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独秀与《新青年》研究

陈独秀与《新青年》研究

1星价 ¥25.3 (5.5折)
2星价¥25.3 定价¥46.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647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3
  • 出版时间:2015-10-01
  • 条形码:9787516164792 ; 978-7-5161-6479-2

本书特色

  于丽、田子渝编写的《陈独秀与新青年研究》讲述了:《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创刊,初名《青年杂志》,1916年9月1日第2卷第1号改名《新青年》。   1926年7月终刊,在近11年的时间跨度中,共出11卷 63期(号)。《新青年》是五四时期先进报刊舰队的旗舰,引领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现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追溯的原点,统率着五四一一大革命时代中国先进文化的走向。   陈独秀始终是《新青年》的主编,具有任何人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本书稿用八节全面客观公正的记录、评价他主持《新青年》的伟大历史功绩,用大量的不可颠覆历史事实评述他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正如毛泽东评价他那样:“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啊,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 光阴似箭,《新青年》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历程,在此之际出版本书一则纪念这位对中国革命有过巨大贡献的老革命家,一则纪念近代中国一代名刊《新青年》诞辰一百周年。  

内容简介

本书稿全程记载了《新青年》近11年的历史流变。并通过大量历史事实与文献,从《新青年》的角度对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作了深入研究,至于陈独秀被党开除与托派问题,本书稿并不涉及。本书稿还是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的史料,主要在思想战线凸显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从源头上说明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它主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潮的必要选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准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源头。它经历了马克思主义自觉传播到有组织的传播,再到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成为中共早期思想史的重要部分。这方面陈独秀的历史功绩是不能抹杀的,他的主要功绩,通过创办《新青年》,使之成为我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引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进方向。

目录

前言**章  《青年杂志》横空出世  一  创办《青年杂志》  二  对《青年杂志》的评价第二章  高举批判“孔家店”的大纛  一  封建复古思潮弥漫  二  掀起反孔狂飙  三  批孔运动的主将第三章  开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河  一  新文学运动的旗手  二  新文学运动纵深发展  三  提倡白话文  反对文言文第四章  空想社会主义的践行  一  新村运动的推手  二  工读互助运动失败  三  对新村、工读互助运动的反思第五章  《新青年》的伟大转型  一  《新青年》鼎盛时期  二  《新青年》北京同人的分裂  三  红色的“华丽转身”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主阵地  一  自觉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  有组织地传播马克思主义  三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内容第七章  三次大的思想交锋  一  “问题与主义”的交锋  二  与基尔特社会主义者的交锋  三  与无政府主义的交锋第八章  揭开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  一  传播列宁东方革命理论  二  中国民主革命理论基本思想的探索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于丽:女,1964年11月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研究。田子渝:男,1946年3月生,四川泸州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