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长安向西,罗马向东:骏马、丝路与探索者
读者评分
4.5分

长安向西,罗马向东:骏马、丝路与探索者

16开全彩图文,西方视角下的长安兴衰史。

¥16.6 (2.9折) ?
1星价 ¥24.9
2星价¥24.9 定价¥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6条)
ztw***(一星用户)

第一章002页“无一例外均已失败告终”是不是用错了“已”字?

2024-08-16 19:00:15
0 0
ztw***(三星用户)

另一视角阅读丝绸之路史

2024-08-15 21:20:33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411463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0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224114638 ; 978-7-224-11463-8

本书特色

  1作者将实地考察与欧洲探险家和研究者的文献史料相结合,以张骞发现的“天马”作为叙述主线,梳理出古长安在朝代兴亡中地缘政治优势的变化,观察与写作视角与国内作者相比别具一格,读来趣味性十足。
  2本书作为“外国人眼中的陕西”系列图书之一,立意于“一带一路”的文化背景与内涵。作为长期在陕西生活的外国人,作者基于对陕西的强烈的好奇心,书写一个原汁原味的他者看中国的历史文化文本。
  3中文版和英文版在中国的出版为*球初发,相比引进版图书,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原创作品。

内容简介

长安是中国*伟大的城市之一,并成为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起点。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罗马热衷于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却忽视了中国对西来商品一直*看重的是作为战略物资的马。作者在本书中证实,对张骞发现的“天马”的向往并不仅仅存在于汉代,而且贯穿于丝绸之路开创、兴旺、衰落的整个历史过程。


爱德华·伯曼引证大量西方史料,梳理出欧洲的探险家和研究者自明清以来对中国尤其是长安的认识,与北京、苏杭、广州等城市不同,18—20世纪,西安在西方人心目中是极具神秘感的地方,尽管曾经来过这里的人并不多,他们的记录和见解也时有偏差,饶有趣味的是,这构成了一个让我们重新观察历史的别样视角。

目录

致谢
导言 ⅰ
**章 丝路拓荒者
第二章 丝之路?马之路
第三章 始皇的慧眼
第四章 武帝在高处
第五章 佛教在西安
第六章 被淡忘的隋朝
第七章 盛唐,盛唐
第八章 伊斯兰文明向长安的传播
第九章 八百年的边塞曲
第十章 昭陵六骏里的文化之殇
第十一章 一个叫谢阁兰的异国访客
第十二章 二战风雨里的西安
第十三章 西安新视角
展开全部

