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86750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1
  • 出版时间:2017-03-01
  • 条形码:9787560867502 ; 978-7-5608-6750-2

本书特色

吴兵、王艳丽、李林波*的这本《城市用地再开发与交通拥挤治理策略》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剖析用地再开发与交通拥挤相互作用关系;二是提出针对用地再开发下交通拥挤预防与管控策略;三是对所提出的用地再开发下交通拥挤管控策略进行应用案例分析。本书重点探讨城市在用地再开发条件下如何避免交通拥挤的发生以及如何通过用地再开发来缓解现有的交通拥挤,既包括再开发过程不加剧交通拥挤的策略,也包括再开发所引发的交通拥挤缓解措施,还包括如何利用再开发作为工具来缓解交通拥挤的策略。

内容简介

吴兵、王艳丽、李林波著的这本《城市用地再开发与交通拥挤治理策略》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剖析用地再开发与交通拥挤相互作用关系;二是提出针对用地再开发下交通拥挤预防与管控策略;三是对所提出的用地再开发下交通拥挤管控策略进行应用案例分析。本书重点探讨城市在用地再开发条件下如何避免交通拥挤的发生以及如何通过用地再开发来缓解现有的交通拥挤,既包括再开发过程不加剧交通拥挤的策略,也包括再开发所引发的交通拥挤缓解措施,还包括如何利用再开发作为工具来缓解交通拥挤的策略。

目录

总序 前言 1 绪论1.1 城市更新与城市用地再开发1.1.1 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1.1.2 城市更新内容与方式1.1.3 城市用地再开发1.2 城市用地再开发发展概况1.2.1 国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1.2.2 我国的研究和实践1.3 城市用地再开发与交通问题1.3.1 城市用地再开发与交通问题的经典案例1.3.2 城市用地再开发对交通影响的两面性1.4 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2 用地再开发下交通拥挤机理2.1 交通拥挤机理研究现状2.1.1 交通流和交通系统层面2.1.2 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层面2.2 用地再开发的内涵2.2.1 用地再开发的动因2.2.2 用地再开发的特征2.2.3 用地再开发的流程2.3 用地再开发与交通系统的协同2.3.1 城市用地与交通系统的要素关联2.3.2 土地利用变化与交通系统的相互作用2.3.3 用地再开发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因素2.4 用地再开发对交通系统的影响途径2.4.1 交通生成阶段2.4.2 交通分布阶段2.4.3 交通方式选择阶段2.4.4 路线选择阶段2.5 用地再开发对交通系统的影响结果2.5.1 对出行特征的影响2.5.2 对交通状态的影响2.5.3 对交通拥挤的影响2.6 用地再开发下交通拥挤成因分析2.6.1 交通供需关系方面2.6.2 用地再开发方案合理性方面2.6.3 规划与管理机制方面 3 面向用地再开发的交通拥挤管控策略3.1 交通拥挤管理策略研究现状3.2 用地再开发下交通拥挤管理目标与内容3.2.1 用地再开发下交通拥挤管理目标3.2.2 用地再开发下交通拥挤管理内容3.3 考虑交通发展的用地再开发规划管理3.3.1 用地与交通一体化规划制定策略3.3.2 再开发用地规划实施管理策略3.4 用地再开发下交通供需平衡管控3.4.1 交通供给管理与控制策略3.4.2 交通需求管理与控制策略3.5 面向用地再开发的交通拥挤管理系统构建3.5.1 管理系统目标和要素3.5.2 管理系统框架和流程3.5.3 管理系统的几个关键技术 4 面向用地再开发的交通需求分析模型4.1 现有交通需求分析模型评述4.1.1 用地再开发下交通需求预测分析特点4.1.2 现有交通需求分析模型及存在问题4.2 土地—交通一体化模型框架4.2.1 土地—交通一体化模型概述4.2.2 基于用地再开发的一体化模型的构成4.2.3 多层综合交通模块的构成4.3 客运模型的选取与改进4.3.1 客运模型概述4.3.2 区域客运模型4.3.3 城市客运模型4.4 货运模型的构建与完善4.4.1 货运模型概述4.4.2 区域货运模型4.4.3 城市货运模型4.5 交通时空分配模型的处理4.5.1 时间分配方法4.5.2 空间分配方法4.6 模型之间关联与开发4.6.1 模型关联4.6.2 模型开发 5 用地再开发规划阶段交通拥挤预检5.1 交通拥挤的预检方法5.1.1 目的和意义5.1.2 基本流程5.1.3 关键技术5.2 交通状态及拥挤程度分析指标5.2.1 基础指标选取5.2.2 主体指标确定5.2.3 辅助指标构建5.2.4 指标计算方法5.3 交通状态及拥挤程度影响评价指标5.3.1 评价指标概述5.3.2 综合指标构建5.4 用地再开发交通合理性分析阈值5.4.1 评价指标分级阈值5.4.2 合理性判定标准 6 用地再开发实施阶段交通影响分析6.1 现有交通影响分析及存在问题6.1.1 交通影响分析方法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6.1.2 存在的主要问题6.2 交通影响分析特点与流程再造6.2.1 特点与要求6.2.2 流程再造6.2.3 启动阈值6.3 面向用地再开发的准备工作技术6.3.1 影响范围确定方法6.3.2 交通需求预测方法6.3.3 用地与交通系统评价6.3.4 其他技术处理方法6.4 面向用地再开发的影响分析内容6.4.1 影响分析方面6.4.2 影响分析指标6.4.3 影响程度确定6.5 面向用地再开发的交通改善和建议6.5.1 选址阶段的交通改善和建议6.5.2 报建阶段的交通改善和建议 7 用地再开发与交通拥挤治理策略应用7.1 应用背景简介7.2 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化模型(MSTM)简介7.2.1 模型结构7.2.2 模型基于的网络与数据7.2.3 模型的效果检验7.3 再开发方案设计7.3.1 再开发区域和数据7.3.2 再开发方案生成7.4 交通影响分析7.4.1 对总体出行特征的影响分析7.4.2 对交通总体状态的影响分析7.4.3 对交通拥挤状态的影响分析7.5 交通合理性评价7.5.1 交通状态的影响评价7.5.2 交通合理性判定7.5.3 判定结果分析与后续完善7.6 方案的实施管理 附件1 图片索引 附件2 表格索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