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论文集

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论文集

1星价 ¥27.5 (5.5折)
2星价¥27.5 定价¥5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11844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75
  • 出版时间:2016-11-01
  • 条形码:9787567118447 ; 978-7-5671-1844-7

本书特色

随着我国各类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的急剧增多,发动全社会通过各种渠道参与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博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历史遗产源自人民群众的集体创造,人民群众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是*基本的。我国人民保护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无数的事例也充分说明民众具有自觉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意愿。但是诸多的文化遗产破坏行为既体现出社会公众在文化遗产保护实务中的缺位和错位现象,又反映出发动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书中的作者既有文保专业人员,如博物馆、考古研究所专业人员,也有文保专业的专家学者,如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南京大学高小康教授、上海大学张童心教授等,他们从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必要性出发,各抒己见,既谈到了公众参与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又谈到了自身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文物修复工作的心得体会,读来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有所思有所悟。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中国民间遗产保护组织的成长、日本历史保护的法规政策与公众参与、美国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及启示、中外公众考古教育比较等。

目录

1 中国民间遗产保护组织的成长/ 阮仪三丁枫
8 日本历史保护的法规政策与公众参与/ 张松
21 美国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及启示/ 顾方哲张博
30 中外公众考古教育比较/ 高蒙河
36 我国考古学大众化实践模式探讨/ 张童心林榛
46 良渚古城的公众考古实践/ 沈晓文陈明辉刘斌王宁远
57 论公众考古的形式及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张雪菲
63 我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张国超
76 上海抗战遗迹中的公众参与/ 钱玲
86 中小型工业遗产再生与公众参与
——以上海青浦区为例 / 陈婧
92 让历史服务于未来:博物馆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计划的案例 / 庄小蔚
102 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现状
——兼谈志愿者在其中的作用 / 杨泽华1 中国民间遗产保护组织的成长 / 阮仪三丁枫 8 日本历史保护的法规政策与公众参与 / 张松 21 美国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及启示 / 顾方哲张博 30 中外公众考古教育比较 / 高蒙河 36 我国考古学大众化实践模式探讨 / 张童心林榛 46 良渚古城的公众考古实践 / 沈晓文陈明辉刘斌王宁远 57 论公众考古的形式及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 张雪菲 63 我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张国超 76 上海抗战遗迹中的公众参与 / 钱玲 86 中小型工业遗产再生与公众参与 ——以上海青浦区为例 / 陈婧 92 让历史服务于未来: 博物馆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计划的案例 / 庄小蔚 102 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现状 ——兼谈志愿者在其中的作用 / 杨泽华 10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研究: 公众参与的一种维度 / 高小康 119 本原·历史·现状·途径 ——关于社会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 / 王运良 141 让公众介入,文化遗产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 / 张岚 145 文化遗产、知识传播与公众参与 / 李浩 152 社会组织: 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 刘爱河燕海鸣 161 人文资源保护与开发之再博弈 / 陈杰石荣传 166 21世纪的考古学与权威 / 罗杰·M.托马斯文 赵荦代韵译 175 后记信息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由上海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论文集》是一本向公众阐释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专业书籍,也是一本让大家都能阅读的文保普及性读物。同时,这也是“上海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丛书”的**种图书。
  随着我国各类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的急剧增多,发动全社会通过各种渠道参与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博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本书是在上海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与上海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的“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本论文集,收录论文20余篇。与会专家就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制度、视角和实践等问题各抒己见。
  本书认为,历史遗产源自人民群众的集体创造,人民群众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是*基本的。我国人民保护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无数的事例也充分说明民众具有自觉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意愿。但是诸多的文化遗产破坏行为既体现出社会公众在文化遗产保护实务中的缺位和错位现象,又反映出发动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近几年,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操作层面,除了政府部门之外,由企业、民间组织、私人等组成的各方机构已经介入了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其中,民间保护组织成为一支受人瞩目的力量,并显示出其特殊的地位。与会专家希望社会公众都能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中,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挥能量。由上海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论文集》是一本向公众阐释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专业书籍,也是一本让大家都能阅读的文保普及性读物。同时,这也是“上海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丛书”的**种图书。随着我国各类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的急剧增多,发动全社会通过各种渠道参与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博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本书是在上海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与上海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的“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本论文集,收录论文20余篇。与会专家就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制度、视角和实践等问题各抒己见。本书认为,历史遗产源自人民群众的集体创造,人民群众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是*基本的。我国人民保护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无数的事例也充分说明民众具有自觉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意愿。但是诸多的文化遗产破坏行为既体现出社会公众在文化遗产保护实务中的缺位和错位现象,又反映出发动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近几年,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操作层面,除了政府部门之外,由企业、民间组织、私人等组成的各方机构已经介入了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其中,民间保护组织成为一支受人瞩目的力量,并显示出其特殊的地位。与会专家希望社会公众都能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中,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挥能量。 本书的作者既有文保专业人员,如博物馆、考古研究所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有文保专业的专家和学者,如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南京大学高小康教授、上海大学张童心教授等,他们从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必要性出发,既谈到了公众参与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又谈到了自身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文物修复工作的心得体会,读来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有所思、有所悟。 ——社会科学报信息

作者简介

主编褚晓波,曾任国家考古发掘领队,副研究馆员。现任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