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内编贬外升的原因与机制研究

包邮人民币内编贬外升的原因与机制研究

¥23.4 (4.5折) ?
1星价 ¥23.4
2星价¥23.4 定价¥5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5123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91
  • 出版时间:2017-07-01
  • 条形码:9787509651230 ; 978-7-5096-5123-0

本书特色

自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出现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现象。人民币的“外升”非常明显,既表现为人民币相对美元的升值,也表现为人民币相对一篮子货币的升值。人民币的“内贬”则体现在国内物价的上涨。人民币的“内贬外升”及背后的内外失衡给中国经济运行和政策制定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本书共六章,**章导论,第二章至第五章从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全球视角这四个维度分析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原因与机制,探讨各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第六章结论。

内容简介

自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出现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现象。人民币的“外升”非常明显,既表现为人民币相对美元的升值,也表现为人民币相对一篮子货币的升值。人民币的“内贬”则体现在国内物价的上涨。人民币的“内贬外升”及背后的内外失衡给中国经济运行和政策制定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本书共六章,**章导论,第二章至第五章从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全球视角这四个维度分析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原因与机制,探讨各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第六章结论。

目录

**章 导论 **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人民币“内贬外升”文献回顾与述评 一、购买力平价视角 二、利率平价视角 三、国际收支视角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主要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书主要贡献 第二章 人民币“内贬外升”与购买力平价 **节 引言 第二节 人民币“内贬外升”:相对购买力平价视角 一、人民币“内贬”:概念与特征 二、1978年以来人民币内外币值变化的三个阶段 三、实际汇率均值回归与人民币“内贬外升” 第三节 人民币“内贬外升”:绝对购买力平价及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民币“内贬外升”与利率平价 **节 引言 第二节 人民币“内贬外升”与“套息交易循环” 一、利率平价与套息交易 二、人民币“内贬外升”、“套息交易循环”与中国的货币政策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弹性与货币政策独立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民币“内贬外升”与内外失衡 **节 引言 第二节 经常项目差额与储蓄投资缺口 一、Feldstein-Horioka之谜(储蓄投资之谜) 二、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与全球失衡的探讨 三、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原因的探讨 第三节 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发展阶段与储蓄率 二、收入分配与储蓄率 三、住户部门储蓄倾向、房地产繁荣与储蓄率 四、热钱流入与中国的“高储蓄循环” 第四节 中国的储蓄投资缺口及国际收支新趋势 一、对储蓄率数据的修正 二、储蓄投资缺口的新趋势及原因分析 三、国际收支再平衡及人民币升值预期逆转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