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1125894
- 装帧:7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88页
- 出版时间:2017-09-01
- 条形码:9787101125894 ; 978-7-101-12589-4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世界文化发展的视野, 从文化与文明切入, 对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华文化的起源及其本质特点进行了点睛式论述, 对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与道教、南北朝隋唐佛学、宋明理学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梳理, 对儒、释、道三教在中国文化中地位以及儒学何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了探讨 ; 对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诸如天人合一、守中贵和、与时偕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推己及人、舍生取义、以德服人、天下一家、民胞物与等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的现代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该书论说平实, 观点新颖, 文风清新。
目录
**章 何谓中华文化
一、何谓中华文化
1.文化与文明
2.什么是中华文化
3.中华文化的特点
二、中华文化,上下究竟多少年
1.盘古开天地传说
2.三皇五帝
第二章 道统的萌生与孔子的六艺之教
一、中华文化的道统:文化的根脉与灵魂
1.什么是道统
2.尧舜之道即中道
3.夏商周与汤武革命
二、孔子与六艺之教
1.孔子:“丧家狗”还是“至圣先师”
2.孔子与六艺之教
3.道统与政统
第三章 诸子并作,百家争鸣
一、儒家: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1.儒分为八
2.孟子:道性善,言仁政
3.荀子:辨性恶,重礼义
二、墨家:兼爱非攻,崇尚科技
1.墨家源于儒家与墨离为三
2.兼相爱,交相利
3.尚贤非攻
4.科技贡献
三、道家:道法自然,无待逍遥
1.老子:道法自然
2.庄子:无待而逍遥
四、法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李悝与《法经》
2.商鞅“徙木立信”
3.韩非集法家之大成
第四章 秦汉帝国的建立与儒家独尊时代的来临
一、秦始皇:焚书坑儒,独尊法家
1.秦始皇统一六国与秦汉帝国的建立
2.焚书坑儒
二、汉初儒道之争
1.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
2.汤武革命合法性之争
3.以身殉道:王臧与赵绾
三、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1.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2.董仲舒与天人感应
3.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
第五章 玄学的兴起与佛教的流传
一、玄学的兴起
二、佛教传人及中国化
1.佛教传人
2.南朝四百八十寺
3.一苇渡江
4.仁者心动
第六章 道教兴起及三教会通
一、道家与道教
二、道教兴起
1.黄巾起义与太平道
2.五斗米道
三、南北天师道
1.寇谦之与北天师道
2.陆修静与南天师道
四、全真教与三教合流
1.“活死人墓”与王重阳创教
2.邱处机与“一言止杀”
3.三教合一
第七章 宋明理学
一、“五经”的厘定与道统的确立
1.“五经”与贞观之治
2.道统的确立
二、程朱理学
1.宋初三先生与泰山书院
2.北宋五子
3.朱熹:集理学之大成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心即理
2.王阳明:致良知
四、明清之际对宋明理学的反省
1.理想与现实
2.批判与反省
3.责任与担当
第八章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天人合一的思考方式
二、守中贵和的处事方法
三、与时偕行的应变心态
四、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
五、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六、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
七、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
八、希贤希圣的人格理想
九、以德服人的全球治理方式
十、天下一家的大同理想
十一、民胞物与的宇宙情怀
后记
节选
《崇先祖 重道统: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读物》: 周王朝取代商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寿命*长的王朝,存续约800年。周朝分为东周与西周。周王朝大约于公元前1046年始建,到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被称为西周,东周从周平王东迁一直到公元前256年名义上的周王朝被秦国所灭。周王朝实际上由三人奠基:一是周文王,一是周武王,一是周公。周文王奠定周王朝的基业,周武王打天下,周公安天下。 周文王,姬姓,名昌,因继西伯侯之位,称西伯昌,周朝建立后被追封为王,又称周文王。周文王为西伯侯期间,能“明德慎罚”,勤于政事,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使得“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但仍服事殷商,做到以大事小,受到天下诸侯的拥戴,为周武王灭商打下坚实的基础。 周武王,周文王之次子,姬姓,名发。文王死后,武王继位,以姜尚为相国,以周公、召公为助手,积极从事兴兵伐纣的工作。商朝末年,纣王无道,残暴不仁,周武王大会诸侯于孟津,八百多诸侯参与会盟,进行*后攻商的演习。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乘商纣王精锐之师东征未还之机,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与商王朝的军队展开决战,纣王军队临阵倒戈,*终商王朝灭亡,周王朝建立。 周公,姬姓,名旦。周文王第四子,武王之弟。武王伐纣之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其子周成王还年轻,周公不顾天下非议,毅然摄政,掌控中央大权,以稳定大局。摄政不久,管叔、蔡叔与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周公率军东征,一举而使天下太平。周公总结了夏、商两代灭亡的教训,深刻地认识到“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道理,由此提出“敬德保民”的主张。周公还“制礼作乐”,完善了中国礼乐制度与教化机制,为周王朝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基础。 夏、商、周三代文化是礼乐文化。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孔子这里所说的“礼”是文化的代称,夏礼是夏文化,殷礼是殷文化,周礼是周文化,夏、商、周三代在文化上先后继起,因革损益。夏、商、周三代文化各有其特点,《札记·表记》说:“子日: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夏、商、周三代文化之演进恰恰是一个正、反、正的过程。夏人“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走向夏道的反面,强调鬼神的作用,甚至“率民以事神”,而周人回归夏人“事鬼敬神而远之”。夏代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公天下”的传统,开创了中国政治“家天下”的格局。在“公天下”的时代里,所有权与管理权是分离的,天下是谁之天下?尧舜时代只能说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理论上讲应由天下人共管,事实上,远古时代不可能找到一种办法让天下人扛起天下之责。谁来扛起这个责?当然是天子及其大臣,管理权决定所有权。“家天下”时代所有权与管理权是合一的,权责明确。从“公天下”到“家天下”,诚然人们那种纯美的、无私的道德失落了,但历史却是进步了。 汤武革命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君权神授”“天命不易”的魔咒,对统治者而言,必须好好经营天下,否则天命就会转移。周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王朝之一。**,它用分封制确立中央政府与天下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诸侯与天子之间的朝贡体制。第二,确立了嫡长子继承之法,一改殷人兄终弟及与父子相及并用的政权交接方式所产生的混乱局面。第三,周公制礼作乐,将中国礼乐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6.0¥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清朝穿越指南
¥14.4¥4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23.1¥68.0 -
朱元璋传
¥14.0¥3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1.7¥3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7¥38.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2¥35.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27.8¥78.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4.1¥68.0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9.7¥58.0 -
中国近代史
¥6.0¥20.0 -
硬核原始人
¥21.0¥65.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16.0¥45.8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8.9¥29.8 -
中国通史
¥18.5¥45.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0.9¥58.0 -
谁是剽窃者: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战争
¥15.8¥45.0