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
读者评分
5分

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

1星价 ¥47.4 (6.0折)
2星价¥47.4 定价¥79.0
商品评论(1条)
197***(三星用户)

平装本没有塑封 很厚实的一本书人书事

2023-12-09 13:58:23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5533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56
  • 出版时间:2016-01-01
  • 条形码:9787108055330 ; 978-7-108-05533-0

本书特色

这本书收录了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家、书籍设计家杉浦康平近年与中国、韩国及印度的六位著名设计师——吕敬人、黄永松、安尚秀、郑炳圭、r.k.乔希(r.k.joshi)、柯蒂·特里维迪(kirti trivedi),就东方各国的文化异同,亚洲的书籍、文字、设计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对谈,通过他们的对话使读者得以分享这些设计师们对本国的文化、文字的思考,以及如何将其融入实际设计工作的体会和经验。而书中配合各处对谈内容分别选刊的杉浦康平和六位设计师的作品,也为读者提供了从思想到实践的典范。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书籍设计家杉浦康平,与来自中国、韩国、印度六位著名设计师——吕敬人、黄永松、安尚秀、郑炳圭、R.K.乔希(R.K.Joshi)、柯蒂·特里维迪(Kirti Trivedi),就亚洲的书籍、文字、设计所进行的对谈。所讲述的不是书籍装祯设计中的具体技术问题,而是以东方文化为基础,通过对各国文化与书籍、设计的关系的探讨,阐释他们对东方文化的理解与运用。

目录

中文简体版寄语前言 纵谈绚丽多彩的亚洲及其设计思考亚洲多主语的世界,不可抗拒的魅力 印度的文字——潜藏于民众中的丰饶的美意识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宇宙中盛满文字**部 东亚的文字体系及其可能性第二部 走向斑斓的文字,围绕韩文字,围绕韩文字的复合性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融入文化遗传基因**部 书籍设计产生于人与文化的热烈交感之中第二部 文字的舞蹈,唤醒韩文字的象形性“天圆地方”,让传统语法在今天发扬光大编织民间文化的活力“k-ka-ra”,印度书法的技艺与灵性从“无形”到“有形”后记 传统与出代,对新的创造语法的探索图版出版•对谈者简历译后杂记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因为整本书基本上都让我感觉美好,于是先说个人认为*遗憾的一个小部分。就是对话中的各位对于杉浦康平先生的崇敬太深,几乎都隐约呈现出一种后学问道的架势。当然杉浦康平先生本身的知识力确实深远,在每个对谈中都游刃有余。这样的状态却使得整本书都是朝着某一个大方向的思想,而缺少了碰撞。和而不同确实是有趣和和谐的 ,但是算是我贪心吧,我希望看到更多的差异性,不然只是对谈的人和话题不同而已,并没有看到其他的更多可能性。整本书,感觉是“杉浦康平流派的”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泛亚洲多元化的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    然后是按书内各个话题而来的一些感想。    杉浦康平先生一直强调,日本是一个岛国。这是清醒的自我认识。中国是一个杂糅、多元、复杂、政治单一的大国,这也应该是我们的自我认识。我一直认为,明确的自我认识是一切的开端。没有这一点,就没有一切。现在我个人感觉太多设计人忽略了真实的中国的现状,那就是失掉了根基。如果没有这个牢固的不可转移的根基,我们所吸收的外部文化就无处可去,就会喧宾夺主了。    “调查亚洲别国识字率低下的问题,看文字设计方面日本能否有所作为”这个调查任务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可见日本人的野心。而调查的结论“这里没有任何日本人能做的事情,这件事*好由各国的人自己去做”又可见设计师的良心。先有野心,然后付与实践,然后意识到不可行,断然放弃。     这是一种行事魄力。我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杉浦康平先生等一小部分个人的特质,也不止是日本设计行业的特质,而是一种整体上的大和精神的体现。不管对这个民族的个人好恶如何,这样的特质是真可以打动人心的。    在欧洲而意识到自己的亚洲本色。这也是有意义的一个话题。当长期和单一的处在一个环境中,人确实很容易看不清楚本质、本色、特色的所在。于是可以说这些东西都是要比较才可以产生的。走出家门会意识到家的意义,走出这个市可以意识到家乡的意义,走出中国可以意识到祖国的意义,走出亚洲可以意识到泛东方的特质,我想当登上太空的时候,也一定会真正意识到这颗蓝色的星球有多么重要。用中国的老话说,不正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么。要真正懂得,就要先跳脱出来,才可能高屋建瓴。然后再回去,有意识有目标的深入下去。这根本就是一种世界观跟方法论。    另外一个关于“是”和“不是”的记录也很有意义。西方人眼中的世界确实是二元论和量化精确的世界,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在国外学珠宝设计的中国留学生的一段话,说她的导师要求她给出科学和理论化的理由来解释她设计的一个首饰上为什么用三颗宝石而不是四颗,道理在哪里。我曾经很钦佩这样的设计指导理念。那不愧是大工业化下的理念,精确、理性、冷酷。但是三和四之间。是和否之间,总是也有无限空间的。犹如3.1、3.2、3.55555、3.75858765……也犹如深浅的灰色地带。那就是东方精神中特有的似是而非的混沌状态。混沌不是空白,混沌是万物。难得糊涂大概也算其中的延伸理念。我所偏爱的,其实也是这样的理念。虽然对那种机械化的精密冰冷的特质有着无限的好奇与向往,但我也逐渐明白到东方的理念依然是*适合我的基准。是一种理想化、模糊化、艺术化的状态。相对而言,西方大概是现实化、精确化、市场化的吧。    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东方人眼中的东方。这个话题,私以为,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或就只说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更好举例,就是《卧虎藏龙》,就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李小龙。而中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也许就是早上下楼买的那一根油条一杯豆浆,那么无处不在而平淡。  -------摘自豆瓣读书评论

作者简介

杉浦康平,国际知名平面设计家、书籍设计家、神户艺术工科大学名誉教授。1932年生于日本东京,1955年东京艺术大学建筑科毕业,1964-1967年任德国乌尔姆(UIm)造型大学客座教授。1970年起开始书籍装帧设计,创立以视觉传达论、曼茶罗为中心展开亚洲图像、知觉论和音乐论的研究。1982年获莱比锡世界*美的书金奖,1998年被授予日本国家紫绶勋章等。亚洲图像研究学者**人,曾策划多个介绍亚洲文化的展览会、音乐会和相关书籍的设计,以其独特的方法论将意识领域世界形象化,对新一代创作者影响甚大。将亚洲传统的、神话的图像、纹样、造型的本质形容成“万物照应的世界”,见诸于多部著作。主要著作有《日本的造型·亚洲的造型》、《造型的诞生》、《生命之树·花的宇宙》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