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十年代台湾社会现象7
读者评分
4分

六十年代台湾社会现象7

1星价 ¥24.5 (7.0折)
2星价¥24.5 定价¥35.0
商品评论(1条)
133***(三星用户)

期待早日看完

期待早日看完

2017-12-25 16:06:3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0863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16
  • 出版时间:2010-10-01
  • 条形码:9787020108633 ; 978-7-02-010863-3

本书特色

柏杨编著的《六十年代台湾社会现象(7)》开始一场幽默而锐利正视女性特质的男性文明教育。本书以古讽今议论时事、解构传统文化、批判官场厚黑成为威权时代庶民论坛滥觞。黑暗冤狱解密呼吁程序正义,从“七世夫妻”批评“玉皇大帝”,至此还有谁不能批评的。

内容简介

鬼话连篇集,柏杨检视中国历史,惨不忍睹,简直就是“鬼话连篇”,之后的史学巨著从此萌芽。死不认错集,鉴古知今,承袭了数千年的传统酱缸文化,造就今天的奴才政治、畸形道德。

前言

柏杨是一面镜子
金宏达
香华女士托人带话,叫我为新出的这套柏杨杂文集,写几句前面的话。她认识的大陆名士达人很多,而我不是,只是这几年因为工作的关系,读了柏杨的一些书,是名副其实的读者——让一个读者为柏杨的书写几句话,放在书前,或者也是一种特别的美意吧。
我读鲁迅的书在先,读柏杨的书在后,所以,读柏杨的书时,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并非是柏杨的文字风貌酷肖鲁迅,或者甚至是学步、影写、照搬等等。柏杨在投身文字生涯之初,其实是很难读到鲁迅的书的,鲁迅是当时宝岛统治者的宿敌,读他的书,即有“通敌”之嫌。柏杨似未立过志向,要做宝岛上的“鲁迅第二”,好像他的思想历程上,也从未发生过从什么论到什么论的转变。他之以杂文为武器,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精神文明中腐朽、丑恶的东西,抨击国民性中丑陋、顽劣的东西,抨击历史和现实社会中黑暗、腥秽的东西,进而使自己的文字作品成为一面“镜子”,一面与鲁迅的文字作品并列的照见中国精神文明的“镜子”,完全是“天然”的。
不只是中国文化,我想其他文化也大抵如此,一方面会感染,溃烂,扩散,另一面则也会有抵抗,疗治,新生。即使是“酱缸”吧,一面有人被“酱”住,昏天黑地;另一面,也会有人挣脱出来,奋力“砸缸”,希图救出更多的人。鲁迅是这样一位“砸缸”者,柏杨也是这样一位“砸缸”者,他们生活的时代有先后,生前未曾谋面,倘若泉下相逢,一定也会如战友相拥。这一点也证明,岁月虽然迁流,战斗却未结束。鲁迅活着的时候,他呐喊抛开“瞒”和“骗”,“睁了眼看”,要“唤起疗救的注意”;柏杨奋战的日子,依然是“瞒”和“骗”盛行,在“酱缸”中闭着眼睛,醉生梦死者滔滔皆是。“缸”体坚硬,“缸”基沉厚,“酱”汁浓稠,“酱”味熏人,皆绝非一时所能破解。
然而,中国终究还是在进步的,这就又用得着鲁迅已经“轰毁”过的进化论——后来的要胜过以往的,新生的要胜过腐朽的,只是较为迟缓而已,会用词的作者,把这称为“蜕变”。“蜕变”的过程痛苦而漫长,近代以来中国人都在体验这个过程,性急无助于事。鲁迅很懂得这个道理,他曾说:“要治这麻木状态的国度,只有一法,就是‘韧’,也就是‘锲而不舍’。”柏杨所做的事,便是这“锲而不舍”战斗之一部分。
柏杨由大陆到台湾,他的写作生涯滥觞于台湾,笔底游走的尽是台湾社会的众生相,后来,他的作品来到大陆,却受到了更多大陆读者的欢迎,大陆的老少读者从中看到的不止是台湾的种种弊病,更是中国人、中国精神文明的沉疴痼疾。他所热议的当年台湾社会林林总总怪象,今天的大陆也有,有些还愈演愈烈。这就应着有人说的,地无分两岸,都拖着传统中国长长的影子。柏杨一声“丑陋的中国人”,真使人如闻轰雷。人们从他“刮骨疗疮”的犀利文字中获取阅读快感、感受道德义愤的同时,也凝聚出一种强烈意愿,即是一定要努力改善我们中国人的社会文化环境,改善我们中国人的素质与种性,使之由丑陋变为美好。
我想,这大约也就是我们今天阅读柏杨作品的意义所在吧。
2014年11月

