 ¥20.1
2星价¥20.1 定价¥4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kaq***(三星用户)

专业研究,很有意思

这本书从专业角度分析了武侠的发展、源流、衍生,对于武侠读者来说非常有意思,常常能看到会心一笑的地方。作者与时俱进,研究了武侠文学向影视、游戏等方面的延伸,感觉不错,挺有启发。 书的封面和内页手感超好,超好,超好,捧着爱不释手,值得买来摸摸看,真的。

2016-08-24 00:13:14
1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48988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6
  • 出版时间:2015-09-01
  • 条形码:9787561489888 ; 978-7-5614-8988-8

本书特色

孙金燕著的《武侠文化符号学--20世纪中国武侠文本的虚构与叙述研究》中的章节,集中于关于武侠符号的探讨。它们大多构思、写作于2009年秋冬至2014年春夏,基本可算作对自己符号学学习与研究**个5年的总结。 本书**章侧重系统梳理武侠小说、影视、动漫、网游各体裁的发展史。第二章主要从元语言角度探讨武侠符号的虚构与解读。第三章集中讨论武侠符号的伴随文本。第四章探讨武侠文本的身份与作者自我。第五章主要探讨武侠小说的文体演进逻辑,探讨武侠小说不断“否定”自身的形式逻辑,分析武侠符号的没落与玄幻形式的复兴,与“炫奇”及“写实”的关系。第六章则探讨武侠符号的未来发展,探讨其与视觉媒介绾接的可能性。

内容简介

《武侠文化符号学 20世纪中国武侠文本的虚构与叙述研究》中的章节,集中于关于武侠符号的探讨。它们大多构思、写作于2009年秋冬至2014年春夏,基本可算作对自己符号学学习与研究5年的总结。《武侠文化符号学 20世纪中国武侠文本的虚构与叙述研究》一章侧重系统梳理武侠小说、影视、动漫、网游各体裁的发展史。第二章主要从元语言角度探讨武侠符号的虚构与解读。第三章集中讨论武侠符号的伴随文本。第四章探讨武侠文本的身份与作者自我。第五章主要探讨武侠小说的文体演进逻辑,探讨武侠小说不断“否定”自身的形式逻辑,分析武侠符号的没落与玄幻形式的复兴,与“炫奇”及“写实”的关系。第六章则探讨武侠符号的未来发展,探讨其与视觉媒介绾接的可能性。

目录

导论 武侠符号与20世纪文化元语言的动制分源
**节 武侠符号:被遮蔽的幻想性
第二节 武侠幻想与“现代化”元语言的动制分源
第三节 本论题研究现状述评
**章 百年武侠史:从小说到影视、动漫
**节 武侠小说之“诸子百家”
第二节 武侠影视剧的多元互竞
第三节 武侠动漫与游戏:当代武侠文化的新形式
第二章 虚构与解读:武侠文本中的元语言问题
**节 武侠之文学与艺术:一个漩涡体裁
第二节 现实、虚构与想象:武侠文本的符号述真与解读错觉
第三节 “非此即彼”的阐释:分裂的趣味与繁复的立场
第三章 谁的武侠,怎样的神话:以伴随文本为讨论基点
**节 武侠文学与艺术副文本中的性别神话
第二节 出版机制、阅读伦理与武侠“发行”神话
第四章 武侠的文本身份与作者自我
**节 “起而行侠”与“坐而论侠”:20世纪武侠小说隐含作者论
第二节 “纪实”与“求虚”:武侠文本叙述中分裂的符号自我
第三节 金庸武侠小说修改:一个逐渐形塑的符号自我
第五章 武侠小说的文体演进格局
**节 形式“否定”:“江湖”表意的演进逻辑及后果
第二节 现代神话:“江湖”叙述形式的新走向
第三节 标出翻转与文体颠覆
第六章 武侠其他视觉艺术发展探讨
**节 中国武侠电影:百年演进及其符号内涵
第二节 被悬置与误读:中国动漫产业滞后发展原因的符号学解读
第三节 游戏“江湖”的虚拟快感:从“再中心化”到主体间性
结语 武侠符号及研究之当下与未来
**节 武侠符号之当下与未来
第二节 符号“江湖”:一个正在被重新介入的“江湖世界”研究
附录
重读刘若愚《中国之侠》
蝙蝠的阴影:谫论吴迎君《阴阳界:胡金铨的电影世界》
参考资料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