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江南社会保障机构的经费收支与运作研究

近代江南社会保障机构的经费收支与运作研究

1星价 ¥54.6 (7.0折)
2星价¥54.6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098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6页
  • 出版时间:2017-09-01
  • 条形码:9787520309875 ; 978-7-5203-0987-5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探讨“社会保障机构的经费收支与运营状况”,分别梳理清代江浙养济院、育婴堂和民国年间松江三善堂、江浙救济院等社会保障机构的经费状况,并探讨经费对其运营实态的影响;下编“社会保障机构经费收支与江南社会经济状况”则考察与社会保障机构经费相关的命案相验、厘金起源、晚清基层社会管理格局变动、晚清江南田租负担等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探讨“社会保障机构的经费收支与运营状况”,分别梳理清代江浙养济院、育婴堂和民国年间松江三善堂、江浙救济院等社会保障机构的经费状况,并探讨经费对其运营实态的影响;下编“社会保障机构经费收支与江南社会经济状况”则考察与社会保障机构经费相关的命案相验、厘金起源、晚清基层社会管理格局变动、晚清江南田租负担等问题。

目录

绪论 **节 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资料来源 上编 社会保障机构的经费收支与运营状况 **章 清代江浙养济院的救助名额、救助标准及经费来源 **节 养济院建设概况 第二节 养济院的救助名额和救助标准 第三节 养济院的经费来源 余论 第二章 财政资助与清代江浙育婴堂的官办化问题 **节 财政资助与江浙育婴堂的官办化进程 第二节 财政资助和官办化对育婴堂的影响 第三节 育婴堂管理模式的改进及启示 第三章 “传统”经济资源与“近代”慈善事业 1923一1932年度松江三善堂的经费状况与运营实态 **节 三善堂的创设及沿革 第二节 三善堂的经费来源 第三节 三善堂的救助事业 第四节 三善堂所受的经费压力及其反应 余论 第四章 全面抗战爆发前江浙救济院的经费状况与事业运营 **节 救济院的出现背景和建设概况 第二节 救济院的经费来源 第三节 救济院经费状况的特点 第四节 经费状况对救济院运行情况的影响 小结 下编 社会保障机构经费收支与江南社会经济状况 第五章 善堂与恶政:清代江浙地区的命案相验问题及其应对 **节 问题的表现与后果 第二节 问题存在的原因 第三节 中央与地方官府的禁堵措施 第四节 地方社会的应对办法 余论 第六章 厘金源于林则徐“一文愿”考论 **节 道光年间扬州地区的“一文愿” 第二节 林则徐与“一文愿”的关系 第三节 “一文愿”与厘金的比较 小结 第七章 晚清田赋加派与基层社会管理格局变动:以江苏“积谷捐”为中心 **节 太平天国战前积谷捐的源流 第二节 太平天国战后江苏积谷捐的推行过程 第三节 积谷捐推行及备荒仓储建设实态 第四节 积谷捐合理化的努力及其影响 余论 第八章 晚清江南善堂田产的额租、实租与地租实收率 **节 江苏各善堂田产收租情况 第二节 浙江各善堂田产收租情况 第三节 影响善堂地租负担的因素 小结 附录晚清稻谷出米率与加工费用小考:以苏州丰备义仓资料为中心 征引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鸿山,1977年生,历史学博士,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独著《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研究——以晚清江南为中心》(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合著《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群言出版社2004年)和《中国慈善史纲》(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年)。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社会学研究》、《清史研究》、《史学月刊》等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史》、《中国近代史》、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文摘报》等转载或摘登,获各级科研奖励数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社科项目1项,其他项目多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