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分
包邮评书与戏曲
“大家小书”系列,内容涉及北京的评书、俗曲和其他艺术,作者熟知旧京掌故与市井风情,是了解老北京评书及其他曲艺内容、形式、历史的难得读物。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评价该书内容
金受申的《评书与戏曲》把北京评书的历史、内容,还有那些老书馆的点点滴滴都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我仿佛跟着他的文字,穿越回了那个茶馆里听书、品茶的年代,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历史韵味。金受申还谈到了北京的俗曲、皮影戏、单弦等其他艺术形式。每一种艺术,他都娓娓道来,让我对这些传统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 ISBN:978720011822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25
- 出版时间:2017-06-01
- 条形码:9787200118223 ; 978-7-200-11822-3
内容简介
本书是金受申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结集,分为三部分:**部分是金受申对北京评书的介绍,涉及评书的历史、内容和老北京说书人的重要表演场所——茶馆。第二部分谈北京的俗曲和其他艺术,如岔曲、皮影戏、单弦等。第三部分是前辈回忆金受申的文章,共两篇,角度不同,互为补充。金受申生当清末,经历了整个民国,又身为旗人,故熟知旧京掌故,更了解市井风情,其作品充满了“京味”。本书是了解老北京评书及其他曲艺内容、形式、历史的难得读物。
目录
说书史话
北京评书
记忆中的老书馆
老书馆见闻琐记
书茶馆
第二编 旧京俗曲
北平的俗曲
风俗曲
岔曲笺注 今日下了班儿
岔曲笺注 两口子闹毛包
皮影戏
瞽人艺术
第三编 印象金受申
“北京通”金受申 傅耕野
印象中的金受申 邓友梅
作者简介
金受申(1906-1968),本名文佩,后改文霈,字泽生,满族镶黄旗人。曲艺史学家、民间文艺家、民俗学家。生于北京,17岁在中学就读时即为报刊编辑,先后入华北大学、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读深造。自1926年起在北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曾于十余所中学任教,还在华北大学等高等院校担任过讲师。自1938年起,在《立言画报》上开辟专栏《北京通》。1953年经老舍先生介绍,调入北京市文联工作,直至逝世。金受申留有不少哲学、文学、医学著作,也是广见博闻的“北京通”,熟知北京掌故,与三教九流接触颇多,尤喜接触中下层人士,对清末民初的北京风俗事物、趣闻轶事、衣食住行、江湖百业、评书鼓曲等都有着精深的考察研究。其文章内容多来自实地考察,是研究北京历史及民俗的重要史料。
-
寻味中国
¥14.3¥38.0 -
中国馔馐谭
¥16.1¥23.0 -
我的童年在台湾
¥14.8¥32.0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大家小书:孔子的故事(平装)
¥11.3¥25.0 -
经典常谈
¥13.7¥39.8 -
经典常谈
¥6.2¥14.8 -
白化文闲谈写对联
¥21.8¥32.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
¥11.8¥25.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古典名著聚珍文库:山海经
¥6.3¥15.0 -
风诗的情韵:李山讲《诗经》
¥25.0¥46.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9.8¥22.0 -
餐馆的历史:一部横跨2000年的外出用餐文化史
¥33.6¥59.0 -
文史足徵录
¥22.5¥49.0 -
西化-现代化丛书:吴虞文录
¥6.3¥15.0 -
高阳说诗
¥22.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