节选

第十章/昭陵六骏里的文化之殇
  一百多年来,中国度过了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纪,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而消极的影响。许多城市受到冲击,城墙、寺庙、私人住宅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遭到破坏。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颐和园,大肆抢夺园中艺术珍品以资“纪念”;自1911年始,清朝遗老遗少被迫出售家藏宝物,太监们则盗卖故宫文物,北京古董市场一时繁荣起来;1949年之前,无数艺术珍品被偷窃、贩卖、走私,乃至遭到破坏。无论发生叛乱还是战争,世界各大博物馆都能坐收渔利,例如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许多艺术品便换了主人。
  一旦时局不稳,西安也难逃厄运。
  ……
  昭陵六骏与秦王出生入死,几乎成为伟大唐朝的神圣象征。六座浮雕中,只有四座真品存于西安:红色的什伐赤、白色的青骓、黄白色的特勒骠、黑色的白蹄乌。它们仍然保留着岁月的痕迹,未经过多修复。而其余两座则为复制品,真品飒露紫及拳毛騧早已远渡重洋到了美国。每块石刻宽约两米、高约一点七米,下有石质基座。众所周知,昭陵六骏的设计者与图稿作者为兄弟二人,年长者曾任唐朝工部大臣。但是,具体雕塑家及工作者却仍不为人所知,尽管技艺精湛。他们创作了健壮、俊美的战马形象,有些四蹄腾空,仿佛正飞奔向战场。六匹马中,飞奔者有三;两匹徐徐行走;余下的一匹与一位壮士并立,后者正为其从胸口拔箭。四匹战马身上箭伤宛然,显得栩栩如生。每一块浮雕的石基上都留有小小的空间,用来镌刻战马的名字。太宗曾为六骏创作诗歌,并由著名书法家欧阳询(557—641)写就,也一并镌刻于石基之上。如今,欧阳询手书的石碑也可见于昭陵博物馆,其旁的纪念性石碑为期稍晚,创作于1089年,碑上文字出自宋代陕西地方官员之手。
  这些战马明显为中亚血统,绝对是宝马良驹。历史学家葛承雍指出,六骏缰绳和马镫的细节,体现了高超的石刻技术以骑马纪念阵亡勇士的风俗源自突厥或者鲜卑,而碑刻的技法或许源于更西边的位于古波斯波利斯城的萨珊浮雕。战马的名字也兼具土中两国特色:以白蹄乌为例,“白蹄”原为荣誉专用名称,中文“乌”字表示黑色。然而这些字眼都很符合中国文化特色,含蓄地将太宗与过去的两位帝王联系起来:周穆王驭八龙之骏,而秦始皇则有七骏傍身。
  一般而言,为某事求根溯源并非易事,特别是在战争和动乱期间,例如清朝覆灭与**次世界大战。战乱期间,成千上万件艺术品易主,某些国家或大洲则从中获益。一旦失窃或莫名失踪,一件艺术品很快通过经销商或代理商层层倒手,*终的买家可以清白地将藏品收入囊中,而且手续齐全。就中国而言,每逢政权更迭,几乎都无法控制艺术品的外流。此前,不少欧洲作家旅居中国。他们发现,明代家具和瓷器炙手可热,不需要特别批准就可运往海外。我们再将目光转向1907年,何乐模施施然前往,公开表示想“购买”景教碑。他没有隐藏此行的目的,而且大概也自认为掠走它毫无问题。显然,昭陵六骏的两个真品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到了美国。
  关于昭陵六骏,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馆长乔治·B。戈登似乎于1918年3月初于纽约初次得见。古董商卢芹斋(LooChing-tsai)功不可没,他在国外以C。T。Loo而闻名。他有强大的关系网和保护者,一直生意兴隆。两座六骏浮雕给戈登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承诺将寻找途径让博物馆买下它们。三年以后,经过重重谈判与交涉,在当地慈善家的协助下,该博物馆同意以十二万五千美元的价格买下这两座浮雕。另外,整个过程也涉及其他一些中国手工艺品。在博物馆看来,他们的收藏行为发生在美国境内,因为该艺术品已经运抵美国。尽管之前可能有偷盗、劫掠或走私行为,但已与他们没有直接联系。
  可是,上文却回避了很多重要的问题。例如,这两座浮雕体积巨大而沉重,它们是如何运抵美国的?它们何时被何人以怎样的方式从中国的昭陵移走?卢芹斋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整个过程?他为两座浮雕出资多少?出货方又为何人呢?
  事实上,何乐模意在景教碑。而五年之后,另一个外国人开始觊觎昭陵六骏。1913年夏天,它们终于被人从昭陵移走。与景教碑一样,它们*终在曾经的孔庙安身立命。遗憾的是,六骏中只有四骏留在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
  著名的巴黎古董商保尔·马隆似乎是**个企图购买六骏的人。数年之后,他给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去信,介绍了自己试图购买六骏的过程。马隆专门研究亚洲、埃及及拜占庭艺术,同时向美国**博物馆提供艺术品,包括波士顿美术馆与克里夫兰美术馆。他自营的画廊颇负盛名,位于香榭丽舍大街,他甚至专门撰文研究中国雕塑。马隆还在信中提到法国人A。格罗,后者当时正居住于北京,也许是他的代理人之一。1912年,马隆委托格罗调查获得六骏的可能性,格罗则专门派一位雇员前往西安。按照马隆的描述,六骏于1913年5月被从昭陵移出,整个过程听起来惊心动魄。
  存放浮雕的昭陵地势崎岖险峻,移动并搬运它们并非易事。一条坡道直通陵墓,而浮雕就位于坡道的两边,左右两侧是悬崖绝壁。正忙于搬运的时候,当地农民群起攻击盗宝贼,他们显然很痛恨这种盗宝行为。双方激烈地扭打起来,马隆称“珍贵的文物被扔下悬崖”从而四分五裂。*终,严重损毁的浮雕被运抵西安。为了安全起见,它们被送到前总督府,交给陕西督军陆建章。之后,浮雕又转给西安博物馆。
  十年之后,古董商人卢芹斋自有一番经历,印证了马隆的叙述,仅搬运浮雕的日期有所出入。卢芹斋写道:“1912年,有外国人试图将浮雕从昭陵移走,结果半途被发现。*终,浮雕交由陕西省政府保管。”
  ……

作者简介

  〔英〕爱德华·伯曼(Edward Burman),
  爱德华·伯曼生长并受教育于英国剑桥,曾在意大利工作25年、在伊朗工作5年,曾经从事跨国公司代表及出版社编辑等职业。2003年起在北京、西安生活,并且足迹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出版过《改变:互联网的大肆宣传、希望与历史》(伦敦:约翰威立父子出版公司,2003年)、《像绅士一样生活》(北京:商业出版社,2006年)、《中国隐形的皇帝:为什么世界还不是中国的》(斯特劳德:Sutton,2008年)等十余部著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