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第2版-供临床医学类及相关专业用
1星价
¥30.8
(7.7折)
2星价¥30.8
定价¥4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91341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4
- 出版时间:2016-07-01
- 条形码:9787565913419 ; 978-7-5659-1341-9
内容简介
中医学是中国医药学的简称,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医疗、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效果的医学理论体系,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医学共同承担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任务。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精华,初步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和诊断、治疗常识,加深对人类复杂生命现象的认识,理解不同医学体系对于生命现象认知的差异,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增加临床诊疗知识和技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中医学、进行中西医结合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解,提高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
目录
绪论
**章中医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精气学说
**节精气学说
一、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绪论
**章中医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精气学说
**节精气学说
一、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四节精气、阴阳、五行三学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藏象
**节藏象概述
第二节脏腑
一、五脏
二、六腑
第三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脏腑经络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四、气、血、津液间的关系
第四章经络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的组成
三、经络的功能
四、十二正经
五、奇经八脉
第五章病因病机
**节病因
一、外感致病因素
二、情志因素
三、继发因素
四、其他因素
第二节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第六章诊法
**节望诊
一、全身望诊
二、局部望诊
三、望舌
四、望小儿示指络脉
第二节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三节问诊
一、问一般情况
二、问现病史
三、问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
四、问现在症状
第四节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第七章辨证
**节八纲辨证
一、表里
二、寒热
三、虚实
四、阴阳
五、八纲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三、脾与胃病辨证
四、肝与胆病辨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第八章治则与治法
**节治则
一、治病求本
二、扶正祛邪
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第二节治法
一、汗法
二、吐法
三、下法
四、和法
五、温法
六、清法
七、消法
八、补法
第九章中药
**节中药基本知识
一、中药采收和贮藏
二、中药的炮制
三、中药的性能
四、中药的应用
第二节常用中药
一、解表药
二、清热药
三、泻下药
四、祛风湿药
五、芳香化湿药
六、利水渗湿药
七、温里药
八、理气药
九、消导药
十、活血祛瘀药
十一、止血药
十二、化痰止咳平喘药
十三、安神药
十四、平肝熄风药
十五、开窍药
十六、补益药
十七、收涩药
十八、驱虫药
十九、外用药
第十章方剂
**节方剂基本常识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二、方剂的组成变化
三、常用的剂型
第二节常用方剂
第十一章针灸
**节针灸基本常识
一、针法
二、灸法
三、取穴法
第二节腧穴
一、十四经穴
二、经外奇穴
第三节针灸治疗总则
一、一般治疗原则
二、配穴处方原则
第四节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
一、头面躯体痛证
二、中风
三、面瘫
四、痿证
五、竞技紧张综合征
六、呕吐、呃逆
七、便秘
八、内脏绞痛
第十二章内科病证
**节感冒
第二节咳嗽
第三节喘证
第四节水肿
第五节消渴
第六节胃痛
第七节眩晕
第八节便秘
第九节黄疸
第十节痹证
第十三章外科病证
**节丹毒
第二节蛇串疮
第十四章妇科病证
**节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一、月经后期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四、崩漏
五、闭经
六、痛经
第二节带下病
第三节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二、胎漏、胎动不安
第四节产后缺乳
第十五章儿科病证
**节小儿腹泻
第二节痄腮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信息
**章中医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精气学说
**节精气学说
一、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绪论
**章中医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精气学说
**节精气学说
一、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四节精气、阴阳、五行三学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藏象
**节藏象概述
第二节脏腑
一、五脏
二、六腑
第三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脏腑经络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四、气、血、津液间的关系
第四章经络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的组成
三、经络的功能
四、十二正经
五、奇经八脉
第五章病因病机
**节病因
一、外感致病因素
二、情志因素
三、继发因素
四、其他因素
第二节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第六章诊法
**节望诊
一、全身望诊
二、局部望诊
三、望舌
四、望小儿示指络脉
第二节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三节问诊
一、问一般情况
二、问现病史
三、问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
四、问现在症状
第四节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第七章辨证
**节八纲辨证
一、表里
二、寒热
三、虚实
四、阴阳
五、八纲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三、脾与胃病辨证
四、肝与胆病辨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第八章治则与治法
**节治则
一、治病求本
二、扶正祛邪
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第二节治法
一、汗法
二、吐法
三、下法
四、和法
五、温法
六、清法
七、消法
八、补法
第九章中药
**节中药基本知识
一、中药采收和贮藏
二、中药的炮制
三、中药的性能
四、中药的应用
第二节常用中药
一、解表药
二、清热药
三、泻下药
四、祛风湿药
五、芳香化湿药
六、利水渗湿药
七、温里药
八、理气药
九、消导药
十、活血祛瘀药
十一、止血药
十二、化痰止咳平喘药
十三、安神药
十四、平肝熄风药
十五、开窍药
十六、补益药
十七、收涩药
十八、驱虫药
十九、外用药
第十章方剂
**节方剂基本常识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二、方剂的组成变化
三、常用的剂型
第二节常用方剂
第十一章针灸
**节针灸基本常识
一、针法
二、灸法
三、取穴法
第二节腧穴
一、十四经穴
二、经外奇穴
第三节针灸治疗总则
一、一般治疗原则
二、配穴处方原则
第四节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
一、头面躯体痛证
二、中风
三、面瘫
四、痿证
五、竞技紧张综合征
六、呕吐、呃逆
七、便秘
八、内脏绞痛
第十二章内科病证
**节感冒
第二节咳嗽
第三节喘证
第四节水肿
第五节消渴
第六节胃痛
第七节眩晕
第八节便秘
第九节黄疸
第十节痹证
第十三章外科病证
**节丹毒
第二节蛇串疮
第十四章妇科病证
**节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一、月经后期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四、崩漏
五、闭经
六、痛经
第二节带下病
第三节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二、胎漏、胎动不安
第四节产后缺乳
第十五章儿科病证
**节小儿腹泻
第二节痄腮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信息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落洼物语
¥8.4¥28.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33.6¥48.0 -
中国当代文学名篇选读
¥17.0¥53.0 -
中医基础理论
¥50.7¥59.0 -
长征记忆(八品)
¥9.5¥45.0 -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 针灸专业用】
¥18.0¥25.0 -
北大人文课(平装)
¥12.2¥45.0 -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
¥63.6¥120.0 -
断代(八品)
¥13.4¥42.0 -
宪法-第二版
¥20.3¥29.0 -
先进防伪技术
¥81.3¥98.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第二版
¥57.8¥68.0 -
企业法务教程
¥34.8¥49.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18.2¥26.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
¥8.5¥25.0 -
新闻学概论(第七版)(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新世纪版))
¥30.0¥50.0 -
办公室工作实务(第4版)/黄海
¥27.8¥48.0 -
全国压力管道设计和审批人员培训教材(第四版)
¥160.4¥198.0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
¥13.3¥35.0 -
无人机概论
¥37.2¥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