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研究-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研究-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1星价 ¥25.5 (4.9折)
2星价¥25.5 定价¥5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8121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2
  • 出版时间:2016-06-01
  • 条形码:9787516181218 ; 978-7-5161-8121-8

本书特色

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行动主体。本书以合作行为、公共产品供给行为和嵌入理论为指导,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为研究对象,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属性分析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界定为农民围绕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的合作行为,将主体的合作行为纳入涵盖经济和社会双重因素的框架内。首先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与农民主体属性和行为发生情景有关为预设,以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理论为基础,将农民主体作用纳入包括经济、社会因素的二维空间中,从而构建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的新的分析框架。其次采取二阶段决策模型和演化博弈的方法对主体属性与合作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后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农村信任关系、不同治理结构与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以田野调查的资料对研究结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内容简介

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行动主体。本书以合作行为、公共产品供给行为和嵌入理论为指导,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为研究对象,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属性分析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界定为农民围绕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的合作行为,将主体的合作行为纳入涵盖经济和社会双重因素的框架内。首先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与农民主体属性和行为发生情景有关为预设,以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理论为基础,将农民主体作用纳入包括经济、社会因素的二维空间中,从而构建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的新的分析框架。其次采取二阶段决策模型和演化博弈的方法对主体属性与合作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后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农村信任关系、不同治理结构与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以田野调查的资料对研究结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作者简介

刘鸿渊,四川广安人,博士,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社区合作行为。   陈怡男,四川南充人,博士,西南石油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研究方向:农民工市民化、社区治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