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制造-日本当代建筑形态研究

结构制造-日本当代建筑形态研究

1星价 ¥48.3 (7.0折)
2星价¥48.3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860657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10
  • 出版时间:2016-11-01
  • 条形码:9787560860657 ; 978-7-5608-6065-7

本书特色

本书首先对“形态”的意义进行了词源学层面的分析,来释清其字面背后的文化性含义与内容所指。它是本文以观念和结构两条线索来论述建筑形态与结构关系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线索。接着以横向的文化特征为线索,来梳理和归纳日本建筑形态的特点;并以纵向的时间维度为线索,概述了自近代以来日本建筑结构的发展历程。之后以案例研究为主,对日本当代建筑形态中的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与分类。其中作者归纳和整理的“日本近代建筑发展年表”和“结构发展史年表”提供了结构工程与设计方面的发展线索,以供参考。各主题的论述方式各不相同,之间既有层层递进的关系,又确保了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内容简介

日本现代建筑新颖抽象的形式,总是能给我们很多启发。而形态背后更深层的建筑形态与观念、结构设计之关系则少有人问。 本书以建筑师的视角对日本当代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之关系进行研究和阐述。不仅在观念层面探讨了“自然”“细分”“平坦”“身体”“暧昧”等主题,又在技术层面对“水平抵抗”“抗震”“材料”“解析”“架构”等与结构受力相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二者共同形成了日本建筑的“形态”。 同时以大量精心绘制的图解进行案例研究,对日本当代建筑形态中的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与分类。表明结构的重要意义首先是设计而非计算,建筑与结构的关系从来没有*解。

目录


**章 关于“形态”
1.1 “形态”词源考
1.1.1 “形态”
1.1.2 “form”与“morph”
1.2 形态的尺度
1.2.1 结构的尺度
1.2.2 观念的尺度
1.3 形态的秩序
1.3.1 构成
1.3.2 生成
1.3.3 两种秩序的比较
第二章 日本建筑的形态
2.1 观念
2.1.1 自然
2.1.2 细分
2.1.3 平坦
2.1.4 身体
2.1.5 暧昧
2.2 结构
2.2.1 词源考
2.2.2 水平抵抗
2.2.3 抗震
2.2.4 材料
2.2.5 解析
2.2.6 架构
第三章 结构即意匠
3.1 合理的近旁
3.2 结构设计
3.2.1 何谓结构设计
3.2.2 机构设计师
3.3 整合的建筑学
3.3.1 建筑学教育体系
3.3.2 建筑执业体系
3.4 日本近现代建筑与结构关系的发展
3.4.1明治维新至战前(1945年)的近代
3.4.2战后(1945年)至经济泡沫覆灭(1995年)
第四章 结构制造
4.1 日本建筑的“当代”
4.2 装饰的结构
4.2.1 架构细分
4.2.2 抗震形态
4.3 抽象的结构
4.3.1 几何位置
4.3.2 预变形
4.4 流动的结构
4.4.1 结构演算
4.4.2 感度解析法
4.4.3 扩张ESO法
4.5 更新的结构
4.5.1 结构体系的更新
4.5.2 集约化
4.6 结语:传统再现的技术途径
附录
附录1 与小西泰孝的对谈
附录2 与大野博史的对谈
附录3 日本近代结构发展年表
附录4 结构发展年表
附录5 图表出处
附录6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郭屹民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结构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 1998 同济大学建筑学学士; 2003 东京工业大学工学硕士; 2004—2008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 同济大学工学博士。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