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的焦虑-一位智库学者对美国的调研手记
读者评分
5分

美国的焦虑-一位智库学者对美国的调研手记

1星价 ¥17.9 (3.2折)
2星价¥17.9 定价¥5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579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81
  • 出版时间:2016-03-01
  • 条形码:9787010157993 ; 978-7-01-015799-3

本书特色

王文是一位近年来多次近距离观察美国动向的中国青年学者、一个新型智库的领导者。他的亲历式深入思考和评论,值得关心中美关系的人们认真阅读。——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 王缉思 一位年轻智库领导人兼学者,利用旅途中的点滴时间,将走访美国的所见、所闻、所思,细录下来,呈现给读者。从平实但又不失激扬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眼观美国、心系中国的情感和立足当今、放眼未来的视野。——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少将 姚云竹 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影响世界和平大局。两国有识之士高度关注中美智库的思维变化。作为中国新一代智库的代表人物,王文近年来奔走于中美之间,交锋交流交融,为增进两国相互理解进行独特的探索。他在本书中披露的大量**手信息是美国研究的*展现,足以引起讨论和思考。值得一读,特此推荐这本《美国的焦虑》。——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美国学会会长 黄仁伟 曾两次与王文赴美国观摩大选,从多角度多层面观察研究这个规模巨大、意义重大的政治实践活动。这本《美国的焦虑》是对那些观察的总结,也是对规律的探索,非常值得一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所长 房宁 在王文是研究生阶段时我们就相识。10多年,看着他从一位年轻记者成长为资深学者,飞奔于世界各地,与全球政要名流对话,洞悉国际局势变迁。这本《美国的焦虑》汇集着他多年来对美国的亲历观察,开卷有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阮宗泽

内容简介

  《王文看世界系列 美国的焦虑:一位智库学者对美国的调研手记》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前《环球时报》编委,评论执笔者之一王文多次访美的手记。王文曾是中国传媒舆论旋涡中的人物,现在则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这样一家新兴智库扮演智囊角色。这书稿就是王文院长以记者、学者的不同身份多次访美,对美国的经济政治制度深度的接触和理性的思考。书中观点独树一帜,立场鲜明,倡导理性面对中国发展中的复杂问题。  《王文看世界系列 美国的焦虑:一位智库学者对美国的调研手记》分为“2008年访美:‘八旗子弟’或梦想国度”“2010-2011年访美:把美国当参照系”“2012年访美:感悟与对话”“2013年访美:美国对中国还剩多少优势”“2015年访美:美国对中国的焦虑”“中美会有战争吗?”“中美会有战争吗?”“世界能分享中国梦吗?”,共七部分。

目录

绪论 否思美国崛起,再视中国优势
美国崛起的真实逻辑
从美国崛起逻辑中汲取中国营养
看美国,要坚持中国本位

**章 2008年访美:“八旗子弟”或梦想国度
一、在三万英尺高空的记录
二、美国人咋那么幸运
三、中国:他国的另一个依靠?
四、美国人像八旗子弟
五、在肯尼迪被暗杀地感受美国恩仇
六、不想再来得克萨斯州了
七、有些地方是不能与美国比的
八、纽约可能是中国的反面教材
九、纽约*大的毒瘤是什么

第二章 2010-2011年访美:把美国当参照系
一、感受不到的美国“入侵”
二、中美冲突2.O
三、中美智库:差别,还是差距?
四、中国急需世界级的评论家
五、中国媒体软实力何时崛起
六、拉登的死拯救了奥巴马?

第三章 2012年访美:感悟与对话
一、留京看十八大,还是赴美观大选?
二、移民美国:中国崩塌,还是中国延伸?
三、通州的“狂拆迁”与旧金山的“不掩丑”
四、泛美国化模式的中国批判
五、星条旗,还是美国团结的强心剂?
六、在哈佛主讲中国后的震惊
……

第四章 2013年访美:美国对中国还剩多少优势
第五章 2015年访美:美国对中国的焦虑
第六章 2016年访美:亲历美国对华的空前纠结
第七章 2017年调研:特朗普会实现美国复兴吗?
第八章 中美会有战争吗?
第九章 世界能分享“中国梦”吗?

