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期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上海为例

包邮转型期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上海为例

¥15.7 (6.0折) ?
1星价 ¥15.7
2星价¥15.7 定价¥2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491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5
  • 出版时间:2015-09-01
  • 条形码:9787010149165 ; 978-7-01-014916-5

内容简介

  《转型期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以上海为例》以社会分工和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从产业结构调整、人口流迁、人力资本提升三个维度;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转型背景下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证。并构建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扭曲度的有效测度指标,通过预测分析经济和就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国际指标为参考,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与路径。进而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科学价值和可操作性的对策。

目录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特色

**章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相关文献评述
一、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来源
(一)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论述
(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论述
(三)新结构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论述
(四)马克思关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论述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容与标准
(二)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
(三)转型期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主要影响因素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第二章 转型期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一、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与配置机制
(一)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二)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标准
(三)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
二、就业政策与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推进
(一)就业政策的含义与作用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政策与劳动力资源配置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政策与劳动力资源配置
三、转型期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般影响因素分析
(一)宏观层次的分析
(二)微观层次的分析
四、转型期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模型
(一)国外借鉴
(二)本书理论模型

第三章 人口变动中的劳动力资源现状
一、人口变动对劳动力资源供给的影响
(一)全国人口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二)上海人口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三)上海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与供需矛盾
二、上海劳动力资源基本现状及其特点
(一)劳动力资源总量供给的现状
(二)上海劳动力资源产业分布现状
(三)上海劳动力资源空间分布的现状
(四)上海劳动力资源素质提升的现状
三、上海劳动力资源现状与主要国家和地区比较
(一)劳动力资源规模优势比较
(二)劳动生产率比较
(三)劳动力就业结构比较
(四)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一、基于钱纳里模型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验证
(一)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经济发展阶段中产业结构验证
(三)上海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二、上海劳动力资源产业配置合理性分析
(一)上海劳动力资源产业配置扭曲度分析
(二)上海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三)产业结构、市场机制、人力资本与偏离度实证分析
三、上海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贡献
(一)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贡献
(二)制造业内部行业结构变动与就业贡献
(三)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变动与就业贡献
四、劳动力资源职业构成、产业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二)就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
(三)劳动力资源职业构成与经济发展关联度的
区域比较

第五章 人口流迁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一、市场化进程与人口流迁
(一)人口流迁对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
(二)上海经济增长、人口流动、资本投入实证分析
二、人口流迁与劳动力资源总量供需平衡
(一)上海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资源需求趋势
(二)上海劳动力资源供给趋势
(三)上海劳动力资源供需平衡与优化配置
三、上海人口流迁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
(一)上海外来劳动力职业构成与来源地
(二)上海流动人口就业环境分析
(三)上海人口流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六章 人力资本提升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一、上海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提升
(一)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
(二)人才资源、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二、上海人才政策与人才结构优化
(一)上海人才政策的发展与完善
(二)上海人才结构与优化
三、人力资本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人力资本提升路径
(二)劳动力再生产、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本提升实证分析

第七章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综合评价与分析
一、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指标体系设计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二)指标体系层次结构设计
(三)指标体系基本内容
(四)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选取
二、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评价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与目标模型
(二)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分析
(三)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与其他地区比较
三、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体系设计
(一)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层次结构
(二)指标体系的确定
四、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分析
(一)评价方法的选取
(二)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三)上海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与其他地区比较
五、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效应评估
(一)劳动力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八章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与建议
一、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指导原则
(一)坚持市场优先,政府主导的原则
(二)坚持以扩大就业和优化人才结构为宗旨的原则
(三)坚持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优势互补的原则
(四)坚持劳动力资源配置模式的多层次原则
二、上海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
(一)完善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促进劳动力流动
(二)构建指标体系,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
(三)完善劳动力市场政策,加强外来劳动力的就业服务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劳动力向高端产业转移
(五)完善政府责任体系,促进劳动力就业
(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员工教育培训
(七)改善就业环境,拓宽就业渠道

第九章 研究的主要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胜利,男,1982年出生,河北省肃宁县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201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口经济、劳动经济等研究。在《人口学刊》、《经济体制改革》、《人口与发展》、《华东经济管理》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已主持或参与了“上海市青浦区一城两翼发展规划与人口变动研究”、‘新疆喀什地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消费、储蓄和社会保障的影响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