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玛窦入华及其他
读者评分
5分

利玛窦入华及其他

利玛窦在明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同时把西洋的新知识传入中国,他作为一个历史象征,反映了中西文化在16世纪的交流互动。

1星价 ¥18.2 (5.7折)
2星价¥18.2 定价¥32.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616220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4
  • 出版时间:2017-04-01
  • 条形码:9787546162201 ; 978-7-5461-6220-1

本书特色

基督教义的换入,必然引起文化与宗教意识的冲突与反思。基督教义如何对应已在中国逐渐河流的儒释道三家思想,如何吸纳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中国教民,如何对待中国的敬天法*统,如何让历来采取开放式宗教情怀的士大夫皈依一神论的基督教,都使传教士面对文化碰撞、冲突与互动这些重大议题。

内容简介

《利玛窦入华及其他》由张错著,利玛窦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他在明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播基督教,同时把当时西洋的新知识传入中国。利玛窦入华作为一个历史象征,反映了中西文化在16世纪的互动。基督教教义传入中国,必然引起文化与宗教意识的冲突与反思。基督教教义如何对应已在中国逐渐合流的儒、释、道三家思想,如何吸纳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中国教民,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传教士需要面对的重大议题。

目录

自序比较文化篇 一、传承与影响——明清时期基督教文明的人华策略 二、利玛窦之死——中西文明相互的折中与排斥 三、附会以教化——《伊索寓言》中译始末 四、实义与辟邪——明末天主教与佛教的辩争比较文学篇 五、自强与启蒙——前五四文学转型心态与现象 六、鱼身梦幻——文学“变形”研究 七、蛇蝎女人——复仇与囚禁的女性形象 八、缺憾的完成——《三国演义》的悲剧架构
展开全部

节选

  《名家讲坛:利玛窦入华及其他》:  至于与邓玉函合译的《远西奇器图说》,其实可以说是“前五四”文化西书中译*普遍的方法——口译,那就是由邓玉函口授,王征用汉文记录成书,再摹绘原书中的配图,以帮助对文字的理解。这类“始作俑者”的西书中译,至少比鸦片战争后的自强运动或启蒙时期大量的翻译西书(林纾与西人合作的“口译”如出王征之辙)早二百余年,是值得注意的,尤其吸收西方科技,以补中国之不足。王征在上书的选录原则有三:(1)对民生日用和国家所需之“*切要者”;(2)适于工匠操作和投资不大的“*简便者”;(3)在众多同类型器械中选择“*精妙者”。由于这三*,该书原名就叫《远西奇器图说录*》。在实学思潮的推动下,王征的《远西奇器图说》和他同期人物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天工开物》是纯粹的中国科技,可以上溯先秦时期的《考工记》,更是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百科全书,尤其是培育优良稻种和杂交蚕蛾之法。至于其他如冶炼、纺织及采矿方面,在在说明了中西科技并驾齐驱的局面。可惜一直中归中、西归西,未能全面融会贯通,尤其在晚明时期,更未能为当朝者赏识。王征饱尝仕途之坎坷,遭逢冤狱,晚年更因抗李自成之义军绝食而死。虽说他适逢西方传教的“奇士”,造就了他对“奇器”的认识而自成一个综合发明家,可惜他受西方启发后的各种发明,并未受到重视。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成于崇祯十年(1637),他在自序中就语重心长地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因为他认为下层社会的农、手工业生产技术和士大夫那一套济世理论实不相及,尤其对那些生长于深宫的王孙帝子,“御厨玉粒正香,而欲观耒耜;尚宫锦衣方剪,而想机丝”,实在需要《天工开物》这类书籍来满足丰衣足食之余的好奇心。  由此可见,早期西方传教士非常了解当朝者对所谓奇技(技术)或奇器(器械)的好奇心理,除了让圣上大加赏识的自鸣钟外,还有告诉中国天外有天的世界舆图。  继前所述,利玛窦在肇庆绘制世界地图后,在南昌、南京和北京重绘修订至少有八幅,其中尤以1602年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为完整而具特性。为了迎合华夏人士的“天朝”或“中国为世界中心”意识,利玛窦故意把地图上**条子午线左移1700,将“大明一统”的中国版图呈现在世界中央,而把南北美洲特意绘在亚洲东面,全图的形状有两种,一种为椭圆形图,另一种分东西两半球形。当然,把中国放在地图中部的绘法用的是椭圆形图,并利用这张地图,把西方经纬度制图法、五大洲的知识、地球圆形说、五带划分(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等学说传人中国。许多图中之译名如亚洲、欧洲、大西洋、地中海、罗马、古巴、加拿大等,仍沿用至今。  ……

作者简介

张错,美国爱荷华大学博士后,国际写作计划作家。现任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语文学系系主任及比较文学系教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