后记 写作永远在路上
展开全部

节选

  否思美国崛起,再视中国优势  冷战结束以来,许多人误以为,美国崛起,尤其是在美苏冷战中*终胜出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优势,即以自由民主理念在全球各类体制竞争中的胜出。弗兰西斯·福山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代表作《历史的终结与*后一人》一书中狂妄地写道:“人类接近千禧年的终点,体制的竞争将只剩下一个人,那就是自由民主”,而这*后一“人”指的就是美国。这股思潮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人,以至于在中国舆论中充斥着对本国“体制问题”的批判,有的甚至把所有中国问题都归咎为“体制”。  理论误解如此之深,使新一代中国学人必须要从美国崛起的历史源头去厘清“政治体制与国家崛起”的关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笔者每年至少要去一次美国,走访了10多个州、数十个县镇与数百位美国人交谈。这个问题一直是纠缠在脑海中的思考主线。  美国崛起的真实逻辑  所谓“体制优势”,是对美国崛起相当简单的认识,在思维惯性中貌似解释了18世纪末《独立宣言》发表至20世纪末冷战结束之间美国从偏隅小国至全球大国的崛起史,但面对近20多年来的美国国力相对衰弱的事实,该逻辑却变得哑然:为何同样的政治体制,在美国获得空前国际优势的背景下,却不能保证美国实力的持续走强呢?  民主体制在美国的确立并不是生而有之,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演化过程。据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托马斯·戴伊的统计,1787年参与修改  《联邦宪法》的55位美国建国先贤中,至少有45人持有国家债券,14人从事土地投机活动,24人放贷和投资,11人从事贸易和制造业,35人是奴隶主,还有15人占有大量的种植园。而当时美国的400万公民,绝大多数都是小农、负债者、小商贩、边远地区农民、服务业者甚至奴隶。在戴伊看来,美国从来就只是由一小部分人而不是广大民众掌控。  此后,美国宪法共经历了27次修正案,对建国先贤们*早确定自由民主规则进行的缝缝补补,延续了体制的生命力,也塑造了体制的吸引力。但这27个有效修正案,*初10个修正案是一次性通过的,其他17个修正案,则经历了艰难博弈,有的修正案讨论甚至历时200多年。一方面,这个过程伴随着精英力量以外人群的权利受到尊重,比如,华人、黑人等少数族裔及土著的命运很惨。从1861年美国废除农奴制,直到20世纪60年代马丁·路德·金为领袖的黑人解放运动,黑人才逐渐得到享受民主的平等权利。另一方面,美国宪法的修正也充满着斗争与血腥。这个国家经历了内战1次、总统遭暗杀4次,周期性的经济金融危机数十次,种族冲突数百次。*终美国在19世纪90年代工业生产总值、GDP逐步超过老牌全球霸权国英国,渐渐成为世界**强国。  由此看,美国国力的壮大,伴随着一部政治体制的改革史,是社会平等与种族抗争史。体制的变革推动着美国崛起,而崛起的美国又不断提升其政治体制的国际吸引力。从这个角度看,所谓“先有体制,后有崛起”是一种简单和教条式的误导。  当然,有了体制变革,并不必然会有国家崛起。18世纪以来的法国经历数轮制度变革,共经历过5个共和国体制,两次帝国体制,却始终未能成为世界**强国,原因在于,法国在几次大国竞争中,均没有很好地把握战略机遇,缺乏足够强大的政府与领袖,而美国崛起却是一个例外。  从国际视角看,美国崛起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实力渐长期。19世纪初推出的“门罗主义”,奠定了美国独占美洲的根基,迫使欧洲列强争霸远离北美。美国得以偏安一隅,休养生息,虽有19世纪60年代的内战,但整体上却享受得到欧洲大国争霸的“孤立主义红利”以及初期全球化的“国际贸易红利”。19世纪,欧洲大陆共经历了至少8场大战,几乎每一组列强之间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而美国的工业化却是在和平的环境下进行的。  二是取巧超越期。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变相抬升了美国的地位。一战欧洲诸强的自相残杀,使美国*终得利,1922年2月,《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海军条约》签字,使英国正式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的终结,美国成为在军事上与英国平起平坐者。接着,英镑领衔的“金本位”制逐渐瓦解。二战中,苏联死亡2000多万人,德国300多万,英国450多万,意大利400多万,其他小国家加起来超过4000多万,欧洲几乎变成废墟。1941年后,美国像一战后期那样,中途再次取巧介入,“拯救”了世界。二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重建世界秩序,一举奠定霸权。当时,美国GDP、工业生产总值、黄金储备都一度占全球60%以上,所有国际体系的设计主体思想均源于美国国家利益的诉求。  三是霸权护持期。