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18378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25
  • 出版时间:2016-05-01
  • 条形码:9787100118378 ; 978-7-100-11837-8

本书特色


该书为“百年东亚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集收录了陈来先生、朱杰人先生、朱汉民先生、韩国崔英辰先生和赵甜甜博士、 杨立华教授、朱人求教授、乐爱国教授、方旭东教授、郭晓东教授等一大批活跃在海内外的的韩国、日本、中国朱子学专家的朱子学研究的*新成果,是今年百年东亚朱子学研究的一大突破,开拓了百年东亚朱子学研究的新视野。

内容简介

  朱人求、乐爱国主编的《百年东亚朱子学》为“百年东亚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集收录了陈来先生、朱杰人先生、朱汉民先生、韩国崔英辰先生和赵甜甜博士、杨立华教授、朱人求教授、乐爱国教授、方旭东教授、郭晓东教授等一大批活跃在海内外的的韩国、日本、中国朱子学专家的朱子学研究的新成果,是今年百年东亚朱子学研究的一大突破,开拓了百年东亚朱子学研究的新视野。

目录

朱子学的精神与未来
——《朱子学文库》序
东亚朱子学研究的新方法
——《百年东亚朱子学》序
韩国朱子学的心说论争研究现况及展望
韩国儒学视野中的黄榦
精微之境:李栗谷对人心、道心的诠释
跨文本诠释的困境和意义
——以退溪的四端七情论为中心
安垧与朱子学文献在高丽的传播与刊行
百年栗谷学研究的考察与展望
表象与定位:以江户时代的日本朱子学为研究对象
藤原惺窝对朱熹“四书学”的阐发
——以《大学要略》为例
近代日本对朱子学的受容与超越
——以《白鹿洞书院揭示》和《教育敕语》为中心
经学、文献、礼仪与文化交涉
——2014年日本学界朱子学研究综述
《朱子语类》合刊本编修刍议
宋儒义理之学的再诠释
对牟宗三谈朱熹孟子诠释的方法论平议
“理”之现代开展与发扬
略论朱熹社会管理思想在同安、漳州的形成与实践
福建朱子文化的整体性保护研究
仁义礼智是“性”还是“德”
——以伊藤仁斋《语孟字义》为核心的展开
民国时期贺麟的朱子学研究
——兼与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之比较
两种道德要求的分疏和转换
——朱子的“诚”“信”之别及其对当代诚信道德建设的启示
儒家实践智慧的礼学演绎
——论朱子的礼学实践观
简论陈淳与“去实体化”路向趋势的开启
从“上帝”到“万神殿”
——以真德秀之青词祷告为例
动静与阴阳一二
略论朱子之先天《横图》
《周易程氏传》之“中”与“正”
——从“道”与“势”、“德”与“位”及君臣关系的角度看
朱子读书工夫论
——静定内心的不二法门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朱人求,男,安徽宿松人,朱熹第二十七代裔孙,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厦门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台湾大学、中山大学、南昌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中国朱子学会秘书长,福建省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朱子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国家重大招标项目“东亚朱子学的承传与创新研究”首席专家,《朱子学年鉴》编辑部主任,《朱子文化》杂志编委,主要从事宋明理学尤其是朱子学的研究。出版专著《儒家文化哲学研究》《东亚朱子学的新视野》《大学衍义》三部,合著《朱子文化大典》《朱熹大辞典》等,在海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2篇。主持2013年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东亚朱子学的承传与创新研究”等课题6项。科研成果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4项,被评为福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乐爱国,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已出版著作《王廷相评传》《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管子的科技思想》《道教生态学》《走进大自然的宋代大儒:朱熹的自然研究》《为天地立心:张载自然观》《朱子格物致知论研究》《宋代的儒学与科学》、《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等,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