目录

鬼话连篇集

玉皇大帝高坐云端
爬虫之子
“七十二”学问
好像失了火
少有大志
头转身不转
一根白发定终身
鬼话家惯例
肚皮上搞一下
声音有点特别
梅花鹿奉命出动
石头咚咚作响
破鞋也出了笼
冒出神光
满天都是飞虫
院中找草
钻到肚脐眼里
“成大事不恤小节”
几个模式
《孝经钩命决》
立即派两盏明灯
梦里脱帽
方头的朋友有福矣
柏杨先生八十一世孙
有时喷出紫气
几个月娃儿会说话
婊子养的畜牲
神仙显灵
木星侵略北斗星
手提机关枪
条条开列
各有千秋
诗也派上用场
杀妻奇案
奇异的香味
间接受精法
手里握着一块
硬不肯生模式
死不认错集

亲临学
野柳救人
非人也
只鼓励安分
可怕的人类渣滓
邪说
酱缸特产
化淫棍为圣明
没有伦理观念

糨糊罐
所谓结拜兄弟
一盘散沙
**是保护自己
伟大发明家
窝里斗
谋利有啥不对
“只我例外”
英雄宴
尿入骨髓
“讳”的神圣性
死文字统治活事实
祖先崇拜
难以抵挡
遵古炮制
速兴!速兴!
走正路的朋友
一张利口
定于二三
明哲保身
不会笑的动物
缠和割
好一个姬夷皋
且看“良史”
一定瞎缠
牛魔王的尿壶
挑剔个没有完
方块字的困扰
费掉一大碗唾沫
活活急死人
用不着在图案画里打滚
洞烛其奸
盖棺论定
天下无完人
有啥区别哉
可别全盘西化
竞争是无情的
中国的“礼”
发思洋之幽情
对大学堂教习人格都不信
不拆儿子的信
展开全部

节选

西汉**任皇帝刘邦先生的娘,不是和一条大蛇性交过乎?前秦第三任皇帝苻坚先生的娘,自也得和什么东西性交性交,才能表示“无一字无来历”。读者先生千万别以为我说的太黄,谁要以为我说的太黄,他至少得喝三大碗凉水,才能恢复清醒。盖该言非柏杨先生诽谤之言,乃“正史”炫耀之言。《晋书》(卷一一三)上说,苻坚先生的娘苟女士,“尝游于漳水”,游当然不是穿着比基尼三点式游泳衣下河露一手,而是带着她的丫头侍女,在漳河岸上散散玉步,逛了一会儿,乃顺便去西门豹祠求个儿子。西门豹先生,战国时代大政治家,当过邺城县长,把一批铁嘴大学堂女巫系毕业生,投到河里,活活淹死(他阁下如果有一天看见中国五千年的“正史”,恐怕也会把一些鬼话家捉去如法炮制也)。这且不表,表的是,苟女士祷告了一番之后,当天晚上,就乱做春梦,梦见一位英姿焕发的青年才俊,和她性交起来,该青年才俊准是西门豹先生,不过以他的道德学问,似乎不可能做出这种顺手牵羊下三滥的事。如果不是他本人,则一定是他派了一位秘书科长之类的官,代他执行职务。于是柏杨先生真为该艳福不浅的仁兄担心,求子的漂亮太太千千万万,他阁下岂不要得痨病乎?
好在“正史”也者,向来不讲逻辑,只要你相信当权派是天生的,是神仙的儿子,而不是凡人的儿子就行啦,哼一声就是不温柔敦厚矣。苟女士经过这场奇异的爱情,就怀了孕,这一孕就是十二个月。从前刘渊先生怀十三个月,刘聪先生怀十五个月,在这上面,苻坚先生似乎稍微差一点劲,但其“硬是不生型”则一也。

作者简介

柏杨,人文大师,自称是“野生动物。1920年生于河南,1949年到台湾,1951年开始创作,1968年,因“大力水手”事件,被判处死刑,后改判为有期徒刑12年,终被减为8年。一生传奇经历,一世著作颇丰。
代表作品:《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史纲》、《通鉴纪事本末》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