秦亚青教授在《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一书中曾充分论述过,美国在战后国际体系中的根本国家利益,就是维持霸权国与国际体系中其他国家尤其是主要挑战国家或潜在挑战国家相对优势的权力地位,即护持霸权地位。简而言之,在二战后,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曾遇到德国、日本和苏联的挑战,但后三者*后均功亏一篑。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终呈现“一超独霸”的地位。  从美国崛起逻辑中汲取中国营养  美国著名历史学教授韩德(MichaelH.Hunt)在《美利坚独步天下》一书中,曾解释了为何美国能够成就霸业原因,即财富的积累、国民的信仰或使命感以及一个强大、现代化的政府。有此基础条件,顺着时局的变迁,美国历任领导人把国家愿望与物质资源结合起来,稳步地使美国走上了在世界上具有统治力的国际地位。在近400页的书籍中,韩德几乎一句未提中国国内舆论所关注的“政治体制优势”,而是把国家崛起更多地归功于“体制”相对面:“人”以及与之相关的运筹力。韩德教授的总结与我多年对美国调研的体会是一致的。正如这本《美国的焦虑》中用许多的亲历故事所显示的,许多时候,我觉察到的,不是所谓的美国体制优势,反而是他们所谓“体制设计”的吊诡与两难。  比如,中国人*熟悉的美国领导人选拔体制。经过三届总统选举的调研,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美国体制选拔的领导人,首先不是取决于候选人是否具备领导这个国家能力,或者是否有充分的执政经验,而往往是候选人的游说、演说与筹款能力,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信息化时代的美国历届总统,**素质要求竟是“演”!所选出的总统要么是演员,如里根;要么是善于演讲者,如克林顿、奥巴马。2016年大选,无论是希拉里,还是特朗普,“演”的特点更甚。  正是这种“体制悖论”——一方面,体制的改革不断需要民众赋权的平等化,即人人需要有平等的选票,决定国家领导人*后归属;另一方面,被选择对象需要迎合大众的导向,导致那些真正的有政治大师、战略大师或者伟大政治家潜力的人物很难脱颖而出——*终使整个美国陷入了无穷的焦虑与迷惘,国家与社会分裂化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国家的衰落也成为必然。  在我看来,造就美国崛起的三大重要原因正在消逝:  美国天然的地缘政治优势正在消逝。19世纪通过购买、欺骗、占领等各种手段,美国造就了“东西是大洋、南北是弱国”的全球*优质大国地缘战略位置。但21世纪信息化、互联网化、超音速化的时代趋势,使美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零距离化”,这使得美国再像20世纪上半叶那样“偏安一隅”,甚至在诸强大打出手时“捡便宜”式的胜出可能性越来越小。事实上,奥巴马执政期,美国有一股  “孤立主义”外交思潮在升腾,但美国做不到孤立于全世界之外,也无法把原本自己介入而导致恶化的各个区域难题甩手不管,也无法在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盛行的世界独善其身。正如美国学者戴维·梅森在《美国世纪的终结》一书中所述:过度扩张大大耗费了美国的老本。渐渐地,艾森豪威尔的美国预言正在显现:“我们将在寻找绝对安全的徒然折腾中自我毁灭”。当然,这里的“毁灭”指的是美国不再那么强大。  美国捕抓历史机遇的能力正在消逝。每一次历史机遇的到来,无论是美国内战,还是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很善于抓住其中的缝隙。在可能出现战略错误的关口,避免犯错,没有让稍纵即逝的机遇流失,比如19世纪60年代美国有可能是农奴制;20世纪20年代美国有可能站在同盟国一方;1936年美国有可能成为法西斯主义国家。二战结束以后,德国、日本、苏联纷纷犯下的国内政治、经济等战略错误,美国战略家与决策者们抓住了竞争对手的破绽,进行了有力的战略回击,成功维系了美国的霸权。然而,冷战结束以后,美国这种天赋似乎还给了上帝,急得美国大战略家布热津斯基2008年在其《第二次机遇》一书中直接用“战略悟性的缺失和世界领导力的蹩脚表现”来形容克林顿和老、小布什三位总统。可惜的是,奥巴马也没有抓住布氏所说的“第二次机遇”,面对全球的“政治觉醒”,美国的领导力真的是“灾难性”的。  三是美国网罗与培养人才的绝对优势正在消逝。尽管美国仍然在人才吸引上领世界之先,但根据美国学者戴维·梅森收集的大量数据显示,日益衰败的教育正在成为美国竞争力和国际威望下降的重要原因。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的火爆、“社会主义者”桑德斯长期与希拉里并驾,背后的原因是民粹主义的崛起。而民粹的基础则是美国人受教育程度和读写能力的日益下降,进而产生的理性主义的群体缺失。有诸多证据显示,20世纪美国的务实精神、企业家精神、效率、科技创新、科研投入相对于其他强国的领跑度在后退,有的单项指标甚至落后于印度、中国等新兴国家。笔者在韩国调研时得知,2014年韩国青年人留学中国的人数**次超过了留学美国的人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教育的衰败。  