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9-1989-银幕内外的男性气质建构

包邮1979-1989-银幕内外的男性气质建构

¥30.1 (7.7折) ?
1星价 ¥30.1
2星价¥30.1 定价¥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4959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60
  • 出版时间:2017-07-01
  • 条形码:9787513049597 ; 978-7-5130-4959-7

本书特色

《银幕内外的男性气质建构(1979—1989)》循着明星研究、男性气质研究的学术路径,以“十七年”电影的“工农兵”书写传统在20世纪80年代的承袭与裂变以及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中国社会文化的大转型为背景,对20世纪80年代的男演员银幕内外的男性气质展开全面分析。这些男演员与其银幕形象共同演绎了新时期日益多元的男性气质,成为表征20世纪80年代多元文化的生动符号。

内容简介

本书以“银幕内外的男性气质建构”为题,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银幕外的男演员和他们在银幕上所塑造的男性形象作为研究的焦点

目录

**章领袖书写:英雄书写的完型 **节领袖初登银幕 第二节特型演员与领袖气质 第二章军人形象:英雄气质的承袭与裂变 **节革命英雄的个性与人性复归 第二节反特与侦破类型中的娱乐注脚 第三节新战争与新战士的价值重构 第三章农民形象:个体肉身与个体意识的复归 **节肉身复归的农民革命英雄 第二节改革话语下的个体意识复苏 第三节伦理枷锁中的爱情与婚姻 第四节伦理与道德边界的男性欲望 第四章工人形象:从力量英雄到改革弄潮儿 **节弱武尚文的老一代工人 第二节“文革”工人的政治与爱情 第三节新工人的生活与理想 第四节改革弄潮儿的硬汉本色 第五章知识男性:历史与现实中的身份游移 **节革命、建设进程中的赤子情怀 第二节反思载体与灵肉重构 第三节儒雅气质与浪漫爱情 第四节现实困境与世俗消解 第六章新时期青年:城市文化语境下的青春选择 **节农村与城市间的价值寻位 第二节城市待业青年的人生价值重构 第三节城市边缘青年的自我放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丁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戏剧影视学博士后,电影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影历史与理论、文化传播等。参与编写《北影纪事》(2011)、《电影理论读本》(2012)等学术著作;翻译《希特勒的女明星:纳粹电影中的明星身份和女性特质》(2009)一书。自2002年起,在《电影一书》、《当代地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