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112081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38
- 出版时间:2016-09-01
- 条形码:9787101120813 ; 978-7-101-12081-3
本书特色
“报”、“保”、“包”三个单字,读音相近、形体简易,却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各具复杂脉络:“ 报”本为交互报偿之意,可引申出报答、报仇等用法;“保”既指代保有、保持之领属关系,也频见于保甲、保举等制度专名;“包”原指统揽、负全责,包纳、包银、包办等俱是中国古时经济活动的重要现象。一代汉学“宗匠”杨联隍教授本着“训诂治史”的精神,细致梳理“报”、“保”、“包”三字及各自复合词汇的语义演化,由此深入阐析字面背后的社会文化意蕴,重新审视中国社会关系的基础观念。杨联陞所*的《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精)》即小见大,体现了作者在语言文字学、社会史、思想史等领域的渊博学识,既有助于读者形成看待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整体视野,亦可为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人情、人际关系提供一重历史的向度。
内容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成立于1949年。1977年,设立了“新亚学术讲座基金”,目标是每年邀请中外杰出学人做系列公开演讲,切磋学问,交流思想。1978年,“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首先成立,之后三十年,每年一次邀请著名学者到院主持讲座,成为学院的盛事。凡有书稿者,均整理出版,形成了这套系列读本。 “报”、“保”、“包”在中国文化中意义重大。“报”含报偿、报答、报仇等意义;“保”指能够保有、保持之意;“包”指全部保任、负全责,三者都是中国社会关系中重要的基础。本书阐述了这三个字意由古及今的演变,以及各自引申出的相关复合词。
目录
-
寻味中国
¥10.3¥3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7¥26.0 -
瓢箪鲶闲话
¥9.7¥36.0 -
茶经(黑白版)
¥11.8¥48.0 -
经典常谈
¥5.8¥14.8 -
中国馔馐谭
¥12.7¥23.0 -
三大师谈红楼梦
¥14.4¥45.0 -
跨文化的想象:文献.神话与历史
¥9.6¥30.0 -
我的童年在台湾
¥10.7¥32.0 -
地理的故事
¥12.7¥47.0 -
东北的土灶
¥14.7¥45.8 -
神秘的黑猫
¥16.3¥48.0 -
东瀛印象记
¥11.9¥35.0 -
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20.3¥39.0 -
蒋凡讲世说新语
¥20.3¥58.0 -
中国读本:经典版
¥14.7¥46.0 -
山里山外
¥15.1¥35.0 -
生活十讲
¥16.0¥42.0 -
中国近代编辑家评传
¥6.0¥14.5 -
古典名著聚珍文库:山海经
¥5.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