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6088671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52
  • 出版时间:2016-03-01
  • 条形码:9787506088671 ; 978-7-5060-8867-1

本书特色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已有五千多年之久,每一步都离不开艺术。艺术修养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对一个人的情操、品格、气质以及审美眼光有着重大影响。艺术之所以有着巨大的诱惑力,是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的成长。领导干部艺术素养的提升,可以坚定其理想信念,可以更好地勤政廉政、为民务实。

内容简介

本书从琴、棋、书、画、诗、茶、花、等方面, 选取了体现古代文人士大夫生活方式及相关言论的代表性文章, 从中揭示出古人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境界。

目录

 **篇  鸣琴而治一、琴之道【国学常识】古琴史话【国学故事】孔子与古琴【现实启悟】弹琴释压二、琴之用【国学常识】古琴形制【国学故事】宓不齐鸣琴而治【现实启悟】从“鸣琴而治”想到“三不欺”三、琴之趣【国学常识】古琴名曲撷萃【国学故事】高山流水话知音【现实启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四、琴之美【国学常识】名琴趣话【国学故事】一首唐诗的琴乐旅程【现实启悟】琴德与官德五、琴之德【国学常识】古琴与养生【国学故事】琴家蔡邕【现实启悟】鬻琴碑的启示第二篇  观棋通变一、棋之谋【国学常识】围棋的别名【国学故事】梁武帝与围棋【现实启悟】从徐铉的赌棋诗说开去二、棋之势【国学常识】围棋史话【国学故事】围棋与《兰亭集序》墨宝【现实启悟】贪多必败三、棋之品【国学常识】围棋常用术语【国学故事】曾国藩与围棋【现实启悟】衙门三样声四、棋之境【国学常识】中国古代围棋名家简介【国学故事】谢安赌墅【现实启悟】围棋与人生五、棋之喻【国学常识】围棋九品制【国学故事】李泌的为官之智【现实启悟】围棋中的“道”第三篇  书契有道一、书之法度【国学常识】汉字与书法艺术【国学故事】人吞商史——甲骨文的发现【现实启悟】“巧取豪夺”的雅与丑二、书之气韵【国学常识】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国学故事】韵冠千古《兰亭集序》【现实启悟】以不贪为宝三、书之意旨【国学常识】飞白书【国学故事】柳公权笔谏【现实启悟】用笔之法与为政之道四、书之力势【国学常识】书法字体【国学故事】草圣张旭【现实启悟】从“铁门槛”到官场雅贿五、体之流变【国学常识】文房四宝【国学故事】郑板桥的“六分半书”【现实启悟】一书一画总关情第四篇  丹青写意一、形神之妙【国学常识】国画的形式与载体【国学故事】画龙点睛【现实启悟】善于“画龙点睛”二、体势之变【国学常识】国画的欣赏【国学故事】郑思肖的性灵诗画【现实启悟】“寓意于物”与“留意于物”三、气韵之致【国学常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国学故事】扬无咎“奉敕村梅”【现实启悟】书画背后的贪欲四、会意之境【国学常识】漫说文人画【国学故事】《富春山居图》传奇【现实启悟】有感于毛延寿画像五、诸艺之通【国学常识】诗书画印皆成趣【国学故事】艺术全才宋徽宗【现实启悟】由王维说到通才第五篇  诗词缘情一、诗以言志【国学常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程【国学故事】曹子建七步成诗【现实启悟】诗歌也言“志”二、诗以缘情【国学常识】中国古代诗歌分类【国学故事】因诗未仕的孟浩然【现实启悟】浪子回头韦应物三、诗之运思【国学常识】古代诗词常见意象【国学故事】贾岛推敲传佳话【现实启悟】丹心垂范照汗青四、诗之韵味【国学常识】屈原与《离骚》【国学故事】轰动宋朝的乌台诗案【现实启悟】从王安石改诗说开去五、诗之意境【国学常识】王国维论三种境界【国学故事】旗亭画壁【现实启悟】诗赋取士的启示第六篇  茶韵清心一、茶之静【国学常识】茶的名称【国学故事】当英伦爱上中国茶【现实启悟】在静中体悟如何做人二、茶之净【国学常识】茶与水【国学故事】品茶鉴水【现实启悟】公生明廉生威三、茶之敬【国学常识】名士斗茶【国学故事】苏蔡斗茶【现实启悟】茶里的恭敬与谦卑四、茶之境【国学常识】明代的散茶与清饮【国学故事】“吃茶去”的典故【现实启悟】以茶当酒的启示五、茶之镜【国学常识】茶马古道上的藏茶【国学故事】茶圣诗僧两相和【现实启悟】精行俭德第七篇  赏花明志一、爱花节时【国学常识】魏晋南北朝的花艺【国学故事】陶渊明与菊花【现实启悟】梅兰竹菊“四君子”二、奉花示诚【国学常识】隋唐花事【国学故事】林逋“梅妻鹤子”【现实启悟】像花一样微笑三、赏花识美【国学常识】花品【国学故事】孔子与兰【现实启悟】花间交友四、品花明德【国学常识】宋代宫廷花事【国学故事】李白吟花【现实启悟】赏花与做人五、拈花禅机【国学常识】宋人生活四艺【国学故事】四相簪花【现实启悟】花香与心正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1.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治国理政。-----《光明日报》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党管党理念的重要来源。-----新华网 3.历史科学对于公务员来说,其重要性是:有助于提高资治能力,有助于陶冶人文素质,也有助于个人修身养性。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 4.国学不是老古董,是中国人生生不息的智慧之源。   ——范曾

作者简介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社会和文化部副主任,文学博士、文化产业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产业与文化政策研究,尤关注中国古代文化的应用。著有《政府文化管理前沿》《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等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