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下五千年
读者评分
4.5分

上下五千年

1星价 ¥5.9 (2.7折)
2星价¥5.9 定价¥2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4条)
Lau***(三星用户)

自己功力有限,看起来比白话文吃力些。

2023-11-05 19:58:20
0 0
ztw***(三星用户)

书的品相好啊

小时候爱看的一本书,现在买来送给小朋友。

2023-07-04 17:23:2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50902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7
  • 出版时间:2016-05-01
  • 条形码:9787514509021 ; 978-7-5145-0902-1

本书特色

一部阐述中国历史的百科著作  一幅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画卷

内容简介

  《上下五千年》涵盖了包括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作者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描述了中国从远古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历史发展、制度改革以及文化的传承与进步。涉及政治、制度、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宗教等众多领域,思想新颖,见解深刻,内容详尽,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目录

**编 绪 论
**章 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2
第二章 我国民族的形成…………………………………………………… 4
第三章 中国疆域的沿革…………………………………………………… 5
第四章 本国史时期的划分………………………………………………… 7
第二编 上古史
**章 我国民族的起源……………………………………………………12
第二章 太古的文化和社会…………………………………………………13
第三章 唐虞的政治…………………………………………………………15
第四章 夏代的政教…………………………………………………………18
第五章 商代的政教…………………………………………………………20
第六章 周初的政治…………………………………………………………22
第七章 古代的封建制度……………………………………………………23
第八章 我国民族的滋大……………………………………………………25
第九章 春秋的霸业…………………………………………………………27
第十章 战国的七雄…………………………………………………………29
第十一章 中原文化的广播和疆域的拓展…………………………………30
第十二章 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32
第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政制改革……………………………………………34
第十四章 上古的社会………………………………………………………36
第三编 中古史
**章 秦之统一及其政策…………………………………………………40
第二章 秦汉之际……………………………………………………………42
第三章 前汉的政治…………………………………………………………46
第四章 新莽的改制…………………………………………………………47
第五章 后汉的政治…………………………………………………………50
第六章 两汉的制度…………………………………………………………52
第七章 秦汉的武功…………………………………………………………54
第八章 两汉对外的交通……………………………………………………56
第九章 两汉的学术…………………………………………………………58
第十章 佛教和道教…………………………………………………………61
第十一章 两汉的社会………………………………………………………63
第十二章 三国的鼎立………………………………………………………66
第十三章 晋的统一和内乱…………………………………………………68
第十四章 边徼民族和汉族的同化…………………………………………70
第十五章 南北朝的对峙……………………………………………………76
第十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79
第十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81
第十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83
第十九章 隋之统一与政治…………………………………………………85
第二十章 唐的开国及其盛世………………………………………………87
第二十一章 隋唐的武功……………………………………………………89
第二十二章 隋唐的对外交通………………………………………………91
第二十三章 隋唐的制度……………………………………………………93
第二十四章 隋唐的学术和文艺……………………………………………95
第二十五章 佛教的分宗和新教的输入……………………………………97
第二十六章 中外文化的接触………………………………………………99
第二十七章 唐中叶以后的政局………………………………………… 101
第二十八章 隋唐的社会………………………………………………… 104
第二十九章 五代的混乱………………………………………………… 106
第三十章 宋的统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109
第三十一章 变法和党争………………………………………………… 111
第三十二章 辽夏金的兴起……………………………………………… 113
第三十三章 宋和辽夏的关系…………………………………………… 116
第三十四章 宋和金的关系……………………………………………… 118
第三十五章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120
第三十六章 宋的制度和社会…………………………………………… 123
第三十七章 元的勃兴和各汗国的创建………………………………… 126
第三十八章 中西文化的交通…………………………………………… 130
第三十九章 元的制度…………………………………………………… 132
第四十章 元帝国的瓦解………………………………………………… 134
第四十一章 明初的政局………………………………………………… 137
第四十二章 明和北族的关系…………………………………………… 140
第四十三章 明朝的殖民事业和外患…………………………………… 142
第四十四章 明末的政局………………………………………………… 144
第四十五章 明的制度…………………………………………………… 147
第四十六章 元明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150
第四十七章 元明的宗教和社会………………………………………… 152
第四编 近代史
**章 明清之际………………………………………………………… 156
第二章 欧人的东略……………………………………………………… 159
第三章 基督教和西方科学的传入……………………………………… 161
第四章 清初的内政……………………………………………………… 164
第五章 清初的外交……………………………………………………… 166
第六章 清代的武功……………………………………………………… 169
第七章 清中叶的内乱…………………………………………………… 173
第八章 鸦片战争………………………………………………………… 175
第九章 太平天国和捻党之役…………………………………………… 178
第十章 英法联军之役…………………………………………………… 182
第十一章 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185
第十二章 西北事变和中俄交涉………………………………………… 187
第十三章 晚清的政局…………………………………………………… 190
第十四章 中法战争和西南藩属的丧失………………………………… 192
第十五章 中日战争……………………………………………………… 197
第十六章 中俄密约和沿海港湾的租借………………………………… 200
第十七章 维新运动和戊戌政变………………………………………… 203
第十八章 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 205
第十九章 远东国际形势………………………………………………… 208
第二十章 日俄战争和东三省…………………………………………… 210
第二十一章 清末的宪政运动…………………………………………… 213
第二十二章 清代的制度………………………………………………… 216
第二十三章 清代的学术………………………………………………… 218
第二十四章 清代的社会………………………………………………… 221
第五编 现代史
**章 革命思想的勃兴和孙中山先生………………………………… 226
第二章 清季的革命运动………………………………………………… 228
第三章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230
第四章 二次革命的经过………………………………………………… 232
第五章 帝制运动和护国军……………………………………………… 235
第六章 二十一条的交涉………………………………………………… 236
第七章 复辟之役和护法之战…………………………………………… 238
第八章 参战的经过和山东问题………………………………………… 242
第九章 华盛顿会议和中国……………………………………………… 244
第十章 军阀的混战……………………………………………………… 246
第十一章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成立……………………… 248
第十二章 五卅惨案和中国民族运动的进展…………………………… 251
第十三章 国民革命的经过……………………………………………… 252
第十四章 五三惨案和对日之交涉……………………………………… 254
第十五章 关税自主的交涉经过………………………………………… 256
第十六章 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经过……………………………………… 258
第十七章 中俄的龃龉…………………………………………………… 260
第十八章 日本的侵略东北……………………………………………… 262
第十九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 265
第二十章 现代的经济和社会…………………………………………… 267
第二十一章 现代的教育和学术………………………………………… 270
第六编 结 论
**章 我国民族发展的回顾…………………………………………… 274
第二章 中国对于世界的使命…………………………………………… 276