看美国,要坚持中国本位  由这些消逝的“崛起动力”,就能真实地评估体制对美国发展的作用。发表“历史终结论”20年后,福山再著《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全面反思与修正先前的理论(部分内容可参见本书第三章),而这更折射了此前一些国人对美国勾勒的所谓“体制优越论”,更像是“历史终结论”推至极致而出现的理论自夸、自诩和自负。  200多年的美国政治史,其实就是体制发展史。这其中包括有18世纪末的体制争论,19世纪中叶的农奴制大讨论,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运动,20世纪末的民主自负,还有21世纪初的民主大反思。要真实评估美国体制的地位,不是为了否定美国的民主,而在于重新思考政治体制对国家崛起的意义。  超越“体制决定论”,是一种否定式的思考逻辑,进而透析支撑美国长期保持优势的动力消逝。这不仅能够提升中国社会的信心,还能为持续推动与保持中国崛起能量提供新的借鉴。简而言之,中国相比于美国的地缘劣势不再那么明显,依靠“一带一路”所打造的新亚欧地缘政治,正在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动力;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对外把握机遇,对内培养人才,崛起动力仍然将长期保持。  由此再看美国人、美国社会的焦虑感,不只是一种观察美国国内政治变迁与外交政策变动的重要角度,更重要的是,推己及人,联想自身,从美国的焦虑,寻找到支撑本国持续发展的秘诀。这也正是把本书的主题定为“美国的焦虑”的出发点。  从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来华架构起太平洋两岸*古老的国家与*年轻的国家开始,如何处理好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始终是亚太地位*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然而,对中国而言,“到底该怎么看美国”,始终是一个很难校准的靶子。这其中尤其要尽可能摒弃“美化”和“迥异”这两类思考维度。  所谓“美化”,是由美利坚合众国的中文翻译名开始的。中国对美国的译名曾有过60多种,如米国、美利加、米里干等,*后选择用“美丽的国家”来定义,多少反映了当年中国人对美国的迷恋心态。迷恋的结果是失望。民国初年,中国一度曾采取过类似于美国的三权  分立制度,但很快就失败了;五四运动时,威尔逊总统曾经是中国青年学生的希望,但巴黎和会让中国人醒悟;1945年中国人认为美国会真正调停,但*终是“别了,司徒雷登”。20世纪80年代,许多人幻想,月亮是美国的圆,但*终却发生了1989年政治风波。2008年前后,互联网自由进入中国,但“阿拉伯之春”、泰国乱象、乌克兰乱局、台海形势再次教育中国。从历史经验看,中国一定要“去美化”“去美国化”地看美国,才有可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果。所谓“迥异”,是指将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完全迥异起来看待,把中国与美国当成截然不同的两个文明体系。这导致中国人看美国的“极化”,一是向美国靠拢,甚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彻底变成像美国那样的国家,类似的观点被定义为主张“西化”的右翼;二是要保持与美国的独立性、独特性,以至于逢美即反、逢美即防。这使得美国常常在中国人世界观的数轴两端徘徊,原点却找不到。  过去30多年,中国发展实际上走的相对“去美国化”同时又汲取美国经验的改革之路。在广泛征求民意、公示制等基础上,中国推行基层选举、异地任职、公务员晋升制、集体领导制,逐渐形成了本国特色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路。  美国仍然是全球**强国,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仍完全落后于美国。相较于美国,中国每一个领域的位置并不一样,有的已超过美国,比如工业总产量、贸易量等。正如本书中所说,中美差距,经济实力*少;教育科技实力次之,追赶之势非常明显;差距*大的是军事与金融的实力。但超越美国不是目的,从美国的角度找到中国发展的要旨,才是学人真正的使命。从这点看,更需要套用那句老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作者简介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理事,新浪财经、观察者网专栏作家。曾任《环球时报》编委(主管评论)和社评起草人,2011年“中国新闻奖”获得者。  2013年初,参与创办新型智库人大重阳。201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智库人物”(中国网),2015年,获中国政府网“杰出作品奖”。  出版过《大国的幻象》《十问中国梦》《世界治理:一种观念史的研究》《政治思想中的国际关系学》《真话中国》《金融是杯下午茶》《G20与全球治理》等专著、译著、编著20余本。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