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评价研究

包邮中国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评价研究

¥21.7 (8.3折) ?
1星价 ¥21.7
2星价¥21.7 定价¥2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40127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70
  • 出版时间:2015-12-01
  • 条形码:9787568401272 ; 978-7-5684-0127-2

本书特色

吴继英所著的《中国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评价研究》综合运用管理学、科学学、统计学、随机过程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理论和知识,基于随机过程理论划分专利产业化机制运行过程的状态,建立产业化机制状态转移模型的半马尔柯夫过程(SMP)模型、离散时间马尔柯夫链(DTMC)模型,为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的量化评价提供了模型和方法,并对我国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进行实证评价。本书面对的主要读者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者。

内容简介

  《中国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评价研究》综合运用管理学、科学学、统计学、随机过程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理论和知识,基于随机过程理论划分专利产业化机制运行过程的状态,建立产业化机制状态转移模型的半马尔柯夫过程(SMP)模型、离散时间马尔柯夫链(DTMC)模型,为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的量化评价提供了模型和方法,并对我国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进行实证评价。《中国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评价研究》面对的主要读者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者。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专利制度的发展历程
2.1 专利制度的发展
2.1.1 国外专利制度的起源
2.1.2 中国专利制度的发展
2.2 专利的含义与类别
2.2.1 知识产权及分类
2.2.2 专利权的类别
2.3 技术创新与专利的内在关联
2.3.1 技术、创新与专利
2.3.2 技术与有产权的技术

第3章 专利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3.1 国内外专利产业化实践
3.1.1 国外专利产业化实践
3.1.2 中国专利产业化实践
3.2 专利产业化相关概念的梳理
3.2.1 专利实施
3.2.2 专利运用
3.2.3 专利经营
3.2.4 专利技术转移
3.2.5 科技成果转化
3.3 专利产业化概念的界定
3.3.1 专利产业化的含义
3.3.2 专利产业化的形式
3.3.3 专利产业化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4章 中国专利产业化机制的概念模型
4.1 专利产业化机制
4.1.1 机制的含义及特征
4.1.2 专利产业化机制的含义
4.2 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
4.2.1 机制有效性的含义
4.2.2 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的含义及评价的意义
4.3 专利产业化机制概念模型的构建基础
4.3.1 专利产业化系统的构成及特点
4.3.2 专利产业化系统的主体及作用
4.3.3 专利产业化系统的要素
4.4 专利产业化机制概念模型的构架
4.4.1 专利产业化的动力机制
4.4.2 专利产业化的转化机制
4.4.3 专利产业化的利益机制
4.4.4 专利产业化的激励机制
4.4.5 专利产业化的协调机制

第5章 中国专利产业化机制运行现状
5.1 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的直观认识
5.1.1 动力机制的现实表现
5.1.2 转化机制的现实表现
5.1.3 利益与激励机制的现实表现
5.1.4 协调机制的现实表现
5.2 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的间接分析
5.2.1 专利研发现状
5.2.2 专利申请及授权现状
5.2.3 专利运用及产业化现状
5.3 专利产业化机制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3.1 存在的问题
5.3.2 原因分析

第6章 中国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评价模型
6.1 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评价方法
6.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6.1.2 评价方法简介
6.2 专利产业化机制运行状态转移模型
6.2.1 专利产业化机制运行影响因素概述
6.2.2 专利产业化机制运行状态
6.2.3 状态转移的SMP模型
6.3 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评价指标
6.3.1 机制有效性评价的研究假设
6.3.2 机制有效性评价指标的定义
6.4 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评价的DTMC模型
6.4.1 DTMC的形式化描述
6.4.2 机制有效性评价指标计算公式
6.4.3 集成BN的专利产业化机制综合评价模型

第7章 中国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评价
7.1 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实证分析
7.1.1 评价模型参数的确定
7.1.2 评价模型演算与分析
7.1.3 对比分析
7.2 产业化机制有效性评价参数敏感性分析

第8章 提高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8.1 专利产业化不同阶段的对策
8.1.1 研发阶段重点提高产业化机制的动力性和市场导向性
8.1.2 申请阶段重点提高产业化机制的市场导向性和成功率
8.1.3 授权阶段重点提高产业化机制的流动性和成功率
8.1.4 运用阶段重点提高产业化机制的动力性、流动性和成功率
8.1.5 产业化阶段重点提高产业化机制的动力性、流动性和成功率
8.2 专利产业化不同主体的对策
8.2.1 企业应重点提高产业化机制的动力性和成功率
8.2.2 高校应重点提高产业化机制的市场导向性
8.2.3 政府应重点提高产业化机制的动力性
8.2.4 中介机构应重点提高产业化机制的流动性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专利产业化机制有效性评价研究》:  ②动态性。一般表征系统内部要素静态联系的是结构,表征系统内部要素和环节动态联系的是机制,这说明机制具有明显的动态性,它存在于事物的运动状态中。机制在正常情况下具有择优汰劣的功能,即机制总是朝着*符合客观规律的方向波动。  ③联动性。机制贯穿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的复杂过程中,每一个具体机制本身就是一个严密体系。所以,有学者将机制的整体性称之为联动性或相互制约性。  ④层次性。事物结构及运动的多层次性、交错性、复合性决定了机制具有层次性。如社会总体运行机制下分别有政治运行机制、经济运行机制、科技运行机制,每个机制下面又有局部运行机制,如经济机制可分为计划控制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利率利税机制等。局部运行机制中又有低层次机制的运行,这种局部运行机制,又是高层次机制运行的基础。  4.1.2专利产业化机制的含义  在专利产业化过程中,机制是促进专利申请和专利转化的助推器。国内学者张敏、陈吉善早在1994年便给出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定义:是指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运行机理、规律及其相应的政策、法规,它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及科技开发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从科技成果到科技产品、商品的传递过程以及其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美国和日本不仅是当今世界*注重专利成果转化的国家,而且其专利成果转化机制也在根据本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地进行改革。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