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娜.卡列尼娜-(全二册)

安娜.卡列尼娜-(全二册)

1星价 ¥21.3 (3.8折)
2星价¥20.7 定价¥5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205092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62
  • 出版时间:2016-06-01
  • 条形码:9787502050924 ; 978-7-5020-5092-4

本书特色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安娜·卡列尼娜(上下全译本)》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文学经典,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小说中追求爱情与自由,并为自己的追求付出了生命代价的女主人公安娜,被评为*有魅力的女性形象之一。一百多年以来,安娜不断活跃在戏剧舞台、影视荧幕上,深受世界各国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小说通过两条线索进行,与安娜这一条线索并行的是列文这一条线索。在列文的身上,有托尔斯泰的影子。列文是贵族地主,他看到当时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变革,进行了积极不懈的探索,力图从困境中突围。小说心理描写细腻入微,堪称经典。著名翻译家力冈先生倾力翻译,用词精准优美,忠实原著,同时符合中文表达习惯,传世译本,值得收藏。

内容简介

  《安娜·卡列尼娜(套装上下册 全译本)》是列夫·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1877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小说揭露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目录

上卷
**部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二部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部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四部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下卷
第五部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六部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七部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八部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展开全部

节选

  《安娜·卡列尼娜(套装上下册 全译本)》:  他这时的情形,正是一个人于了非常可耻的事突然被揭穿时的情形。当他的过错曝光以后,他简直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妻子面前。既没有感到因为受了委屈而矢口否认,替自己辩护,或者请求饶恕,甚至也没有做到索性不在乎。反正随便怎样都比他所做得好,他的脸上却完全不由自主地(司捷潘·阿尔卡迪奇是喜欢生理学的,他以为这是脑神经的反射作用)突然流露出惯有的那种亲切而愚憨的微笑。  他怎么也不能原谅自己这种傻笑。因为多莉一看见那种微笑,就好像身体被戳了一刀一样,她火冒三丈,尖刻的话语像连珠炮一样射出,奔出了房间。她从此不想再见到丈夫了。  “怪就怪这种傻笑。”司捷潘·阿尔卡迪奇想道。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他绝望地喃喃自语着,却找不到答案。  第二章奥布朗斯基是一个以诚对己的人。他不能欺骗自己,不能让自己相信他已经悔恨自己的行为。他34岁,是个多情的美男子。妻子比他只小一岁,已经是现有的五个孩子、另外还有两个夭折的孩子的母亲,他并不爱她。他对他所做的事情并不后悔,他后悔的只是他没有能够很好地把那件事情瞒住妻子。但是他仍然感到了自己处境的困难,同时,他也很替妻子、孩子包括自己难过。他要是早料到这件事会对妻子产生如此严重的影响,也许他能千方百计地将这罪孽瞒过妻子。这个问题他从没认真考虑过,只是隐隐约约地觉得妻子早已猜到了他对她不忠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他甚至以为,她只能是一个贤妻良母,一个身体虚弱的、渐渐衰老的、不再拥有年轻和美貌的、毫不惹人注目的女人,本应当出于公平心而对他更宽容一些的,然而结果却完全相反。  “唉,糟透了!嗨,嗨,嗨!糟透了!”奥布朗斯基一再地唉声叹气,再也想不出什么法子。“这事儿没闹出来之前,这一切有多么好,我们过得多么好呀!她有了几个孩子,心满意足,欢欢喜喜,我什么也不干涉她,随她怎样照管孩子,料理家务。说实话,糟就糟在那位原是我们的家庭教师。说实在的,不幸的就是她做了我们的家庭教师。和家庭教师胡来,这的确有点不像话。但她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家庭教师啊!她在我家的时候,我一点儿都没有放肆过。糟糕的是,她如今已经……难道这一切都是存心跟我作对不成?!哎呀呀!究竟该怎么办,怎么办呢?”什么办法也想不出来,除了生活常常为一切*复杂、*难解决的问题提供的通用办法。那办法就是: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生活下去,把一切烦恼抛在脑后。  他想要回到梦境中去,可是这得到夜间才行。他现在又不能回到酒瓶女人唱歌的美梦中了。因此,他只有在白日梦中寻求遗忘。  “以后自有办法的,”司捷潘·阿尔卡迪奇自己对自己说完这话,站起身来,穿上蓝绸里子的灰色晨衣,把带子系好,深深吸了一口气,习惯地迈开矫健的步子,一双八字脚十分轻盈地支撑着他那肥胖的身躯来到窗前。拉开窗帘,他的亲信老仆马特维听到铃声,立刻走了进来,手中拿来了他的衣服、靴子和一封电报。他的理发匠也手持着刮脸家什跟着马特维走了进来。  “有没有衙门里来的公事?”司捷潘·阿尔卡迪奇问,他接过电报,就在镜子前面坐了下来。  “在桌上呢,”马特维回答道,带着询问与关心的神情瞅了瞅他的主人,停了一会儿,又露出调皮的微笑补了一句:“马车行老板派人来过。”司捷潘·阿尔卡迪奇什么也没说,只是在镜子中看了马特维一眼;从镜子里相遇的目光中可以看出来,他们彼此是有默契的。司捷潘·阿尔卡迪奇的眼神似乎在问:“你为什么说这个?难道你不知道?”马特维把双手插进自己的上衣口袋里,把一只脚向前伸了伸,脸上含着笑,默默地、亲切地看了看他的主人。  “我叫他下个礼拜天再来,这之前别来打扰您,也免得白跑。”马特维的这句话很明显是提前已经准备好的。  ……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托尔斯泰出身于名门贵族,享受着优越的家庭条件。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抚养长大。托尔斯泰自幼就开始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是他并不喜欢上流社会的生活,他将全部精力与情感寄托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多描写俄国革命时期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