展开全部

节选

**章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历史是怎样一种学问?究竟有什么用处?从前的人,常说历史是“前车之鉴”,以为“不知来,视诸往”。前人所做的事情而得,我可奉以为法;所做的事情而失,我可引以为戒。这话粗听似乎有理,细想却就不然。世界是进化的,后来的事情,决不能和以前的事情一样。病情已变而仍服陈方,岂惟无效,更恐不免加重。我们初和西洋人接触,一切交涉就都是坐此而失败的。  又有人说:历史是“据事直书”,使人知所“歆惧”的。因为所做的事情而好,就可以“流芳百世”;所做的事情而坏,就不免“遗臭万年”。然而昏愚的人,未必知道顾惜名誉。强悍的人,就索性连名誉也不顾。况且事情的真相,是很难知道的。稍微重要的事情,众所共知的就不过是其表面;其内幕是永不能与人以共见的。又且事情愈大,则观察愈难。断没有一个人,能周知其全局。若说作史的人,能知其事之真相,而据以直书,那就非愚则诬了,又有一种议论:以为历史是讲褒贬、寓劝惩,以维持社会的正义的。其失亦与此同。  凡讲学问必须知道学和术的区别。学是求明白事情的真相的,术则是措置事情的法子。把旧话说起来,就是“明体”和“达用”。历史是求明白社会的真相的。什么是社会的真相呢?原来不论什么事情,都各有其所以然。我,为什么成为这样的一个我?这决非偶然的事。我生在怎样的家庭中?受过什么教育?共些什么朋友?做些什么事情?这都与我有关系。合这各方面的总和,才陶铸成这样的一个我。个人如此,国家社会亦然。各地方有各地方的风俗;各种人有各种人的气质;中国人的性质,既不同于欧洲;欧洲人的性质,又不同于日本;凡此都决非偶然的事。所以要明白一件事情,必须追溯到既往;现在是决不能解释现在的。而所谓既往,就是历史。  ……

作者简介

  吕思勉,出生于江苏常州的一个书香世家,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为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代表作包括《中国民族史》《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